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教女

李蕴的父亲翰林侍读李时勉大人,是位耿直的人。

他认定的事情,是不允许被改变的。他想做的事情,头可破血可流,绝不会被耽搁……按说这种性子是很难存活的,顾籍也是不喜欢的。直到顾籍和李时勉相处了四年后,交心之心,李时勉同他透了底:“塑造一个耿直的形象,方便活得自在。”

这是后世的立人设,彼时还算年少的顾籍一下子就被李时勉给吸引住了,之后入了坑。

他很想像李时勉一样给自己立个人设,然则,他身负血海深仇,还有妹妹要保护,无法给自己定位一个形象,只能努力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尽管很累。

对于江荻一直不放心的李蕴,在她七八岁的时候,顾籍是曾见过的。

那是一个和她爹一样耿直的小孩子,一眼就望到底那种。耿直,但不傻。当时顾籍便觉得这个小妹妹和自家妹妹有一点像,只是比自家妹妹幸福得多,所以有些天真。和李家结亲,是他认祖归宗后,李时勉提出来的,因为他是顾文的儿子。

父母家人是顾籍曾经的幸福,是他冰冷人生的温暖,顾籍毫不犹豫地应了。

只不过提了个要求。guqi.org 流星小说网

顾籍要在妹夫高中后,才会娶亲。李蕴年岁不大,李时勉没有不同意的。为了不耽误女儿的亲事,李时勉在年前指点陆通文章时,绝对的尽心尽力。因此,陆通的高中,李时勉绝对出了大力。只不过,就像林安当年高中一样,顾籍知道,陆通自个儿不知道罢了。

此外,陆通也比林安更具实力,毋庸置疑。

说回来李时勉的性格,耿直是他的人设,也是他的性格之一。妻贤妾娇,这是他自娘胎落地就经历的事,因而对妻子也是一样的要求。李夫人进门没多久,就抓住了丈夫的特点后,并加以利用。李时勉本来就不会宠妾灭妻,当妻子做的比他想象的还要好时,他就更不会了。

数年下来,李家堪称五好家庭典范。

便是此刻李薇许配与落第举子,旁人只会说李家家风好。要知道,并没有那么多进士及第的老爷可以做女婿的,年轻的举子都不多,像齐泰这样模样的就更少了。李夫人给的理由十足:“齐家那位今年十九,十八岁的举子,满朝也没多少。再说,二丫头长得好,总不能给他找个不堪入目的吧?齐家唯一不足的就是家贫了。只这人间事,又去哪里找那十全十美的呢?”

为了让这亲事更接近十全十美,李夫人很大方地表示:“二丫头和三丫头成亲,我的陪嫁里一样都出两千两。”

至于公中,由李时勉自己来定。

李夫人坦坦荡荡,她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极限。李时勉瞧得分明,对这桩亲事也很满意。所以美妾闹,他恼了。妾再美,也抵不过岁月的摧残,李时勉张口就道:“你不想?你以为你是谁?做人,知足常乐。夫人一直把两个孩子一样看待,你该知足了。”

偏偏李薇的姨娘已知道李蕴头上的步摇出处,也找人打听了顾家的财富,这会儿张口说了句:“老爷只说夫人对二姑娘好,不曾偏心。可同样是找女婿,齐家是个什么情况,顾家又是个什么情况?”

方才还只是小气的李时勉,顿时大怒:“顾家的亲事是我做的主!夫人便是不愿意,也没有违背我的意思。再看看你一个做妾的,不满主母的主意,竟闹到我这里来,谁给你的脸面?”

李薇的生母慌张表示:“那样好的人家,夫人怎么可能不愿意呢?她是装的,装给老爷看的。”

说到最后,已是信誓旦旦。

李时勉脑海里闪过妻子的话:世上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想到这,李时勉冷然道:“顾家好是吗?顾籍今年二十有六,又是武将,朝不保夕的人。我给闺女准备嫁妆的同时,做好了让闺女做寡妇的准备!你自家贪财,只看到了顾家的富有,却不知富贵背后的凶险就来找我闹!”

李薇生母更有话说了:“风险大,收益也大,这有什么的?三姑娘和夫人怕,我和二姑娘是不怕的。”

因为她神色过于激动,李时勉反应过来:“你莫不是想着薇儿嫁进顾家吧?”

李薇生母不言语,默认。

李时勉直接气笑:“你们母女太不知天高地厚!顾籍是顾家仅剩的嫡子,薇儿庶出,便是给他做妾,他都不会要的,还妄想大红嫁衣进门!”

偷听的李薇,泪如雨下。

原来,一直疼爱她的父亲,也只打心眼里认为她是让人嫌弃的庶女。

李薇哭红了眼之际,李夫人正把这些都细细告诉李蕴,包括她的选择:“四千两是我能补给你的极限,顾家富有,我匀出来一半给你二姐姐,与你谈不上伤筋动骨,却可以叫你父亲看重我,何乐不为呢?所有银子都可以花,只是一定要物有所值;所有的脑筋都可以动,但不可存害人之心。”

是的。

李夫人这些年纵有耍心机之处,但没害过任何一个人,包括妾侍和庶出的子女。当然,也没掏心掏肺地去提点庶出的子女,或是提醒夫婿:你这样做不对。

李蕴默默记下母亲的话,反问一句:“娘,齐家到底多穷?”

这话问到根上了。

齐家本是有着五十亩田地的中农,可惜,齐父行二,分家之后只得了二十亩;另外,齐母又很能生,公育三子三女,齐泰是长子;最后,齐父咬着牙供着三个儿子读书,盼着出人头地。

有这三项在,齐家的日子真的很拮据。

好在齐家三个儿子都很争气。

齐泰这个长子十六岁过的童生三试成为秀才,十八岁中举;齐泰的二弟只比他小一岁,也是十六岁的秀才。可惜的是,因为晚了一科,没有过科考,导致去年没有参加乡试。所有人都预测,齐家二郎早晚也会高中。齐家三郎不仅是小儿子,也是齐家最小的孩子,今年只有八岁,听说也是个聪明的。

也因为有了齐二郎这个秀才,便是说明齐家是有未来的人家,李夫人给庶女定的亲事,虽有不足,但只要努力经营,真的很不错。

李蕴对五十亩、二十亩地还是有概念的,听完后,一脸担忧地问李夫人:“娘,那齐家能出多少聘礼呢?”

一句话,问得李夫人笑逐颜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