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裴延泰情真荐令狐

……

……

今年是北淇皇帝乌勒莫在位的第十四年,年号“顺祥”。四十二岁的他野心勃勃,在极力反对汉化的同时,乌勒莫更加注重权力的高度集中。

北淇顺祥十四年,即康朝清圣二十五年,乌勒莫翦除了皇族内骄横难制的宗室,又将朝中支持汉化的大臣尽皆打为死囚,由此确立了自己的无上权威。

作为北淇入主中原后的第四位皇帝,乌勒莫血液中流淌着祖先的野性。对于南方偏安一隅的大康朝廷,乌勒莫内心中充满着不屑。在他看来,自南渡后,康朝已经又苟延残喘了近四十年;而自己作为北淇皇帝,有必要挥师南下,为大淇开疆拓土。但在此之前,乌勒莫必须先妥善处理大淇境内的各大部落。

帝国北方的部落问题由来已久,早在康昭宗清平初年,彼时大康的疆土尚且极为辽阔——北抵北海,南达安南;西至昆仑山脉,东临东海。强大的帝国威服四方,北方四大部落对中原王朝俯首帖耳。

符越、肃迈、泐蛮、赤籍四族首领更是接受了昭宗的册封,成为了康朝的封臣。其后,康朝在昭宗手中盛极而衰,四大部落趁机盟誓反康。他们拥立符越族首领乌勒丹为大汗,上尊号为“圣都伦汗”,于昭宗清平四十二年南下伐康。

当时天下承平日久,康朝武备废弛,在四年内失去了对淮河以北的控制权。乌勒丹登基称帝,开创淇朝。继位后,乌勒丹将往昔共患难时的许诺全部推翻,开始严格管控肃迈、泐蛮、赤籍三族。

肃迈、泐蛮、赤籍三族实力大损,只得向淇朝表示臣服,年年派人入邯郸进贡。乌勒莫继位后,于顺祥二年设立三阁,即崇桐阁、尚熙阁、盘云阁,三阁由阁主统领,其下另置左、右掌阁各一名。

崇桐阁专管符越族人,即北淇皇室,一般由皇帝亲领阁主;尚熙阁专管北淇境内的汉人,一般由汉人担任阁主及掌阁;而盘云阁专管肃迈、泐蛮、赤籍三族诸多事务,一般由皇帝亲信担任阁主及掌阁。

邯郸,宝严宫,泰德殿。

“陛下,泐蛮、赤籍两族进贡使团已经抵达邯郸城外了。”宦官拱着手趋步上前,恭谨地禀报道。

皇帝乌勒莫背对殿门,硕大的耳环随着他的站起而微微摆动,碰撞所发出的清脆声响响彻大殿。

“肃迈部提斯德何在?”皇帝的不满充斥在话语中。

“提斯德半月前死在了一场围猎中,由他的儿子金彦和继任统领。”宦官战战兢兢地低声回禀道。

片刻之后,乌勒莫戴好文金冠,身着内赤外黑双色玄龙袍,足纳红皮紫底靴,威风凛凛,气势压人。再加上因文金冠宽大的帽檐所遮而难以看清的面容,这位喜怒无常的皇帝为自己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

