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罗盛

第二十六章 罗盛

百年前北方沦陷,川蜀李原见晋廷衰弱,便割川蜀之地立国,与大晋分庭抗礼。

此后大晋多有西征,均被川蜀击退,晋廷也无可奈何。

只是今年初,百年来处于防守的川蜀,竟趁大晋晋帝昏庸,内乱不断,十万蜀军悍然入侵大晋宜陵。

大晋大将桓明领七万御林军出证,抵抗川蜀入侵。

桓明乃是大晋第一士族大家,桓明更是大晋第一名将,本以为能迅速击退川蜀,但却遭遇大败!

南境大败,震惊建康!精锐的御林军,竟然损失大半,就连号称第一名将的桓明也战死!

一时间,建康被笼罩在一层黑影之下。

很快,更多战报往建康报来。

桓明副将罗盛临危不乱,在大军溃败后竟能稳住本部兵马,稳住阵脚后,不断吸收败兵,最后巧妙设下埋伏,数次击退川蜀进攻,局势渐渐好转起来。

很快,在副将罗盛的谨慎且明智的指挥下,御林军数次抵挡住川蜀的猛烈进攻,而后竟能反守为攻,川蜀损失不少,被迫撤退。

罗盛将军竟然在大败后扭转乾坤,以残兵击退川蜀,一时间,整个建康为之欢腾,而罗盛将军之名也响彻了大晋。

副将罗盛反败为胜,晋帝龙颜大悦,责令罗盛将军率三万御林军军回师受赏。

建康,秦府。

偌大地图挂于墙上,而晋、蜀交界的宜陵各大战场,都被划了圈。

“公子,你盯着这地图都看了几个时辰了,有何不妥?”李景在旁边问道。

秦淮眉头紧锁,最后缓缓道:“怪了,怪了。”

“从地图看,桓明将军的布军策略都属高明,蜀军竟瞎猫碰到死耗子,意外突袭了桓明本部,不是巧合,便是”

秦淮没有说下去,这很明显,晋军或者大晋内,有奸细出卖情报。

“除了巧合,缺粮也是晋军大败的一个弱点,据传晋军已缺粮多日。”

萧卫摇了摇头,大晋各处灾情,加之地方贪污克扣,前线怎会不缺粮。

萧卫见秦淮陷入沉思,劝阻道:“公子,刑部有消息来,已抄得齐仲家产银六十万,好家伙,竟贪污这么多。”

“朝廷也拿出五十万两白银,加上沈后也购买了大批粮食,如今钱粮都有,明日我们便可回庐陵郡。”

萧卫生怕秦淮又卷入这场旋涡,赶紧劝离。

秦淮摇了摇头,道:“在等些日子也不迟。”

“公子!”萧卫见秦淮不走,急道;“就算桓明将军受奸细所害,那也无关我们的事,建康的权贵爱怎么斗,就让他们斗了,不关我们事,反正钱粮到手就好了。”

秦淮心中一笑,萧卫把此事看的简单,刑部那边这么快就把贪污银两送来,本就不对劲。

照理说,他杀了齐仲侍郎,在建康会有诸多麻烦,至少也不会轻易拿到赈灾银两,可一切来的这么轻松。

就好像暗中有人说:“拿到钱银后赶紧离开,别碍着我们。”

有人不想多事,或者说,有人布局之大,已经不在意秦淮这等小人物,懒得刁难他,省的多出事端。

别人懒得刁难秦淮,秦淮也懒得管他们,只见秦淮从身上拿出一封帖子。

萧卫困惑道:“这是?”

秦淮叹了一口气,道:“这是桓家递来的丧贴。”

“桓明大将军战死,遗体不日便回建康,那日桓空公子为庐陵郡捐赠四千两白银,又提前将丽妃算计我之事告知我,如今他父亲的葬礼我怎可不去。”

秦淮对萧卫一笑,道:“不过是拖延些时日罢了,只要丧礼一结束,我们马上启程回去。”

萧卫无奈,前些时日桓空确实捐赠四千两白银,加之桓家乃大晋第一士族门阀,权势滔天,如今桓家家主桓明又为国捐躯,秦淮身为秦家人,没理由不去。

或者说,于公于私,秦淮都应该去。

萧卫点了点头,道:“好,参加完丧礼,我们立即回去,建康危险,不宜久留。”

萧卫难得正经一回,秦淮也深表赞同,如今建康暗流汹涌,多股势力交错,秦淮多留一天,就多一分危险。

第二日,无论是刑部,沈后,或是宫廷,都已准备好为庐陵郡所需的钱粮,火速运往庐陵郡。

而按照约定,庐陵郡也派人来与秦淮接应,但秦淮并没有回去,反而将自己多日前在建康所得万两白银交予庐陵郡来的人,让其拿回庐陵郡。

“公子,我们今日当真不回庐陵郡吗?”萧卫在旁问。

秦淮没有回答,朝东方望去,不知是望那宫廷,还是丧主的桓府,悠悠道:“山雨欲来风满楼。”

半个月后,桓明将军的遗体被送回,大批御林军军队身穿白褂,白色的冥纸撒满了天地间,望着大军最中央的一副棺材,桓明之子桓空怒吼冲天:“此仇不报,我桓空誓不为人!”

所有人都以为桓空是向蜀军报仇,但此事传到秦淮耳中,秦淮低声道:“是向奸细?还是”

朝廷?

若非朝政腐败,蜀军何以来攻?又何以贪官横行,军中断粮?

由于桓明大将军生前位高权重,此次更是战死沙场,其葬礼堪称国葬!贵权参加之多不胜数。

不仅是秦淮,建康的士族大家,包括满朝文武,差不多都齐集。

无数的桓家眷哭的泪不成泣,唯独桓空神色冷冷,望着父亲的棺材一言不发。

就在此时,罗盛将军带着数个武将走了进来,罗盛将军四十余岁,身材魁梧,脸上风霜久历,是历经无数生死大战存活下来的悍将。

他一进来,直奔桓空,痛心说道:“贤侄,都怪我无能,害的大将军以身殉国,都怪我!”

罗盛脸上抹出了一行泪水,这让让人看的心酸,一个四五十岁的悍将,竟然对着一个青年痛哭。

桓空死死盯着罗盛,一字一句问道:“罗将军,你如实告诉我,我军是如何大败的,我父亲战无不胜,怎么可能死在蜀军手上!”

罗盛悲痛万分,道:“都是我的错,是我不能及时增援大将军,才害的大将军如此!”

这怎能怪罗将军!”

罗盛身后一将军愤愤不平:“这分明是荆州贪官无能,未能凑集粮草,害得桓明大将军断粮,才遭此大败!”

“我等上报朝廷,朝廷派的人更是问我们索要好处,否则就不给粮!”

“对,这群贪官污吏!”

罗盛身后的几个将军愤怒的说道。

桓空听了脸色一变,看着罗盛说道:“罗将军,他们说的,可是实情?”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