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都在变

结果, 她和程秋华张进波一说。

两个男人都没太大的反应。

程秋华说:“这是很正常的,社会在进步和发展。我国最开始就是世界最大的代工厂。很多工厂靠的就是低的劳动成本,和各项政策优惠。但现在国家发展起来了, 这些显然不可能永远这样下去的。有些纯粹的代工厂, 慢慢有些要退出被淘汰。行业也会经历一些洗牌的。”

张进波也说:“你们想啊。现在的工厂,和十几年前我们出来时的工人一样吗?那时候我们出来,只想找到一份工作,没有人怕吃苦受累。一天干十几个小时, 拿个三百多元, 大家也很开心。”

因为当时老家很多人只赚一百多块, 两三倍甚至数倍的工资,苦和累大家都愿意。而且那时的钱的购买力也大啊。可是现在工人的工资变高了, 甚至工作时长也减少了,而且还实行了双周。哪怕有些地方还在单休, 但劳动力成本是在逐年攀升的。

这个事实大家都很清楚。

这也是必然的。因为不这样你就招不到人了。现在一天干十几个小时, 发给你五六百, 谁愿意干呢。而且就算七八百元, 你能有钱存下来吗?不太可能啊。十几年前的三百元, 大家还能存下来一大半呢。

所以, 别看工资增加了,但其实消费也变高了。因为工资的增长永远也赶不上物价的增涨。

劳动成本在增加,社保的兴起, 优惠政策的消失,以及激烈的竞争等等, 都对那些低利润的工厂是个沉重的打击。让它们不得不倒闭,要不就是阵痛中新生,寻找新的出路和转型。

大家的分析都很有道理, 可是再多的道理也抵挡不住简书枚内心的忧虑。

“我知道,可是我们工厂也一样会受到影响的啊。而且随着社保制度的完善,我们的人力成本也会越来越高。到时候,这个工厂又该如何撑下去呢?如果我们撑不下去了,我们的机器生意也不会好做。其他工厂有同样的问题啊。”

社保现在还只是在慢慢推行中,除了一些跨国大公司之外,其他

的公司,有的根本就一个人也没有缴,有的是挑选一些高收入的人用最低一档在缴纳。普通员工,就是跨国大公司也没有给办社保。

员工们也不愿意缴纳,宁愿把这个钱发给他们。因为他们要是离职,公司缴纳的钱又带不走,也取不出来。等于变相的是送给了当地的有关部门。

本来打工人的工作就不太稳定,跳槽是常事,甚至有些人干几年就回老家去了,所以愿意缴纳社保的人,其实也并不多。有些人还是被强制缴纳的。

大部分的工厂,都会给员工买个集体的商业意外险之类,也就是应对如果出现工伤这类情况的。

这个社保对他们来说,也没多大的意义。甚至有的工厂连这个商业保险也不买呢。毕竟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新三角公司里,也就简书枚,朱星宇程秋华他们这些人在缴纳社保,还是去年刚办的,同样的也是缴的最低一档。而其他的所有人都是买的集体商业险。

如果全部人都买社保的话,公司的人力成本是在增加的,就相当于一个工人你得多出几百元钱了。

张进波还说:“其实这对我们的影响不算太大。因为我们公司一开始就没有享受到什么政策优惠,成本虽然也是在增加,但还在接受范围之内。只要赚的多,我也不在乎多给员工一点加班费。”

“就是,我们的员工不多,一个人一个月多一两百块加班费,也不算什么。”程秋华也说。

“哎哟,你俩都财大气粗啊。”何文静简直要气笑了。

她随便给大家举了个例子。

一个人一个月多两百,一百个人一个月就多两万,一年就多二十四万。而且工资会连年涨的,今年多二百,明年再多一百,一直这么涨下去,员工多的公司当然受不了啦。

对了,如果以后还强制买社保,一个人一个月还要再增加,我们就算两百元。等于一年至少是增加了四十八万的开支。如果一个工厂有一千人,等于一年至少要增加四百八十万的开支。

算完了,她还问:“你们自己算算,我们工厂一年的收益是多少?”

虽然现在工厂的人数还不到一百,但其实也差不远了。

程秋华自己也有些不敢相信,说:“这样算下来,是很可怕的。四十八万,对于一个小工厂来说,差不多都是一年的纯收益了。”

“只怕有些工厂还赚不到这么多钱呢。”张进波说。

就是新三角工厂,去年的收益也比这个数多不了多少。几个人平分,说实话也没多少。要不是公司还有另外两块收益,这点钱,真还不如他们几个人全部出去打工,他们打工都会是高薪者。

“所以站在老板的角度来说,肯定是省一点算一点啊。”

简书枚说:“可是站在员工的角度,又是想多拿一点是一点。”

程秋华说:“这永远是矛盾的。所以,你考虑这么多没意思的。其实只要达到某种平衡就行了。我们也只要在能多挣点的时候多挣点。”

“就是。有些东西不是我们能把控的,我们只需要把自己能做的做好就行了。你啊,就是想太多。”张进波也说。

“行吧。你们心中有数就行了。最近多关注一下同行业的工厂,看看会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吧。”简书枚说。

“恩,知道的。”

经过大家这么一分析,她也明白自己是白操心,忧患意识太重了。其实就算公司倒闭,大家也不至于一无所有。毕竟公司还有这么多资产,处理处理总还可以换些钱回来。再说了,大家还在外面有其他的投资呢。

这么一想,简书枚心情又好了,回去后还夸奖了方博洋。

“还是你想的周到。”

方博洋被她无头无脑的一句表扬搞愣住了,还打趣道:“今天是受了什么刺激,居然还捧起我来了。”

