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神探

“秦公子!”

关进捕头见秦淮质疑,不满道:“本捕头放下繁忙公务,特意为公子分析案情,且合情合理,秦公子以为,本捕头说的哪里有不当之处?”

关捕头说的确实合情合理,但他说的,秦淮也能分析出来,在花五十两请关捕头重复一遍,就是屁话了。

“既然关捕头公务繁忙,那就请回吧。”

秦淮神情不悦,做出了逐客令。

就当他倒霉,把五十两银子掉进粪坑了。

关捕头见秦淮神色不满,这才知道,自己说的一套忽悠不了他。

秦淮请他来分析所谓的“案情”,正是数月前建康兵变,宫中丽妃消失一案。

数月前罗盛挟百官兵变,弑杀晋帝,沈后服毒自尽,建康大权尽在罗盛与建康士族之手,而令人费解的是,当日兵变成功后,御林军就是把整个建康城翻了,也没找到丽妃的踪影。

看来丽妃早就在兵围皇宫时,趁机乔装逃了。

丽妃之前得罪不少士族,又与不少士族有着不可明说的内幕,如今失势,多方都在追捕她,奈何两个月过去了,谁也找不到他。

其中有不少士族青年子弟想要出风头,大肆打听、分析丽妃可能藏身之处。

而建康神探、关进捕头就顺势而生,本身就有神探之称的他,靠着一堆乍听之下有理有据、实则一堆废话的分析,骗走了不少士族青年的银子。

这不,又有一家士族子弟,出手五十两银子请他,是出手最豪阔的,关捕头也不在意风雪寒冷,一骑跑到人家府邸,又是一番废话。

这番废话关捕头说的几乎是倒背如流,也不知对多少士族青年说过了。

可这士族子弟好像和其他人不一样,好像不吃咱这一套。

饶是关捕头这等爱财、脸皮厚到极致的人,收了秦淮五十两银子,却没有说到一点有用的东西,也是脸红的不好意思了,支支吾吾道:“秦公子,这个.”

秦淮斜眼看关捕头,道:“我请关捕头来,是想关捕头说点实在东西,关捕头若嫌价钱低,可以在谈。”

李景凑过关捕头道:“阁下这个神探称号,本事没有,名头倒大!”

知道这屋子里的人不好忽悠,不拿出点干货出来是不行的了。

关进收起了玩弄之心,这才正经道:“秦公子见谅,本捕头只说了前面,后面的可没说。”

“那秦淮洗耳恭听。”

秦淮也不知这关捕头虚实,只是死马当成活马医了。

当初他加入兵变,完全是为了父亲一案,想当面质问晋帝,只是当日一团糟,他根本没机会问晋帝,而沈后服毒,秦淮抱起她冲出宫,再到他回去时,晋帝都被罗盛弑杀了。

晋帝死了,与晋帝关系密切的太子、沈后、淑妃、华妃、静妃,全都在兵变当日命丧皇宫。

唯一与晋帝密切关系的,只有丽妃,或许从丽妃口中能问出一些线索,可偏偏这丽妃狡猾,兵变前早就消失不见。

除了有关父亲一事,丽妃本就祸国殃民,秦淮巴不得能早早抓到她,一刀了事。

秦淮本来是想依赖建康新朝抓捕她归来,可新组建的朝廷又是通缉令,又是大量追捕兵,就是找不到丽妃踪影。

秦淮死马当活马医,只得请这位神探关捕头分析一二。

关捕头看着屋子的人,缓缓道:“诸位,丽妃兵变前就失踪,原因有二,第一,提前有人告诉她兵变。”

秦淮摇头,否决这个因素,道:“兵变主谋是罗盛与桓家,他们连晋帝与太子都弑杀,绝无放过丽妃的道理。”

“而且为了捉拿丽妃,罗盛与桓家动用了大量人手追捕,不像只是做做样子”

“至于其他大臣更无可能,他们若事先得知兵变之事,也不会全家都被罗盛抓了。”

关捕头眉头肃然,道:“那便是第二种可能了。”

萧卫问道:“哪第二种?”

关捕头皱着眉头,道:“丽妃可能也参与了兵变。”

“既然她也是参与者,就能提前得知消息逃了。”

众人神情一震,丽妃也参与了兵变?这之前谁也没有想过,李景急着问道:“等等,丽妃既然参与了兵变,为何还要逃,而且兵变成功,等于晋帝倒台,她自己恐怕也自身难保!”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怎看丽妃也不是做这傻事的。

“呵呵呵。”关捕头呵了几声,道:“假使丽妃本就是棋子呢?”

“棋子?”众人不解。

“若是丽妃本就是有人安插在晋帝身边的棋子,只是为谋划兵变呢,兵变将成,丽妃自然也就提前逃了。”

如今再看关捕头,两眼精光,怎么看都是一位深谋老道的人物。

秦淮这才知道,这位关捕头确实名不虚传,是有几分本事。

这等朝堂阴谋,他竟看的这般透彻。

看来此人名列神探之称,并不是徒有虚名,确实是一位眼光毒辣、心细极深的人。

秦淮收起轻视之心,正色道:“请关捕头详细说出你的分析,价钱方面,不是问题。”

关捕头笑了笑,他只不过是说一些心中揣测,五十两就已经大赚,当然,他也不在意秦淮多加些银钱。

他本就是建康一个小官差,也不愿牵着到这朝中纠纷上去,而这位秦公子背后没有朝中权臣,自然也参与不到这官场斗争,对他说也无所谓。

关捕头正色道:“依秦公子看,若丽妃真是朝中某人安插在先帝身边的棋子,你认为,谁最有可能呢?”

在建康多月,秦淮对朝廷诸多大臣也有大概了解,道:“兵变当日,百官家属尽被罗盛所挟持,他们必定不知兵变一事,那剩下的,只有太子和罗盛与桓家。”

关捕头点了点头,道:“但太子反被罗盛利用,且用完就杀,此事丽妃绝不可能事先就得知,更无理由逃走了。”

“依关捕头所言,就是罗盛与桓家了?”

秦淮说完,又摇了摇头,道:“桓家与丽妃关系不融洽,不然桓明大将军也不会战死沙场。”

“至于罗盛,更无可能了,他不过是一寒族将领,哪有能力操控丽妃。”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