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元扬集团

褚玉山笑眯眯的从出去的办公室出去。

常云关上门,脸色直接沉了下来。

“小徐总,咱们的日子不好过啊。”有些唏嘘道。

徐振之在一旁的点了点头,神情远没有刚才在褚玉山面前表现的那么轻松。

自去年年初,徐孝之接受总经理以来,元扬集团内部掀起了大规模的改革创新。

徐孝之在基层时就素以雷厉风行著称的,上任总经理的第一把火,就把元扬集团一些尸位素餐的所谓元老,降职的降职,被动退休的被动退休,但这些人也都不是吃素的,集团内部内耗虽然还在控制范围内,但徐孝之也一直在高度戒备中。

在清楚了一部分废材之后,徐孝之又力排众议提拔了几个新人进入高层。

并责令集团各个部门创新改革,筹备一系列的新项目,力求让元扬集团脱胎换骨。

这个决定,虽然让元扬集团越发强大。

然而,陈病难医。

虽然在徐孝之大刀阔斧之下,元扬集团一改多年的种种问题,大踏步的进行自我改革,但改革绝非一朝一夕的能够完成的。

在这个背景下,副总经理李楷灿提出重金并购国外公司,直接买先进技术,获得了徐孝之的认可。

于是,在元扬集团砸下重金,接连购得几个国外知名公司的主导权,虽然有好有坏,但终究没亏了本,而且元扬集团的股价整体开始出现上涨趋势。

事情到这里本应该是好事,但就是因为并购的效果斐然,集团内部就有人提出。

既然并购国外公司就能获得技术,那么为什么还要继续留着研究中心和研发中心这块鸡肋呢?

不若砍了研究中心和研发中心,以后集团技术全部外购,省时省力,还可以腾出人手,投入到其他工作项目上去。

一石惊起千层浪!

这个说法一出,集团内部直接炸了锅,先不说研究中心和研发中心这些相关者,就是其他部门也是反对声音无数。

“把它砍了?这他娘的是忘本!”

以上的这句话,是副总经理李楷灿在高层领导会议上拍桌子骂的娘,也是集团内部所有反对砍掉研究中心等几个项目的人们的心声。

但不管以李楷灿为首的反对派喊的再大声,元扬集团确实有些问题。

对国内外先进技术破解慢,自己研发又跟不上现在的大节奏。

从长远发展来看,自我研发确实比外购技术更适合元扬集团。

情怀,固然感人,但不能当饭吃!

于是,在大趋势之下,虽然有李楷灿等人反对,乃至徐孝之也希望继续保留研究中心和研发中心,但全面外购的声音仍在集团内部不绝于耳,甚至在有心人的引导下有愈演愈烈之势。

李楷灿等人嘴上叫嚣的厉害,实际上心里也在发虚,最近时不时就往徐孝之办公室里钻。

可见其背负的压力并不像表面那么风淡云轻。

同样的,屁股决定脑袋。

徐振之作为集团第二继承人,常云作为徐惟本的嫡系下属,不管心里怎么想,二人肯定都是支持集团自行研发新技术。

连带着,刚组建的文娱分公司,也将自动被划入反对派行列。

“唉,我就想好好拍部电视剧,怎么就这么多破事。”

徐振之一想起集团内部的这些是是非非,头就开始隐隐作痛。

“小徐总,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集团高层的有些事有徐总,有我,实在不行还有徐董替小徐总拦下来,小徐总只管好好拍戏就行了。”

常云对徐振之劝道。

“嗯。”

徐振之点点头,打起精神,向常云道:“现在场地和剧组人员都差不多了,剩下最重要的就是演员选角,我这初步有几个人选,已经让褚玉山去物色了。”

龙城,方南话剧团附近的一处小饭馆内。

徐振之和汪明坚见到了今天的目标,方南话剧团副团长、国家二级演员——余小勇。

“余老师,您好。”

“徐振之导演?您好您好。”

余小勇很快反应过来,同徐振之和汪明坚握了握手。

小饭店虽然面积不大,但还是有两个包间,徐振之、汪明坚和余小勇在老板娘的带领下进了包间。

三人互相推让了一番,然后一人点了两个菜,徐振之又让老板娘看着加个汤。

这个时候正是饭点,小饭馆忙得是一塌糊涂,汪明坚出去催了两次,老板娘才端来两道菜。

菜上了,开吃,这一动筷子,也就可以说正事了。

看着夹了一筷子腐竹塞进嘴里的余小勇,徐振之又给自己倒了杯水,脸上带着微笑问道。

“余老师,我听褚哥说,您想见见我。”

余小勇是褚玉山给徐振之推荐的老演员,在话剧届也是叫的出名的人物。

再者,已经有风声说余小勇马上就要评上国家一级演员了,这时候不抄底还等什么呢。

徐振之看过余小勇的资料后,就立刻拍板请余小勇饰演剧中的“秋天鸣”这一角色。

余小勇对《孔雀翎》的剧本挺看好的,就托褚玉山带话,想和徐振之这个导演兼编剧面谈一次。

这才有了今天小饭馆这么一出。

听到了徐振之的询问,余小勇放下筷子,斟酌了一下道:“徐导,我玉山算是朋友,大家不是外人,我也不和你兜圈子。

坦白说,剧本没问题,角色我也很喜欢,片酬待遇方面也合理,但我唯一担忧的是,咱们这个剧题材会不会,不太好卖啊。”

徐振之听懂余小勇的意思:“您是怕《孔雀翎》不好卖座?”

“没错。”

余小勇点了点头,有些感慨道:“这几年业内这类武侠剧越来越少,究其根本,是现在很多武侠剧粗制滥造,风评极差,很多参演的演员很多也因此名声受损,再加上爱情剧崛起。

徐导,我在圈里兢兢业业干了这么多年,不说事业上有多大的成就,但名声方面一向不错,《孔雀翎》虽然我很喜欢,但是……”

余小勇言尽于此,但意思很明显。

他是个爱惜羽毛,极其看重声誉的人,不想因为拍剧,让自己晚节不保。

徐振之明白余小勇的顾虑,他给余小勇添了半杯水,沉吟了一会,方开口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