136、培训新人

简书枚和朱星宇前几天周末去招的人, 和他们想象的差不多,总共有三个人来入职了。两个刚毕业的新人,一个有经验的偏软件的工程师。

三个人都是朱星宇和简书枚精挑细选的, 后来来公司笔试成绩也不错。

简书枚还和朱星宇说:“希望这三个人能好好在这里工作, 呆的时间久一点。”

“希望吧。先熬过试用期再说。”朱星宇笑道。

如果能熬过试用期,三个月后,他们就能转成正式的,工资能加一点, 技术本领应当也能变强点了。朱星宇这个研发团队就可以慢慢搭建起来了。

“恩, 能过得了试用期, 留下来的机会就很大了。”

朱星宇把两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交给简书枚,让她帮着带一下, 让他们熟悉最基本的一些工作。比如焊板子,这个纯粹是基础, 就是需要练习的。

“你先帮我安排他们一下。我暂时没空管他们。”

“好的, 这个简单。”

简书枚直接把他俩带到生产线上去, 交给一个组长安排了。

这种事情还不需要她亲自来管。

不过她也和这两位新人说了:“现在只是让你们在生产线上学一下基本功, 不是直接让你们在生产线干焊接这个活的。”

免得新人以为自己是来当工人的, 一下子就想跑路。

熟练的焊接工, 其实也算是技术工了。人家干的又快又好。新人就算专心学,短期内也不可能到达这个水平。当然了,纯粹的焊接工, 也不需要大学文凭,甚至没文凭也能干, 纯粹是要心细,干活认真就行了。

而且在实验室焊板子,要求还更多, 需要你会焊的零件种类多,不像生产线上这么单纯,一般就焊那几个零件。

如果朱星宇这边有单纯的焊板子工作,简书枚也会直接让生产线上的线修技工来完成的。因为他们的焊接技术很过关,而且什么小零件都会焊。焊那种极小的零件和多脚又密集的ic都是,她自己都比较困难的。焊的不好,不是短路就是空焊,极影响功能。

所以,实验室的工程师也好

,技术员也好,都得会这一门基本功,因为你很多时候都要自己动手分析各种问题,焊接是必需要撑握的。总不能你还工作时,时不时的要叫别人来帮忙焊一下吧。

两个新人大学生,一听到生产线上去,心里确实有点想法,听她这么一说,果然就放下心下,认真的跟着别人学习焊接了。

另一位工程师,是有工作经验的,专业是偏软件方面的,就由朱星宇自己带着了。简书枚没能力带人家。而且朱星宇也迫切的需要他快点融入工作,手头上的这个活,必需这个人来完成。如果他没有这个本领,朱星宇就得立马再去招个人回来。

小公司和大公司有很大的区别,小公司每个人的分工不是很清楚,很多人都得身兼数职,干的活也多还又杂,需要你的工作能力更强,什么都要会一点。

大公司的分工明确,但是你想很快学到东西,就不如小公司了。可能你跟着人打杂都得打好久呢,想马上上手干活是不可能的。

新三角公司是小公司,需要的人也更灵活一些,朱星宇希望这个工程师能帮得上自己的忙,对他的要求也多。工程师才上班,朱星宇又安排了一些活给他做。工程师直接被吓到了,很多他完全就不会。

朱星宇没办法,只能手把手的教他。希望他快点进入状态。他自己有事要做,还在带这个工程师,把自己搞的更加了忙了。

简书枚看到这个样子,就说:“干脆再招一个人过来,他和打配合。你总不能这样教他,你忙不过来。”

“哪里有空去啊。再说了,来一个不行,来两个还不行怎么办啊?总得自己先教教,如果真教不会再说吧。”朱星宇却没有同意。

这个人其实挺聪明的,只不过他以前完全没有做过些事情。别看他是对口的,其实每家公司都有很大的区别,除非你是做同一个产品线的。但那也得看人,有些人面试时还看不出来深浅,你以为他都懂,其实就会点皮毛,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毕竟很多问题只有在真正做事时才能发现。朱星宇也没指望这个人一来

