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4 章

小瓶子迟疑点了点头,有几分欲言又止。

弘昼心里是“咯噔”一声,有些不敢开口。

他看着小瓶子那铁青的脸色,心里挣扎了好几次,这才颤声开口:“可是皇玛法不好了?”

在历史上,皇上于康熙六十一年驾崩,而今年,已是康熙六十二年了。

小瓶子摇摇头,忙道:“不是,是德妃娘娘快不好了,方才宫里头有太监过来说德妃娘娘大概熬不过今晚……”

弘昼原本悬着的一颗心又好生放回了肚子里。

若是他没有记错的话,历史上的德妃娘娘在皇上驾崩后半年就薨逝世,也没活过康熙六十一年。

人心换人心,若是惠妃娘娘去世,他都会狠狠伤心一阵。

可德妃娘娘去世,他只会觉得松了一口气。

人老了,很多时候就像小孩子似的,想一出是一出,特别是德妃娘娘,谁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弘昼扫了小瓶子一眼,低声道:“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儿了……”

说着,他觉得自己这话说的好像也不大对,便道:“好,我知道了,我这就换身衣裳准备进宫。”

一刻钟后。

弘昼刚换好了衣裳,吃了糕点垫巴一二,苏培盛就差了小太监请他们前去院子门口集合,准备进宫。

等着弘昼赶到院子门口时,弘历正扶着富察·容月上马车。

富察·容月上了马车,还不忘冲着弘历甜甜一笑。

真是恩爱有加。

弘昼瞧见这一幕,心里那些弘历被抢走的酸楚消耗的是一干二净,笑的嘴巴都快咧到了耳后根。

他是毫不在意钻进了自己的马车。

虽然一个人坐马车很孤单,但心里却是甜滋滋的。

弘昼心里的这份甜等着到永和宫后就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即便他对德妃娘娘并没什么感情,但看到永和宫的宫女太监一个个面带哀戚,言行小心翼翼的模样,再看到内间里坐在炕上的皇上眉头紧锁,不知道想些什么的样子,心里很是不舒服。

四爷带着他们与皇上请安后,就过去看德妃娘娘。

唯独弘昼留在皇上身边,低声道:“皇玛法,您没事儿吧?”

他知道到了皇上这个年纪,眼见着身边亲人一个个离世,对皇上来说,是一件很残忍的事。

皇上摇摇头,正色道:“朕没事。”

“方才太医说了,德妃应该是挨不过今晚。”

“可老十四已在回京的路上,大概就是这几天就会到了,德妃这辈子最疼惜的孩子就是老十四,却是连他最后一面都没见到,只怕黄泉路上都不会安心的。”

说起这件事情,连他老人家都觉得遗憾,若是老十四刚从西宁出发,或仍在西宁,他心里还好想些。

可是啊,就差那么一点了。

这件事对德妃与老十四来说是遗憾

,对他来说又何尝不是?

弘昼只能道:“皇玛法,人各有命,有些事情也不是您能够决定的。”

“有些话我知道说出来定会有人说我不孝,可我还是觉得凡事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您也不必太过于自责,就算您早几日下令让十四叔回京,就算德玛嬷能够见到十四叔最后一面,她老人家到了黄泉路上仍不会安心的。”

他这话虽说的十分委婉,但皇上还是听明白了。

德妃娘娘之所以身子骨变成这般模样,是因思虑过重。

而德妃娘娘就算见到老十四最后一面,依旧不会安心的。

只有她见着老十四被立为太子,顺利登基,她这颗心才能放下来。

皇上下意识扫了弘昼一眼,苦笑着摇了摇头:“难怪老四说你比弘历聪明许多,你这话说的是话糙理不糙……”

祖孙两人正说着话,魏珠就迎了出来,低声道:“皇上,德妃娘娘醒了。”

皇上已至这般年纪,自然知道德妃娘娘突然清醒意味着什么。

大概是回光返照了。

他起身带着弘昼走了进去。

他们进去时,四爷正坐在床边。

从前他们母子两个是面和心不和,如今已至面不和心不和的地步。

坐在床边的四爷并未说话,德妃娘娘更是连看都没看他一眼,等着皇上一进来,她就急急开口道:“皇上,老十四……老十四他回来了吗?”

如今她也唯在皇上跟前敢提起老十四。

皇上听闻这话,下意识扫了四爷一眼。

四爷这颗心已被德妃娘娘伤的是千疮百孔,还在他在经过千锤百炼后已变得百毒不侵,如今面上并无任何表情。

皇上这才道:“老十四大概这两天就能回来。”

“你们母子向来感情深厚,你好生养着,若不然老十四回来见你这般样子,也是回担心的……”

德妃娘娘却是摇摇头,低声道:“皇上,就算是太医们不说,你们不说,但臣妾身子骨如何,臣妾心里却是有数的。”

“臣妾大概没几日的活头,怕是连老十四最后一面都见不到。”

“儿行千里母担忧。”

“纵然老十四如今已是年纪不小,可在臣妾心里,他永远都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臣妾,臣妾在弥留之际,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

回光返照的德妃娘娘面色虽好看了几分,但因担心老十四,却是满面愁容,更是落下泪来。

皇上知道她想说什么,要说什么,并未接话,只一言不发拿起帕子擦去她腮边的眼泪。

德妃娘娘却是抓住皇上的手,继续道:“皇上,能不能您看在臣妾侍奉您多年的份上,能不能护老十四一世周全?”

