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朕要拉拢辽国重臣和猛将

第223章朕要拉拢辽国重臣和猛将</P>

散朝后,赵吉将李若水单独留下。</P>

赵吉道:“李爱卿,此行出使辽国,私下一定要为朕的大宋,想方设法交好、拉拢辽国的耶律淳和耶律大石.</P>

朕观此二人,乃是能导致辽国国运兴衰,能否阻击‘气吞山河如虎’的金军之最大变局者也。”</P>

“此二人,若被金国拉拢去,则对金国有利;</P>

此二人,若被我大宋拉拢来,或是让此二人真心亲近我大宋,则对我大宋极其有利也!”</P>

李若水听得云里雾绕的。</P>

虽然,他聪慧过人,早年科举进士及第,才学甚好,读书甚多;</P>

但是,他为官这六年来,从来也没有出使过辽国,他对辽国的国情不算熟悉。</P>

不过,赵官家口中提到的辽国的老臣耶律淳,以及少壮派的代表人物耶律大石,李若水倒是有所耳闻。</P>

只不过,李若水对这二人的具体生平事迹,知之甚少。</P>

李若水疑惑道:“据微臣所知,耶律淳,字涅里,他乃是辽兴宗耶律宗真之孙,他还是如今辽国天祚帝的堂叔。</P>

耶律淳倍受天祚帝之宠信,曾任彰圣军节度使、燕京留守、都元帅等职,封秦晋国王,其权倾朝野,深感天祚帝之皇恩浩荡。</P>

微臣只是大宋使臣,如何能将在辽国倍受器重的重臣耶律淳,拉拢过来呢?”</P>

“呵呵…”赵吉微微一笑,说道:“朕欲拉拢耶律淳这样的辽国重臣,自有办法。”</P>

李若水十分不解。</P>

不过,赵吉对李若水也没有过多解释。</P>

身为历史学霸的穿越者赵吉,他可比不太了解辽国具体情况的李若水,能把耶律淳其人看得更加透彻了。</P>

耶律淳乃是审时度势、善于伪装、墙头草、‘老阴币’一枚。</P>

赵吉根据这小半年以来,自己所探知到的这个世界里,辽国在最近六七年中,发生的国家大事;</P>

还真的跟他没有穿越来到这个世界之前,他所学过的辽史,都能一一对得上!</P>

七年前,天庆四年,归顺辽国二百多年的女真部族,在杰出的首领完颜阿骨打的率领下,反叛了……</P>

同年八月,女真汇集两千骑兵,进犯辽国宁江州。</P>

当时,正在庆州打猎的天祚帝,压根儿没把女真人反叛当回事儿,他不耐烦地对报事大臣,骂道:</P>

“一群女真野人造反,能掀起什么风浪来?</P>

如此小事,汝来急报,打扰了朕狩猎,甚是可恶!</P>

朕派出三千渤海子弟军,便可迅速平定女真野人之叛乱!”</P>

……</P>

当年九月,渤海子弟军与女真军交战,大败。</P>

完颜阿骨打趁机,率领女真军攻陷了宁江州。</P>

十月,辽国萧嗣先奉旨率兵,攻打宁江州女真军。</P>

女真军偷渡混同江,大败辽军。</P>

辽军的随军家属、金帛、牛羊、辎械等,悉数被女真军缴获……</P>

天庆五年正月,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国。</P>

同年八月,天祚帝难得暂时忍住了打猎的嗜好,可能是他看到了生女真部落的酋长完颜阿骨打这样的野蛮人,特么的,都在他统治的大辽境内称帝了,真是太气人!</P>

天祚帝可能也认识到了:不剿灭完颜阿骨打那群叛乱的野人,朕怎么能快乐地去狩猎呢?</P>

故此,天祚帝率领十万辽军,亲征女真军。</P>

出征前,天祚帝信心满满,</P>

交战后,天祚帝有多大脸,就现多大眼。</P>

辽金交战的结果是:</P>

辽军惨败,尸横遍野……</P>

金军大胜,缴获颇丰……</P>

天祚帝若不是以前天天打猎,练就了弓马娴熟,骑技高超跑得快的技术,就险些成了金军的俘虏。</P>

完颜阿骨打率领女真军,乘胜追杀,一举攻陷辽东五十余州……</P>

天祚帝东征失败后,辽国文武官员们对天祚帝开始失去信心。</P>

他们认为如此昏庸无能的天祚帝,从其继位开始,如此年复一年、又一年,每天几乎做着同样的三件事,</P>

白天沉迷打猎、</P>

傍晚烧烤酗酒、</P>

深夜由众多美女相陪,</P>

其整日不理朝政、荒淫无度……</P>

故此,辽国、朝堂之上的很多大臣都认为,天祚帝是一个大昏君。面对女真人的崛起,天祚帝毫无作为,还不如将皇位让贤给德高望重的皇叔耶律淳呢!</P>

辽国大臣中的一些有识之士,私下里串联,并一致认为:废掉天祚帝,拥立耶律淳为皇帝,就能打退势如破竹的女真叛军……</P>

于是,很多文武官员准备发难天祚帝,想让其主动禅位给耶律淳……</P>

与此同时,主谋天祚帝让位的皇亲、副都统耶律章奴,已经率领所部兵马发动了叛乱。</P>