,就什么事都能自己解决。只不过他也没想到这人工作了两年,居然真正只知道点皮毛。幸好他自己会的多,不然他还教不了。

那两个刚毕业的新人,扔在生产线上老老实实的干了几天焊接工,简书枚看他们都比较熟练了,又安排他俩跟着生产线上的维修技术去做事。

“你俩再跟着学学如何修板子。”

两个新人终于不用天天跟着生产线焊板子,很开心,对马上要学的工作内容也很感兴趣。

简书枚也提醒他们:“好好学啊。这些对你们来说也是基本功呢。”

可千万别小看这些维修技术员,但人家也有技术基础的,不然连电路都不知道,也看不懂图,哪里会修这些功能性的问题啊。干的时间长了,他们的技术水平都不差。特别是那些经常做的产品,很多问题,他们都不用分析,就知道是哪里出问题了。

其实最早,简书枚也让朱星宇干脆从这些人当中挑一个过去用。可是朱星宇没同意了,一来生产线上的维修技术人员本来就不多,总共就三个人,二是他们是会修板子,但他们的技术水平相对研发人员来说,还是差太远了。

就算把他们要过来,也得花很大精力才能带出来,还不一定能带得出来。而且这些人的学历也都不高,都是中专技校学历,本身的知识贮备也不够。

做研发这一行的,学历要求还是很重要的,没有学过的人,干起来难度很大。

两个新人,虽然没有工作经验,但他们在学校学的科目多,基础知识扎实,更容易上手。不然他为什么宁愿招刚毕业的大学生啊,就是觉得他们学的快,他也好教一些。

一个人什么活也要干,说实话,真没多大的耐心去手把手的教人。因为你精力是有限的。

别看朱星宇会仔细教简书枚,甚至都把她教的很有点水平了,但这是简书枚就是换成管艳萍和何文静来,他都不一定能教得好。

因为他俩以前就相处过,比较了解对方的脾气,再加上两人私交好,他教她完全没压力,

甚至也不觉得麻烦。再加上,简书枚其实很聪明,学什么也很用心,她的进步很快。如果简书枚现在出去找个研发部的工程师,专搞调试,测试等功能性的试验是完全没问题的。

以前朱星宇手下就有这样的工程师,他们不搞设计,技术能力相对差些,但参与后续的所有功能验证,是专门负责新产品后续工作的。

其实一个大的研发团队,工作人员是很多的,各个阶段的人手都得配齐。但朱星宇不可能招这么多人来啊,所以现在是一人身兼数职,样样都要做。他从教简书枚也得到了启发,新人可以从这方面培养。

一个跟着先把画图学会,以后所有的pcb layout,他自己就不用自己动手了。搞这个很需要时间的。他没这么多时间专门耗在这上面。以前他手下就有专门的layout工程师。另外一个新人就往后段功能验证工程师上面培养了。而他自己只要专心设计就好了。

有两个人各负责了一部分,他就轻松很多了。等公司稍微壮大一些了,项目接的多了,他一个人搞不过来,就可以再招一个搞设计的电子工程师来了,同时还得招结构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甚至美工。

所以,他现在只希望他带的这个软件工程师能坚持下去,不然他真的又要马上再去招一个了。他自己毕竟不是专门搞这个的,简单的问题他自己能解决,但难度大点的他就不会了。

两个新人跟着学习修板子一周后,简书枚问朱星宇:“你要不要去看看,顺便考核一下。看看他俩的学的如何了?”