“臣妾弥留之际,能得您一句准话,臣妾就死而无憾了。”

任谁看到这一幕,都会感叹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

只是老十四是德妃娘娘的孩子,难

道四爷就不是吗?

弘昼知道德妃娘娘心里想的是什么,大概想的是皇上是个重情谊之人,看在她弥留之际的份上,定不会拒绝她的。

可皇上答应了护老十四一世周全后,四爷了?四爷该怎么办?

知子莫若母。

弘昼相信德妃娘娘清楚老十四的性子,若真是如此,老十四不光对着四爷不会俯首称臣,只会肆无忌惮。

皇上自也想到了这一点。

他没有答应,也并未拒绝,只拍拍德妃娘娘的手道:“当务之急你该养好身子才是,说这些丧气话做什么?”

“你放心,如今有朕在,有太医在,你一定会没事儿的……”

德妃娘娘还要再说话,可深谙皇上心思的魏珠连忙带着太医上前,恭敬道:“德妃娘娘,药来了。”

“您先喝药吧,喝了药,您身子才能早些好。”

皇上便趁此机会退到了一旁去了。

很快便有宫女上前侍奉德妃娘娘喝药,德妃娘娘红着眼眶看着皇上,一脸哀求,可皇上却是一言不发。

皇上虽是重情谊之人。

可对他来说,大清的江山社稷才是最重要的。

半个时辰后。

德妃娘娘去世。

紫禁城上下是哀戚一片。

弘昼他们是早有准备,便继续留在宫里头守孝。

如今皇上处理起这等事情来已是轻车熟路,看着德妃娘娘的画像好一会后,便将四爷喊了进来,询问可要将德妃娘娘追封为皇后。

毕竟如今的四爷是太子,这事儿也是合情合理。

但四爷听闻这话只说不必,道:“儿臣想,额娘怕是不愿意借儿臣的光当这个皇后的。”

“额娘已是抱憾离世,儿臣不愿让额娘在九泉之下愈发伤心。”

如今皇上年纪已经大了,很多朝中琐事就交由四爷做主,听四爷这样说,便没有拒绝。如今年纪大了,

***

德妃娘娘去世当日,空中就已是大雪不断。

皇上下令,因德妃娘娘是太子生母,所以追封为德贵妃,棺木停放于永和宫三日后就移到皇陵中去。

短短三日的时间,弘昼只觉得过的比三年还要长。

一来是如今四爷身份尊贵,又因德妃娘娘与四爷关系不睦的缘故,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四爷,想抓到四爷的小辫子,身为四爷儿子的他也不能掉以轻心,给人留话柄。

二来是德妃娘娘去世,日日跪着不说,吃食中是半点荤腥都没有。

三来是弘昼已熬了整整两天两夜,这对嗜睡如命的后弘昼来说可是莫大的折磨。

到了第三天夜里,弘昼守灵时是上眼皮下眼皮直打架,头一点一点的,昏昏欲睡。

就在这时,他听见外头传来了太监的通传声——大将军王回来。

如今能被称为“大将军王”的仍只有老十四一个人。

弘昼一个激灵,顿时就

来了精神。

很快,他就见着老十四匆匆走了进来。

老十四胡子拉碴,双眼猩红,一看就是不眠不休赶回来的。

他快步走到棺木跟前,刚开口喊了一声“额娘”,眼泪就簌簌落了下来,竟难受的说不出一个字来。

四爷上前道:“十四弟,节哀顺变……”

他这话音还没落下,老十四就狠狠将他推了一把,将毫无防备的他推个一个踉跄。

老十四更是宛如疯了一样,扬声道:“这下你满意了?额娘死了,再也没人能挡着你的路了!”

“从前人人都说你心机深沉,从前我听到这话时还会替你辩解一二,如今看来,你真是恶心至极。”

“你以为额娘病中,你说的那些话我不知道吗?”

“既然你早就盼着额娘死了,又何必露出这样一副假惺惺的样子?看了就叫人觉得恶心!”

弘昼惊呆了。

身在皇家,一个个皆是要面子的。

特别是那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就算心里恨对方恨的牙痒痒,明面上不说装出相亲相爱的样子,起码大面上也得过得去。

不光弘昼惊呆了,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一个个虽跪地不好抬头,可一双双耳朵恨不得竖起来。

四爷面色一沉,还是如从前一样语气波澜不惊:“十四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如今在额娘灵前,你非要闹成这般吗?”

老十四根本没听懂他的提点之意,却是愈发激动起来:“闹?你说我在闹?你有什么资格说我在闹?”

“我们虽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你何曾有过当兄长的样子?如今又有什么资格教训我……”

弘昼还是第一次看到老十四如此失态的模样。

他觉得不对劲。

很不对劲。

老十四虽莽撞,按理说也不会在德妃娘娘的尸首之前闹成这般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