他连夜派出两千骑兵,由萧敌里、萧延留带队,去迎耶律淳,准备将其尽早扶上皇位……</P>

然而,彼时身为辽国魏王的耶律淳把形势看得门清。</P>

他认为天祚帝手底下还是有很多忠心的兵将,</P>

自己这方的实力不足,这次“废帝谋立”之举,很大可能是不会成功的。</P>

老谋深算的耶律淳清醒地意识到:如今辽国被完颜阿骨打率领的女真大军给打得焦头烂额,即便此事成功,自己当上辽国的皇帝,那自己接手的也是一个大烂摊子啊!</P>

若是此事失败,自己全家老小,皆会被按谋逆大罪而处死……</P>

故此,犹豫不决的老阴币耶律淳,为了保险起见,他提前布下亲兵死士数十人,埋伏在府宅之内,听从他的号令。</P>

然后,耶律淳笑呵呵地走出上京的魏王府,亲自迎接那两位带队将领萧敌里、萧延留,把他俩请进了府宅之内,进行密谈……</P>

萧敌里是时为魏王耶律淳的王妃萧氏的亲哥,</P>

即,萧敌里是耶律淳的大舅子;</P>

萧延留则是耶律淳的亲外甥。</P>

已经发动叛乱的副都统耶律章奴,之所以派萧敌里和萧延留前来迎接耶律淳准备登基称帝,正是看中了他们之间都是实在亲属这层关系,感觉很放心。</P>

耶律淳听着萧敌里、萧延留的劝说……</P>

他举棋不定,既没有答应,也没有立即反对。</P>

耶律淳在密宅内,不停地踱步,正在犹豫之际,</P>

突然,家奴在门外高喊禀报道:</P>

“天祚帝遣使,来到王府门前,欲见魏王……”</P>

耶律淳眉头紧皱,计上心头。</P>

他笑呵呵地对自己的大舅子萧敌里和亲外甥萧延留,说道:“本王出门看看使者所来何意!”</P>

言罢,耶律淳推开房门而出。</P>

他刚迈过门槛,便高吼一声,道:</P>

“萧敌里、萧延留谋反!速速擒之!”</P>

早已准备好的数十名刀斧手,一拥而入,将正在懵逼中的萧敌里、萧延留,抓捕并捆绑了……</P>

然后,耶律淳通过使者,向天祚帝告密……</P>

他得到了天祚帝的旨意后,便大义灭亲,果断地下令斩杀了说客萧敌里和萧延留。</P>

耶律淳将此二人的首级,献给了天祚帝……</P>

主谋耶律章奴见事情败露,连夜逃跑……</P>

“废帝谋立”事件失败后,天祚帝认为皇叔耶律淳大义灭亲、忠贞不二,于是改封魏王耶律淳为秦晋国王。</P>

在此之后,完颜阿古打又率领骁勇善战、士气高昂的金军,攻占了辽国的沈州城。</P>

沈州城的守军统帅张琳,因丢失沈州城池,而受到辽国群臣的一致抨击</P>

于是,辽国的契丹贵族们一致强烈要求:汉臣不顶用,还是契丹贵族管用。上书询请求天祚帝让耶律淳为统帅,率军东征金国……</P>

天祚帝授任秦晋国王耶律淳为都元帅,允许他在辽东招募难民为兵。</P>

耶律淳把这支军队称为“怨军”。怨军共有八营,二万八千多人,另有五千名禁军、两千名武勇军。</P>

天庆七年八月,耶律淳率领怨军,准备讨伐金国。其实,怨军不是真的怨恨金国,而是怨恨辽国。</P>

农历十月,辽东已近寒冬时节,辽国朝廷却迟迟不给怨军发放冬装,以致怨军情绪骚动,最终导致部分怨军暴动。叛军冲进耶律淳的营帐,想杀掉耶律淳。</P>

可是,他们却扑了一个空。</P>

耶律淳事先探知消息,早已逃往别的军营避难。</P>

结果,叛军扑了一个空。</P>

其他怨军见势不妙,便按兵不动,不参与叛乱了。</P>

叛军头领武朝彦孤立无援,急忙向宋朝属地逃窜。途中,辽军追上,将武朝彦就地正法。</P>

怨军尚未参战就发生哗变,令耶律淳威望大损。他发誓,要消灭金军雪耻。</P>

到了天庆八年正月,耶律淳率领怨军,在沈州城下驻兵,形成“兵临城下”态势。</P>

当时,金军统帅没在沈州城内,城中只有防守的金国兵士。</P>

耶律淳命士兵将劝降书射上沈州城楼,劝说金军投降,遭到守城金军拒绝。于是,耶律淳挑选怨军精兵架梯攻城。金军以弓箭、礌石阻击。</P>

眼见战事危急,完颜阿骨打立即委派完颜迪古乃、完颜娄室和完颜婆卢率领两万金军火速增援。辽国怨军抵挡不住金军的凶猛攻势,顿时溃败如潮。耶律淳只好无功而归,将辽国怨军退守到辽河沿岸驻扎。</P>

当时,辽国怨军在大本营休整,等候后方调发军粮。</P>

趁这空隙,耶律淳率领两千轻骑兵,奔赴显州惩治叛乱的怨军。耶律淳到达懿州时,探马报告:金军前锋已经到达。耶律淳急忙命辽国怨军主力,前往徽州与他会合。</P>

在徽州东面,辽国的怨军与金军相遇,未及列队排阵,便一哄而散。</P>

耶律淳仅带五百名骑亲军逃跑。</P>

金军乘胜攻打显州的怨军,致使怨军大败。</P>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