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五德始终,天命在水(求订阅)

第238章五德始终,命在水

看着地图,赵政沉默了。

十五年灭六国,这是蒙骜给他的时间表。

十年灭六国,这是卫缭给他的时间表。

事实上,蒙骜的时间表正确。

卫缭也是赞同这位,只是为了迎合某人,变为了十年。

“十五年呀,假设每年出兵三十万,战争时间维持在三个月,十五年要损耗损耗多少粮食?”

赵政大致计算着,最后不想要计算了。

因为这是一个文数字,一个令人绝望的数字。

很多时刻,还是不知道为好。

很多时刻,还是迷迷糊糊为好,至少这样有一点信心,心态能变得良好起来。

十五年,这是最短的时间,也是没有出现意外的时间表,若是中间出现一些大的变故,比如秦军大败,折损二十万大军;或是他驾崩而去,秦国内部争夺王位等等,还会延迟一段时间。

灭六国之战很不好打。

在之前的战斗当中,秦军主要是内线作战为主,运输距离短,粮草运输损耗,大军集结速度快,攻击速度快,持续战斗时间短。

可在灭六国的战斗,却是外线作战为主,运输距离长,还要走陆路,粮草运输损耗大,持续战斗时间长。

秦国太强了,六国会尽量避免与秦军野战,而是守城战为主。

六国守城为主,秦军攻城为主,一个城池一个城池拔,这就是灭六国的节奏。

而攻城战很难打的,还损耗秦军士兵多.

会死掉很多的秦军。

这十五年征战当中,秦军最少要阵亡五十万士卒,这是一个吓饶数字。

这还是最少的数字,事实上比这个数字还要多很多。

“要不放弃灭六国……”

赵政犹豫了,几乎要放弃灭六国。

对于大秦而言,灭六国是亏本的买卖。

只是稍微犹豫一下,赵政就是拒绝了,灭六国的决策不能变,秦军好似滚滚的车轮,不断毁灭着六国,没有谁可以抵挡这一切,谁抵挡谁会化为粉末,他这个秦王阻挡也会被化为粉末。

秦国的战车只能前进,没有一丝退步,或是原地止步的可能。

“头疼了!”

赵政略微头疼,脚步在走动。

到了芈文的宫殿当郑

芈文感觉到了秦王政的烦躁,不由问道:“大王,可是心烦了!”

赵政点头道:“对,是有一些心烦!”

芈文好奇道:“大王,为何心烦?”

赵政道:“有些事情不好,来我们进去饮酒!”

很快的分宾主落座。

似乎觉得无聊,直接在芈文耳朵了几句,芈文到了床榻上。

赵政直接躺下,头枕在美饶膝盖上,闭上眼睛在享受着,着一些烦心事:“夫人呀,我遇到一件事情,准确来是赔本的买卖。做这样的事情,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亏本的!”

芈文好奇道:“那是什么事情?”

赵政笑道:“过去的时刻,我还不觉得,觉得只要战争打胜了,就是赚了;战争打输了,就是亏本了。可直到现在才知道,即便秦军百战百胜,最后依旧是输!”

芈文笑道:“大王,那能不打仗吗?”

赵政笑道:“不能,因为大家都想打,即便我是秦王也无法阻止!”

芈文道:“既然如此,大王为何不顺其自然!”

赵政叹息道:“只是寡人不甘心!”

芈文道:“大王呀,不要多想,还是多听听歌舞吧!”

赵政道:“好!”

很快的歌女上来了,一个身躯曼妙,然后开始尽情的舞蹈着。

赵政却是闭上眼睛,陷入沉思当郑

思维在不断扩散着,在想着破解困境之法。

穿越者的记忆,在不断回放着。

那个穿越者,有着华夏未来两千年的记忆,这些记忆极为宝贵的财富。

在不断回忆当中,寻找着一些答案。

可渐渐的锁定了一个存在感很低的王朝,东汉。

在历朝历代当中,很多朝代的军队都是很多,明朝有二百万军队,北宋有一百八十万军队,唐朝也有百万大军,清朝有一百二十万军队。

不管这些军队能打不能打,可至少军队数量很多。

可东汉是例外,东汉军队最多的时刻,也只是三十万而已,中央的禁军也只是五万而已。

毫无疑问,东汉的军队数量最少。

可东汉军队的数量少,并不代表战斗力差,反而在历史上顶级的。

窦宪大破匈奴,勒石燕然,可不比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差。

西域都护府只是几千人,却是压着西域十几万军队,服服帖帖。

7000汉军奔袭千里,只为救回26名孤军。

汉武帝打匈奴,打得国库空虚,民众怨声载道,造反不断。可东汉打北匈奴,打鲜卑,打羌族等,战斗打了不少,可国库损耗也不大。

东汉军事的成功,这是精兵的战略。

“哈哈!”

想着这些,赵政笑了起来。

芈文笑道:“大王,想到了什么?”

赵政笑道:“寡人有了答案,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寡人有了答案……”

芈文笑着,有些不理解。

可赵政挥挥手,舞女陆续的退下。

赵政站起来,穿上鞋子,笑着道:“寡人已经有了答案!”

……

马车在响动着,四周的护卫守护在旁边,大约有三千人之多。

吕不韦端坐在马车之上,打开帘子看着窗外,此刻正是秋收的季节,民众正是忙碌的时刻。

他却是轻松下来。

他年纪越来越大,体力上越发的不如人,每只是处理一些大事情,很多的事情开始退让给昌平君、王绾、李斯等人,他也开始进入半退休当郑

从丞相的位置上,突然退下去不可能,可能会引发朝廷局势的不稳定。

为了朝廷的稳定,他只能是一步步的让出政务,一步步的让出一些权力,让给辈们接替,而他需要的只是把关。

在出现问题的时刻,及时的提醒。

此刻,他要前往洛阳。

不久前的那次合纵,也是最后一次合纵,接下来敌人很难打到洛阳,洛阳会进入太平时期。

洛阳学宫,也要加快建设当中

在秦王政的命令当中,他要去洛阳做好三个事情。

第一,在洛阳建立洛阳学宫,招揽下所有的英才。

秦国想要大一统,不能只是兵戈上征服敌人,还要在文化上,在辩驳上,让各国的士人心服口服。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