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刘娥的好命

姜鸿宇在宿舍喝着闷酒,另一边,程雪飞、程立夏、程春生姐弟三个,带上孩子,带上酒肉,欢欢喜喜地回家了。

刘娥见子女、外孙都回来了,笑的合不拢嘴,马上放下手里的活去做饭。

程雪飞也系上围裙,帮忙切肉洗菜。

程立夏、程春生兄弟,帮程发达往一口大缸里放晒干的麦子。

这些都是刚刚收割的新麦,留下质量最好的,用来交公粮。

其余的,都收进大缸里,留作未来一年的存粮。

家里有两口大瓦缸,是去年刚买的。

分田到户的第二年,农民家里开始有余粮,村子里就刮起一股买瓦缸的潮流。

程发达也不甘落后,借了钱,也置办下两口大瓦缸,算是他们家比较重要的家产了。

用这种大瓦缸存放粮食,优点多多。

能防潮防霉,还能防止老鼠掏洞。

大缸放满粮食,用一张草帘子盖好,上面可以继续堆放麻袋,堆的高高的,直达屋顶。

程发达盘算着,现在家里又多出闺女和外孙的四亩地,到了秋天,粮食会更多,他打算再买两口大缸,放到新家。

到时候看着这些吃不完的余粮,程发达大概做梦都能笑醒。

虽然程雪飞有了点钱,但现在仍然是计划经济的时代,还没放开自由市场,粮食不能自由买卖。

她要吃粮食,只能从家里拿。

所以这些粮食,是他们全家人立足的根本。

父子三个把粮食放好,程立夏、程春生又赶到新家去。

新房子早就盖完,院子里的水井也已经打好了,砌了一个很漂亮的井台。

在这时候,谁家院里要是有井,那就是上等人家。

大闺女找婆家,也更倾向于家里有井的人家,因为嫁过去以后,就省了出门挑水的力气了。

自家的水用起来多方便、多惬意。

找对象,优先考虑有井的人家,准没错。

自从程发达新家院子里打上井以后,刘娥就没到公用的井里挑过水。

每次人家看见她挑着个水桶到新家挑水,就恭维她命好,养了个那么能干的闺女。

刘娥被人家夸的很不好意思,连自己也觉得命太好。

其实刘娥一直觉得自己命挺好的,从她嫁给程发达开始。

程发达年轻时长得魁梧结实,铁塔一样,是最讨庄稼人喜欢的长相。

那时候的女孩子,都对这种男人又爱又怕。

爱的是,这样的男人顶天立地,嫁过去过日子,旁人绝对不敢欺负。

怕的是,这种男人拳头大、力气重,要是打起老婆,打一顿,够躺好几天的。

所以刘娥对自己嫁给程发达,也是又喜又忧。

不过,结婚后,刘娥发现,程发达这人虽然凶巴巴的,有些好勇斗狠,但他从来没对刘娥动过一根手指头。

在农村,很多男人都有打老婆、打孩子的坏毛病。

心情不痛快了,就拿老婆孩子撒气。而且丝毫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仿佛打老婆孩子是天经地义。

可程发达只对外人凶,对自己家里人,只是表面上凶,内心还是很平和的。

刘娥跟程发达过了二十多年,程发达从没打过老婆孩子(程春生除外)。

就冲这一点,刘娥就觉得自己没嫁错人。

尤其让刘娥感到骄傲的是,她和程发达生养了三个聪明伶俐的孩子。

刘娥一直觉得好奇,他们夫妻两个普普通通,怎么三个儿女个顶个健康聪明、一表人才?

刘娥一想起来就觉得很窝心,哪怕吃糠咽菜、过穷日子,只要看到三个孩子一天天长大,她就觉得日子过的有个奔头。

没曾想,现在日子居然更上一层楼,不仅衣食无忧,而且孩子们似乎都有了不错的前程。

闺女雪飞,虽然人生有过几年波折,但好在苦尽甘来,很快就要跟女婿复合了。

那个女婿,是个能干的人,对闺女一心一意。

只要两个人复合,闺女的下半生就有了依靠。

刘娥没什么好担心的。

儿子立夏,刚刚高考完,听说考的不错,好赖有大学上。

考上大学,以后就是公家的人了,成了人人羡慕的吃商品粮的人。

小儿子春生呢,也不指望着他能出人头地,留在他们老两口身边,帮着他们侍弄庄稼。

靠这几亩地,能吃饱穿暖,安安稳稳过个太平日子,也挺好。

刘娥觉得,只要孩子都能顺顺当当、无病无灾,她的人生,就算圆满了。

所以人家夸她命好的时候,刘娥很有些不好意思。

井打好了,院子中间,还用碎砖碎石子,扑了一条直通堂屋的甬道。

甬道两边的空地上,已经种上了豆角黄瓜茄子。

墙边还搭着冬瓜、南瓜的架子。

架子上,结了好多南瓜、冬瓜,长势喜人。

原本刘娥打算在院子里喂几只小鸡仔,吃鸡蛋比较方便,逢年过节,还能杀了吃鸡肉。

但全家人都反对,尤其是程发达。

盖的这么漂亮的新房子,人还没住进来,就让鸡先住了,弄的又脏又臭,白白糟蹋这么好的房子!

刘娥就改成种菜了。

等以后搬到新家住,老家那边的院子空下来,就用老家的院子养鸡。

程立夏兄弟两个走过甬道,进了堂屋。

堂屋墙上刷着光洁的白石灰,显得整个屋子宽敞明亮,比学校的大礼堂还亮堂。

屋子里堆着一堆做家具门窗的木料。

门窗都做好了,还没上漆,就等着打家具。

这年代,在农村还没有家具的概念。

普通人家里只有一两张大床,几个装衣服的箱子,几条桌椅板凳。

至于衣柜、碗柜、沙发,才刚兴起来。

在农村,哪怕刚结婚的新人,也没有谁家能有一全套家具。

程发达原本打算凑合凑合,把旧房子里的床抬过来就算了。

但程雪飞要求打一整套全新的家具:

两张双人大床,两张单人床,一个碗柜,一组沙发,两组三开门立式衣柜,一组双开门立式衣柜,三张写字桌,一个茶几,一张大方桌,一张小方桌,两个大椅子,六个小椅子,一个碗柜。

刘娥听说要打这么多家具时,惊叹着问:

“就是结婚,也用不着打那么多吧,这得多少钱?”

程雪飞让妈妈不用操心,尽管让爸爸去买木料,请工匠。

她估算了,这些家具全部打完,也用不了几百块钱,她半个月就能挣回来。

在能力之内,她当然要让全家人住的好一点。

程发达听了闺女的话,通过侄子友富的联系,在隔壁县的木材厂,买了一批上好的楠木、红松,回来请了乡里有名的木匠,到家里打家具。

门窗刚打完,木匠就回家农忙了,等农忙完再回来接着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