“就这几天,能学个什么花出来啊。还不就是会些表面工作。”朱星宇笑道。

“那得让他们学多久呢,你可以先了解一下吧。顺便看看他们值不值培养啊。”简书枚说。

朱星宇就说,“那把带他们的人叫过来问问,就差不多了。”

“可以啊。我叫他们过来一下。”

一个说:“小周还不错,也肯学,慢慢进入状态了。”

另一个说:“小李也还行,就是傻大胆,有点乱搞,一点儿也不怕搞坏。他已经搞报废了

一块板子。”

其实报废也属于正常,生产嘛,总会有不良的产品。百分之一,二的不良率是大家都能接受的,甚至有的难做的产品可以达到百分之五的不良率。

但不良品,有些是完全可以修好的,你给搞报废也不好啊。一块板子,有的值一百多块钱呢。越是这种贵的产品,客户越是在意不良率,每次都只会多生产一到两片备品,以防有报废的。越是便宜的产品,客户一般都会多生产好几片备品的,甚至有的客户直接让多生产十几片,也不怎么计较报废数目。

生产线因为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每次生产的备品,如果有多的,都会留下一到两片,以防下一次报废的多了,还有个可以补充进来的。不然,客户这个订单就有可能,差了一两片,无法按数量交货了。

这种情况,一般情况下,都是客户和自己的客户沟通,说下次补给他,又或者直接扣除这一两片的钱。但如果遇上难缠的客户,人家不同意,你就着急了,总不可能再生产一片吧。而且你没材料也没时间啊。所以,在吃过这样的亏后,生产线对报废品就很在意了。

简书枚一听搞报废了一块,就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用蛮力把ic焊下来,连带板上的焊盘都给搞没了。纯粹是焊接功没过关。”

搞维修,不止要会判定是哪部分出问题了,进而把某个相关的零件焊下来,看它是否坏了,再换上好的零件。所以焊接功夫真要过关。因为你不止要把零件焊上去,还要取下来的啊。而往往取下来比焊上去,还更困难。

所以当初搞维修的人,都是专门训练过,如何从板子上取下一些焊好的重要零件,比如有多个脚的ic,又或者脚很粗大的零件。要不经过训练,你肯定把这些零件取不下来。

ic都是很贵重的零件,每次拆它们时,大家都得小心翼翼,动用合理的工具。

结果这个小李真是个傻大胆,直接就用烙铁了,不坏才怪呢。

简书枚知道这是训练少了,就说:“你找几块废板子和坏了的各种ic,这几天让他俩认真学习如何取下来。”

等她问完,朱星宇又问

了几个问题,等他俩走后,才说:“我就说时间还太短了吧。再给他们半个月的时间吧。”

“别说半个月,就是一个月我也没意见啊。我说要是怕你等的心急呢。”简书枚问。

朱星宇反倒比她心态好,“急不来的。只要他俩能认真学习,总是能做事的。”

“行啊。我都不急,我也就更加不急了。反正他俩在生产线上干活,多少还能做点事的。生产线还占便宜呢。”简书枚笑道。

这两人最开始在生产线上焊零件,一人坐一个工位,干了两天就能焊大脚的联接器了,一个焊一个,后来还可以再多焊一两个零件了。他们的加入,给原先焊接的工人,减少了不少工作,生产速度都跟着提高了。

生产线上的组长还和简书枚说:“这两人要是专门来当焊接工,速度还是很可以的。”

简书枚知道组长是想要再找一两个焊接工来,因为焊接工这个工位老是缺人。

其实有些人不愿意当焊接工,因为焊接时有些烟雾,会熏眼睛。

“他俩你就别想了。你再训练一个工人呗。”

“可是其他人都不行啊。要是再忙些,真搞不过来了。”组长趁机叫苦。

于是,简书枚答应他,再招个人进来。其实不止后段生产线上缺人。维修组一直缺人呢。

现在把人搞到去搞维修了,一些非功能性的问题,比如目检人员挑出来的空焊,短路问题,他俩就可以解决了。实际上,这两人也是在替生产线减轻负担呢。

等他俩多学几天,维修水平慢慢起来了,那些维修人员也能跟着轻松起来,把板子都扔给他俩修。

所以,她才说生产线占便宜了。

“什么叫占便宜啊,本来就是要让他们干活的啊,你这话说的我们好像没付工资一样。”朱星宇笑道。

“可是拿这个工资来请个维修工焊接工,我还觉得划不来呢。”简书枚反驳道。工人的工资如何和他俩比啊。

朱星宇说:“也对。所以啊,你要多压榨他们一些,让他们多干些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