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各地战报(一)

时日过得很快,到了农历二月中旬,王明的事业迎来了第二春。自从开春了,城南大院附近的武馆和镖局开始陆续招人,这两个场所已经成为固定招募场所,招募的基本都是年轻有为,四肢健全,家庭社会背景清白的贫困子弟。

江宁府城南门外产业以酒厂、大车厂、车行、军服厂、军械厂等多种产业延伸,原先铺就两丈左右宽的石头路早已经不堪重负,碎石路上的大车来回运输各种物资,使得城南门外四里之地拥堵不堪。恰恰是这最拥堵的四里地,促成了江宁城门外商贸繁荣的景象。

水泥厂已经开始在铺路了,从水泥厂大门开始延伸,一直铺到江宁城南到江边的主路上,这条主路虽然还没铺设,但是从偏僻的西北的荒山之中铺设了二十多里的水泥路出来就是不简单。由于穷乡僻壤的荒山之中,在原先铺就的石头路上行走的人们发现了端倪,人们纷纷驻足、停车下来看着一丈多宽,路面灰白色的路面。

水泥路面上干净平整,灰白的路面专程设计有伸缩缝隙,大约走十步左右就会横着一条不起眼的缝隙。围观的大伙们看不出这手指粗的缝隙是何意?水泥厂的师傅知道了水泥的特性就是热胀冷缩,江宁的天气冷起来到零下十多度,夏天热起来的时候大约有三十多度,水泥因为温差会出现伸缩挤压,时间久了就会断裂,耐久度会降低。伸缩缝隙就是可以缓解热胀冷缩的压力,保证路面能经久耐用。

水泥路面的问世,让穷乡僻壤的水泥厂成为江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一些原本想去江边办事的,或者从江边回来城南的路人,在颠簸的石头路的中间发现这样一条平整的路面之后,于是不由自主地下车观摩起来。人们顺着平整的路面走了二十多里地,就看到了几个高大的烟囱冒着浓浓白烟,一大片建筑群出现在众人眼前。

水泥厂门前有十多名衣着天蓝色鸳鸯战袄,有的人手持长矛,有的人则手持火铳值守在大门的门前。这些军士们均是一副生人勿进的模样,有些路人想一探究竟,看看这么大的一个场子所为何物?均被拿刀弄枪的军士们驱离。

随着好奇围观的百姓们越来越多,这段时间值守水泥厂安全防务的安宁军守卫压力越来越大。厂长龚元强觉得水泥路面已经曝光,好奇的宝宝们也会越来越多,索性找王明再要了三十多名乡兵再来镇守水泥厂。并且在进山五里处就设置了岗哨,不让人靠近水泥厂,以免影响水泥厂的正常工作进展。

越是捂着越是稀罕!因此,在山里的一座不知名还带冒烟场子的消息不胫而走。并且在山里占据了很大一片,因为有煤矿、采石场、石灰场等辅助厂房建筑,所以水泥厂整体面积占地比较大,并且只有水泥厂建有高高的围墙,其他的场子基本是露天的,石头和石灰基本都是暴露在外的,采石场时不时有爆炸声,要炸石头来开采出来的,几百个采石工人整日在此敲敲打打地采石。一些生人不明就里,很容易被炸飞的石头给迸伤。所以,这一带的军事管制就严格起来。

时间久了,江宁县、府各级衙门大小官员来了几趟人了。得知是城南练总王明和三家大佬的产业,也只是提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比如,不要让生人进山,要注意火药管制,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以免烧了山之类的告诫。其实官府衙门派人过来查探无非也是想了解这是何产物,并对这样的产物功效和作用及背后的人物做一次摸底,这样就能让人知道这个产业能否被人撼动,黑白势力能否入手?

看到全副武装的安宁军守卫之后,这些人的心思就放下了。不论是黑白两道的人过来探寻,他们都知道安宁军在整个江宁是不能惹得存在。虽然王明在明面上安宁军仅此高调地出现了一次,呜呜泱泱的几千人的脱产私兵不是哪个家族能惹得起的?

听说了东南四十里外的刘家洼战事,两个安宁军的乡兵居然能打退上百个黑帮势力的喽罗,整个江湖就隐隐流传了安宁军的火器和骑兵不好惹。以前嚣张跋扈的周家,在城西,江边,东南均有各处产业,手里豢养的打手和青皮至少不下四百人。如今周家已经日薄西山了,以前是整个江宁县最大的黑帮头目,现在周家的四爷和七爷早已没了踪影。

水泥厂是造福于民的事,各级衙门官员小吏也不好盘剥太多,各类社会人物都被龚元强给应付过去了。厂长龚元强是个干事的人,应酬官员和小吏们都交给账房杨球师傅,杨师傅是从杨家出来的老账房了。跟着杨家有三十多年,如今已经五十多岁的年纪了,不论是处世接物、喝酒应酬无不精通。龚元强学着王明的样子,他只管生产和销售业务,处理官场和社会的关系就交给了老杨。

下一步,龚元强要琢磨来修建八十多里地的江边到城南水泥路了,之前修建的石头路还没过去半年,如今要按照王明的要求是要给江边的路上铺上,给水泥厂打一打广告。这广告所花费的水泥可是海量去了!要是城南到江边这条官道铺上了水泥路,水泥厂的生意就算真是开张了。

龚元强和王明提过,为何不修短一些的路?这样练手,广告也是可以打出去的?王明也给了他的意见:既然要做就要给更多的人看到,让更多人去见证和体验它的美好和实用,才能让更多人去相信它和购买它。有关于水泥的使用书籍,自然需要人去撰写之后去科普的,这一切都在王明的规划范围之内。

原先城南门外到江边方向的官道是稀烂的,一下雨,路面就是大坑小坑,坑里还集满雨水,如同入了沼泽一般,深一脚浅一脚行走十分不便。即便天晴路面干燥,来往的马车和独轮车也是颠簸得厉害,车辆也坏得更快。如今铺就了石头路之后,城南门通往江边的官道来往的人是最密集的,下雨天和大晴天出行都不会受到太多阻碍。王明因此也得到了江宁府百姓的一些好名声,不论是官场还是贩夫走卒对王明捐的这条石头路给了很高的评价。

让人们在交通上减少了时间,对每个人出行都是有裨益的。如今江边来回奔走的大车,其中一半是拉货的,一半是拉人的,以往三个时辰的路程,如今缩短后仅仅一个半时辰。平民百姓坐上拉人的大车,打车里能坐二、三十人,一个人五到十文就可以节省脚力,还是受到不少人的欢迎的,同时也催生了不少兴起产业。

江宁城南门外到江边,几个月前才只有王明的几个产业,如今修好了石头路面之后,前前后后这八十里的官道两边已经有五百多家各种各样的店铺,仅交通驿站就有二十处,车辆在固定的地方停车,同时收费也会根据路程来收。所以说,不要低估了古人的智慧。

青龙山,军寨。

王明在主帅大营里正在绘制男士夏日半袖成衣和女士长款褶皱裙的图纸,让军服厂地按照他的设计思路来做打版和样品来。香皂和肥皂的事情已经让人去购买原料的了,需要下一步的现场制作来实践了。这些都是王明没有做过的,他需要自己试验一番,看看是否能达到后世那样的洗涤干净的效果。

正陷入沉思的王明,满脸复杂情绪的黑娃小怪兽带来了三个一脸疲惫的骑哨,三人跪地作揖,纷纷来报:小的们前方战事战报最近进展,请大人过目。

王明首先翻开的是大铜山的战报。读了一段,王明错愕地不由吸了一口凉气——钟大民带了八百多人叛乱了?

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