简书枚就把这些事情讲给他听了。

方博洋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也说:“分散风险,多方面的投资,确实对我们大家更有保障一些。不过他们说的也很对,有些事情,是你无法控制的,所以也不用想太多。反正我们家再怎么样也不会过穷日子的。”

“但是越是这样,我就越觉得我们该多搞些其他投资的。我现在发现搞工厂,真是不怎么赚

钱,而且还累人的很。”简书枚又说。

新三角公司,如果只搞机器这方面不搞工厂的话,除了管艳萍比较忙之外,她和何文静都会比较闲,而且也不会招这么多人进来。如果技工多,管艳萍都可以轻闲下来。

工厂是人多事也杂,而且还得发这么多人的工资,别看工厂天天在生产,其实仔细算下来,赚的也不多。而且每个人都在这里面付出了很多。这也是何文静和管艳萍时不时的要羡慕一下简书枚了,因为她有方博洋这个强大的后盾。

因为方博洋赚的多,虽然他也很累。但他的累其实与大家的累是不同的。毕竟他没有背负一个公司,也没有背负这么多人。

靠新三角工厂生活的人也不少了,比如几个人的同学,比如一些没什么学历,出去不好找工作的亲戚朋友。

如果没有新三角工厂,这些人的生活很可能会降级。

“你就别抱怨了。你都嫌没挣到钱。人家那些底层打工人还更苦了,一月就一两千块,还不一样在养家糊口啊。”方博洋劝道。

简书枚叹气,“哎,你说我心态是不是有点不对劲啊,怎么就尽往坏处想呢?”方博洋被她搞的大笑起来,“我看你最近是不是太闲了。要是忙起来,你还会有精神想东想西吗?”

“我很忙的啊。哪里闲了?”简书枚还不服气。

“这表示你忙的事情,都不需要耗什么脑力。脑子才会有空东想西想。”方博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示意她给按一下。他今天可是开了一天的会,都快要被客户和某些傻逼折腾死了。

开会,其实多半就是扯皮的事情。

简书枚手法已经很好了,也很清楚怎么按他最舒服。而且一看到他这样,就知道这家伙今天脑力又过度使用了。

“今天干什么了?回来的还蛮早的呀。”

“上午开了一场会,下午开了一场会。与各方人员撕逼。”方博洋闭着眼睛,享受老婆的受心按摩,提起这事儿,都还忍不住抱怨起来。

“我真是服了有些人,什么都没干好,还尽想往别人头上推。要不是看在客户也在场,老资今天真是要

发火了。”

他讲了几件事情,发泄了一下心中的不满。

简书枚说:“这种傻逼,你们还不能对付他吗?”

“也不是不能,不过他又不是我的手下,所以我把这事儿推给我的上司了。”

有时候遇到合作部门的人不给力,真的很头疼。你不给力什么也做不好,影响别人的工作了,态度起码也要好点吧,到头来还一推二净,真是令人恶心。

干技术的是最见不得这种人的。方博洋这个技术主管,除了要应对客人之外,解决手下人不能解决的技术难题之外,还得应对这些事情,今天是真把他惹火了。

其实方博洋是个脾气挺好的人,而且工作能力强,手下的人也都管的很好,向来不喜欢与人扯皮拉筋。

可是上头空降了一位高管过来,还带了一帮子人马进来,整天就想和他们打擂台,把公司都搞的乌烟瘴气。其实本来是合作的关系,偏偏要争个高低,一点儿意思也没有。

方博洋这个不喜欢搞斗争的人都被惹火了,今天在上司面前好好告了一状。再这样下去,他都要当场怼人了。

“哎,这个高管是什么来头啊?你们上司会不会搞不赢?”简书枚八卦起来了。

方博洋经常会和她谈自己工作上的一些事情,外加他的一些同事与经常和他们夫妻两人来往,简书枚是很了解他们部门的,也认识他的好几位同事,在一起吃过饭甚至打过球,关系还挺不错的。

方博洋的这位上司,都特意请她和方圆圆去吃过几次西餐。这位上司是公司的元老,和方博洋一样,都是技术出身,为人挺和气的。

“不好说。”方博洋答。

“为什么?如果你们上司输了,你们要怎么办?”简书枚越发关心了。

“正常来说,就是换一位上司喽。不过,也说不好的。毕竟公司上层有变化,我们这边总会有些人事变动的。”

“那对你有没有影响?”简书枚最关的就是他了。

“影响是肯定有的。不过也不算大。再说了,真把我搞火了,我又不是不能换个工作。”方博洋笑道。

经常有猎头给他打电

话的,他这个人在行业内也算是比较有名的。现在的他也很好找工作。至于他上次说的中年危机,不也还没有到嘛。

而且就算他年纪再大些,不在一线搞技术了,也可以当主管的啊。技术部门的老大,一般也是技术出身。因为你要是完全不懂技术,是不好驾驭手下的那些高级工程师的。

所以,不少想挖他的公司,都是想他过去帮着组建一个技术团队的。一个好的技术主管,比一个好的工程师更重要。因为一个好的主管,能让你发挥出最大的本领,也能让一个团队发挥出最大的功用。

所以,像方博洋这种自身技术过硬,又能带团队的人是很吃香的。他才不怕呢。

简书枚见他完全不在意,就知道他自有打算,反正他干什么都不需要她来操心,也就放心了,“行吧,你自己处理。”

方博洋笑道:“恩,你不用管我的事情。把你自己的工作搞好就行了。等赚够养老的钱,我们就可以过些轻闲的生活了。”

“什么叫赚够啊?”简书枚笑问道。

“恩,这是个好问题。我们慢慢来吧。”方博洋打了个哈欠,结束了今天的话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