穿戴完毕,皇帝大步向殿外走去。临出殿门时,皇帝忽然开了口:“传诏给大王院,令大王一个时辰后来宝严宫觐见。”皇帝的声音犹在,身影却已消失了。

北淇设大王院主管军事,大王院主官称“大王”。现任大王名为思正合察,他即将受到皇帝的召见。

日色昏沉,雾霭蒙蒙。北风呼啸,大雪纷飞。

大德殿是邯郸宝严宫主殿,自内到外皆由汉人设计。灯笼高高悬挂于大德殿飞起的檐角上,灯彩耀人;木柱俱以红漆刷遍,香油蜡烛熊熊燃烧,整座大殿富丽堂皇、美轮美奂。

辰时铅灰色的天空给人以惆怅而不安的暗示,风雪之中的大红灯笼不能传达丝毫佳节来临的喜悦。

大淇朝高贵的皇帝陛下正端坐于大德殿内的龙椅之上,他将双手虚按着膝盖,目光聚焦在阶下泐蛮、赤籍的两位首领身上。

盘云阁阁主马步独英头戴三斋帽,身着白色萧竹袍,正负手立于龙椅旁侧,不屑的眼神定格在泐蛮首领窦渡南的面上。

窦渡南神色恭谨,膝行上前道:“泐蛮领主窦渡南,向圣朝大皇帝陛下献上最崇高的敬意。”

皇帝一言不发。

早有宦官自窦渡南手中接过贡品清单,转而呈给皇帝。

皇帝翻看着清单,纸张的翻动声为沉寂的大德殿添上了些许生气。看着泐蛮部丰厚的进献,皇帝隐藏于阴影之中的面容上多了一丝笑意。

……

……

金陵,琼华宫。

贾德霖正于宦官的引导下快步入宫。他头戴两梁进贤冠,身上一袭正五品青衣纁裳,腰佩铜鱼袋、手按苍玉剑,颇为肃穆庄重。

“徐枢密,裴学士。”

贾德霖迎面看到徐鸣蝉与裴咨联袂而出,忙躬身行礼。徐鸣蝉微微颔首,而裴咨则拱手还礼。

“贾公,銮驾此时正在乱珠亭,你兴许还能赶上。”徐鸣蝉拍了拍贾德霖的肩膀,随即离开。裴咨捻须望向徐鸣蝉远去的身影,却并未挪动脚步。

“贤侄,不知你可否透露一下官家召见的意图?贾某必有重谢。”贾德霖笑着向裴咨拱手道。

裴咨微笑道:“年伯不必忧虑,官家不过是准备听一听您的北伐方略。裴某受不得您的重谢,不过裴某确有一事想请年伯成全。”

贾德霖闻言捋须大笑道:“你父亲与我相识多年,谈不上成全不成全的,有话直说罢!”

“我有一位至交好友,名为令狐绰,如今官至枢密副承旨。他素来喜论兵事,向往着驰骋疆场。如若此番官家将北伐的重任交付给您,还请您将他提携入军,好令他随您学习治理军务。”裴咨躬身道。

贾德霖满口答应道:“这不在话下,贤侄便放心罢。”

拜别了贾德霖,出宫的裴咨沿金陵城的长衢大街向自己的府邸纵马而去。康室南渡后,昭宗将金陵城西侧宽阔平坦的大片沃野赐予了朝臣们兴建府邸。初时,昭宗将之命名为“忠义原”,三生天子继位后认为此名落入俗套,遂更名为“离离原”。

白墙黑瓦的格调,江南水乡的风情,中亘积水,浚治成池——这正是当朝翰林学士、知制诰裴咨的避暑别业,号为“燕遮园”。府前朱门伴玉阶,府内楼阁相掩映。厅殿府堂峥嵘轩峻,亭台水榭碧瓦朱甍。假山怪石千姿百态,翠竹藤萝蓊蓊郁郁,灵气溢散,蓊蔚洇润。

正红的朱漆大门顶端悬着皂底金丝楠木匾额——上书“燕遮园”三个烫金大字,题款处写着“清圣十四年乔洪吉书赠裴延泰”。

乔洪吉,字保忠,号登仙客,时任秘书监、国子监祭酒,为三生天子一朝文坛领袖,执掌秘书省、国子监长达二十五年。

清圣八年,裴咨成为进士,其后授为国子监广文博士,位列乔洪吉下属,自此与他相识。两人常有诗词往来酬答,交情甚笃。

却说裴咨刚刚回府,便有下人来报,言称乔洪吉已于书房恭候许久了。裴咨闻知,忙加快步伐,向书房赶来。

……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