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卖力的游说

“好吧,看来一时半会儿你还接受不了这样的打击,我给你时间慢慢考虑。”江鸿渊摆出一副理解同情的姿态:“如果有一天你觉得不值了,随时来找我,你帮宋砚藏着那么大一个秘密,不是你一个人可承担得了的,我会帮你,甚至于,你我二人可以合力得到那些军队……”

说到最后他的眼底浮起一丝渴望和疯狂。

一开始他想要举报宋砚,那是因为那些军队,属于宋砚。

但如果他得到了舒文珮,说不定可以想办法,把那些军队据为己有。

几万人的军队,不是一朝一夕养得出来,江鸿渊推测宋砚至少用了五年以上的时间,花费了极大的心血和巨额的资金。

如果他能把这些军队抢到手,对宋砚的打击就好比挖心掏肝一般,比直接处死他还让他难受。

这么算算,抢夺他最珍贵的东西,好像比直接去朝廷举报宋砚,要有趣的多。

但是,能不能策反舒文珮这个女人,是关键。

可惜,对他疯狂的念头,舒文珮仍然是保持沉默,一副没听懂的模样。

江鸿渊知道此事急不得,临走的时候,又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舒姑娘,人生在世,不过短短几十年,何苦委屈自己,爱恨情仇便要潇洒恣意,如你一般压抑自我的日子,过着有什么意思?不如一了百了。”

说完,真的不再多说什么,飞身跃入窗外,消失在了夜幕里。

他离开后,舒文珮瞬间失力,跌坐在椅子上,神情痛苦而又低落,眼睛慢慢蓄满了泪珠,从脸颊滑落。

心里又痛又憋闷,像压了一块巨大的大石头,压的她喘不过气。

宋砚。

为什么要这样对她。

明明知道她的心意,却为什么不声不响的背着她成亲了。

这么多年,她一直在南边负责招兵买马,打探情报,只要是他交代的事,她必定事必躬亲,再苦再难也无所畏惧。

他一句话让她来红楼,她便二话不说的来了。

明知道沦为青楼女子意味着什么,可为了他的大业,她依然不顾一切,毁了名声也在所不惜。

她以为宋砚就算对她的明示暗示无动于衷,那也是因为他大仇未报,还未到谈情说爱的时机,等以后解决了宋思励和他背后的那个人,她和他的未来,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而且据她所知,除了她,宋砚身边一直没有其他女人,这么多年一直是孤身一人,他似乎并不打算给自己身边安排任何女人。

所以即使南北分隔,她也没有担忧过,一直以为总有一天他会迎娶自己的,她自信自己不但可以做他的贤内助,还可以做他开疆拓土的功臣,她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

这些大概就是她所有的底气了,只要这份底气在,希望就在,做什么都无怨无悔。

直到听见姓江的说,宋砚已经成亲。

那一瞬间的打击,让她瞬间体会到了,所有的努力和期盼都化为灰烬,是什么样的痛。

不……

她还是不能够相信,宋砚就这样决绝的,舍弃了自己,娶了其他女人。

虽然他没有给过自己任何的承诺,但是她知道,自己的心意宋砚是一直清楚的。

他不可能也没有理由放弃她,娶一个对自己没有任何帮助的女人。

想到这儿,舒文珮噌的站起来。

这个江鸿渊虽然别有用心,可是有一点说的倒是不错。

她应该放下金陵的一切立刻北上,亲自去看看。

她的心已经乱了,现在即便是留在金陵,也根本没有心思去打理任何事。

嗯,对。

眼见为实。

说不定一切都是姓江的奸计,她必须亲眼见到不可。

另一边,江鸿渊连夜从红楼离开之后,无心再逗留,打算直接北上回安县。

现在他的身份已经暴露,继续留在金陵,就是宋砚的活靶子。

他不清楚宋砚真正的实力到底有多深,但从那些军队就能看得出多年谋划的实力有多恐怖,虽然掩藏至深,但一定不容小觑,是目前的他硬碰不起的。

他很明智的打算撤离。

不过在走之前,他还是办了一件,阴损的事儿。

次日一早,满金陵街头巷尾都开始散播一个流言。

一个叫宋砚的不轨男子,企图起兵谋反,占据金陵城,接着占据此地和朝廷对抗,公然谋反。

这个说法,不知道是从哪里流传出的,却是传的有鼻子有眼,整个金陵都传遍了。

相传他还在西凤山谷地屯兵,只等西北起了战事,就立刻与那些西戎人里应外合,推翻朝廷。

老百姓的传闻,不到半日就传到了王府。

世子宋思励和王妃听闻之后,立刻就派人去西凤山谷地搜查。

如今金陵城繁华富庶,百姓安居乐业,怎么可能有谋反?

这样的传闻与其说是敌情泄漏反而更像是谣言,一听就不可信的荒谬之言,可是世子和王妃却一反常态大动干戈。

调查的结果,虽然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人,却在那谷地附近找到了上百倾刚收割不久的庄稼,还未来得及重新犁地施肥。

而周围明明只有一座村庄,住着十几户人家而已。

大批的耕地无人认领,而且看耕地的状况,明显是被匆匆收割弃地离去的。

这就引起了宋思励的警惕。

他惊恐地大发雷霆,“居然也是姓宋,绝对就是他!一定是他回来了,要报仇,要抢夺属于我的一切!”

王妃也说不清楚,只是觉得此事十分诡异,“如果真是他,一定做的小心翼翼,绝不会传出任何风吹草动,怎么可能会传得到处是风言风语?这么些年,你何曾听过他的消息,他应该早就改名换姓了!”

“那怎么解释那些耕地,那座山谷真的有问题,虽然他们毁掉了生活过的痕迹,可那些耕地却没人说的清楚怎么回事!”

太反常了。

那里曾经生活过大批的人,难道真的是屯兵?

王妃不语了,心神不宁地皱着眉头,不知该怎么回答宋思励的问题。

宋思励忧心忡忡地对王妃说道:“我知道这些年他恐怕一直在筹谋着复仇,我从未怕过他!即便他和我单枪匹马的决斗,我也愿意应战,可他真有那么些个军队,才是最让人担忧的!他到底要干什么!”

王妃只能尽力安抚儿子,“这件事,别急着下定论,不是没有其它可能,你也不必过于担忧,也许姓宋是巧合,那些耕地或许是某位粮商请人开垦的,慑于最近沸沸扬扬的传闻,才未现身认领。”

宋思励面色缓和了一些,嗯了一声,“我知道了娘,最近我会让城防守卫严密巡防的,若不是他也就罢了,若真是他,我一定不会让他得逞!”

躲在城外的江鸿渊,打听到城里出了这么大的风波,着实震惊了一把。

他本来是想着,用这些言论在城里制造老百姓的恐慌。

虽然没有证据,很快就会被官方当做妖言惑众来辟谣,但他太清楚谣言的力量。

很多时候人们更愿意相信内幕和阴谋,而不是证据确凿的有力反驳。

无论宋砚屯兵的事有没有证据,只要能把金陵这池水给搅浑,那他便达到了目的。

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会在王府引起这么大的波澜,王府的人都没有出面辟谣,反而加强了警戒。

王妃和世子居然真的煞有介事的当真了。

江鸿渊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心中十分疑惑,然而一时半会儿却想不到个中缘由。

只能推测是老王爷病重,在这多事之秋,老王妃和世子才会一点风吹草动便格外敏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