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干的是大买卖

"   大家简单聊了一下仪器在矿山上的实用性,以及后续的使用计划。  结束谈话之后,杨天罡特意把王笔单独留下来谈话,开口就直接说道:“你要是想卖专利,三十万的话,我们矿山可以直接给你。”  得水煤矿一年营业收入数亿元,三十万元对他们来说,还真是九牛一毛。  看到王笔不为所动的模样,他问道:“你是不是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跟我说,价钱方面,咱们还可以再谈。毕竟你对我们得水煤矿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  “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确实想跟杨矿长探讨一下。”王笔其实心里也没底。  “你说。”  “我希望跟你们得水煤矿合作,由我帮你们煤矿运销部门分担一些销售压力。”  王笔一直都在打这样的主意。  把专利卖给得水煤矿也好,亦或是卖给采掘设计研究院,那么他跟得水煤矿的情分就淡了。  三十万,或者更多,都只是一次性收入。  他不满足于此。  要是能够保持跟得水煤矿的合作关系,那才是细水长流的买卖!  想要赚钱,就得抓住机会。  没有机会,也得创造机会!  当然,他也知道,这样的要求,势必会触及到得水煤矿或者是杨天罡的核心利益。  就看杨天罡对待他的情面有多大了。  “你是要从我们这里购买煤矿?”杨天罡当然明白王笔的想法。  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  “是的,按照市场价,而不是长协价。”王笔不卑不亢道。  “你了解市场吗?你了解这个行业的风险吗?”  “我进入了这个市场,自然就会了解它。”  “你想得太简单了。煤炭生意,远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好赚钱!”  “如果我畏首畏尾,不愿意冒一点风险,我一辈子都会庸庸碌碌。就像我的父亲一样,只能埋头苦干,赚一点辛苦钱。”  王笔顿了顿,又说:“高光谱遥感探测仪的专利,我可以免费赠送给得水煤矿。”  相比三十万元的专利价格,煤矿买卖牵扯的利益就大得多了。  杨天罡面容严肃,也看到了王笔脸上严肃的表情。  “你只是个即将上大学的年轻人,有勇气闯荡,确实值得表扬。但你有必要这么早进入社会吗?”  他显然是在劝王笔悬崖勒马,“煤矿市场很动荡的。去年底,沿海5500大卡的动力煤价格最高达到了290元每吨,但春节之后,气候回暖,用电量减少,价格就经历了半年的下跌,最低跌到了240元每吨。最近两个月,价格才连续涨到了250和270元。”  “嗯。”王笔做倾听状。  “你按照市场价格,从我们得水煤矿这里购买煤矿,肯定不是小打小闹,每次运输肯定都是一列火车两千吨以上!如果不能及时运输销售脱手,一旦价格下跌,哪怕每吨下跌十元、二十元,你都有可能亏得底裤都不剩!”…  “是的。”  “你能坑得住这样的风险吗?”  杨天罡作为过来人,也是业内资深人士,哪怕经历了近几年煤矿价格的逐渐上升,但依旧无法看清未来的市场动向。  谁也说不准,某一个事件的发生,有可能就把煤矿产业拖入冰窟窿。  没有雄厚的家底,很难抗的住市场的波澜起伏。  “我还是想试试。”  作为为未来人,王笔却没有这样的担心。  煤矿市场一直在动荡,这没错。  但未来十年,却是疯狂的黑金时代。  没人能预料到,从事这一行业的生意人,基本上都闭着眼睛赚钱。  “那就让你试试。”  杨天罡把运销部主任梁春燕给喊了过来,简单吩咐道:“跟王笔拟一份协议,先给他两千吨的煤矿,按市场价,含税。可以先不用付钱,等他把煤矿卖了之后,再结清煤矿的钱款。”  他知道王笔肯定是没有本钱的,所以给了特殊待遇。  一列火车,两千吨煤矿,价钱差不多三十万。  就算王笔拉着煤矿跑路,正好也抵消了仪器专利的费用。  后续的事情,杨天罡就不管了。  梁春燕带着王笔来到了运销部主任办公室,深深地看了王笔一样,“杨矿长对你很照顾啊。一般人,想要跟我们得水煤矿合作,很难有机会的。”  “是的。”王笔很客气。  聊了一下合作需要走的程序,王笔就离开了主任办公室,来到了选煤厂,果然看到王嘉友还在卖力的捡石头。  他踢了一下王嘉友的屁股,“干个屁,走,去县里。”  “不去,昨晚刚被我爸揍了一顿。”王嘉友带着怨气。  “这么大人了,还揍你呢?”  “还不是因为你。”  “我干啥了?”王笔感到莫名其妙。  “咱俩天天一起玩,你高考570分,我160分。前段时间你又领了五万元,我一天十块,工资到现在还没发。昨晚跟我爸要二十块钱,一分没给,还白挨一顿揍。”  “今天我请客,请你吃羊杂汤!”  “不去,我要赚钱娶媳妇儿!”  “还有羊肉泡馍!”  “你请客啊!”  两人打了个摩的,直奔县城。  整个县城商圈,就一条街道,铺着青石板,两旁房屋老旧。  吃着热腾腾的羊肉汤,王笔说出了自己的打算,“我跟杨矿长谈好了,从他们那里拿煤矿,由我们销售。”  一听这话,王嘉友抬起头,眼神有些茫然。  他扭头看向了羊汤馆对面,那里就有一家卖煤店铺,屋门口就堆着一堆黑漆漆的煤矿。  大白天的,店铺空荡荡,一个买煤的人都没有。  “大热天的,哪有人买煤。做这生意,肯定得饿死!”  “咱们这地方,遍地都是煤矿,买煤的人当然少。煤矿零售,冬天可能要好点。”  王笔认真道:“咱们干的是大买卖。”  “有多大?”  “一列列火车的煤矿,直接运到沿海去卖。”  “卖给谁?”  “卖家还没找。只要联系到靠谱的买家,咱们这边就能源源不断的把煤矿运过去。”  “我之前听人说,有人倒卖煤矿被骗,一分钱都拿不到,亏得老惨了。沿海那些人,贼得很。”  “你这话倒是提醒我了。”  王笔丢下手里的羊肉泡馍,陷入了沉思。  他对这个行业的风险,还是了解挺深的。  寻找到靠谱的合作对象,并不容易。  哪怕对方只是把结款日期往后拖一拖,他的买卖就运转不下去了。  而这样的状况并不少见。  沿海的私人煤矿老板,他们一般只会支付一部分矿款,等到下一批煤矿交货,才会结清上一次交易的全部钱款。  这样的做法,能够替他们牢牢捆绑住货源。  “咱们现在还真不能一口吃成胖子,得找个靠谱的买家。等咱们积攒到足够多的家底,再做大做强。”  王笔掏出口袋里的一张名片。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