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亲严有度 中庸有立

《正义》讲道:“父子之道,简易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故圣人因其亲严之心,敦以爱敬之教也。”

这句话注解唐玄宗的“圣人因其亲严之心,敦以爱敬之教也”,解释得很好,是讲父子之道,父母跟儿女相处之道,不能够太过简易,也不能够太过亲近,为什么?“简易则慈孝不接”,什么叫简易?简易就是很多礼数都简便掉了,甚至没有了。现在很多父母跟儿女相处都是这样,父母没有礼不可缺的理念了。“不学礼,无以立”,不学习“礼”法,人就立不起来,家也立不起来。所以很多父母跟儿女们,从小一起玩,早上儿女不需要向父母问安,晚上也不需要跟父母道晚安,没有《弟子规》上讲的“晨则省,昏则定”,也没有“出必告,反必面”,儿女要出门,不跟父母打招呼就走,回来也不报告。这些小小的礼节都忽略了,这太“简易”了,就“慈孝不接”。礼能帮助一个家庭长养慈孝氛围,所谓父慈子孝,如果礼数上都简易掉了,儿女不向父母问安,那么孝也就没有了。孝道是要通过这些礼,在这些小的事情当中去体现。

父母对儿女的慈也是如此,父母对儿女的慈,表现在对儿女的教导,“养不教,父之过”,要教他,不教儿女,父母就不是真慈了。教儿女什么?首先要教导礼,《弟子规·入则孝》就是教导父子相处之道。然后《出则弟》,有孝道了自然有悌道,整部《弟子规》是教我们做人的,也就是一部礼,学了《弟子规》,人才能立起来,不学礼无以立,不学《弟子规》无以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