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抬棺出征

“天家有诏,命我等平定青州、徐州的黄巾余孽叛乱。三日后我们就出发。周泰领2000后勤兵,周仓领2000人在不其城登录。

周泰负责招兵并扩建码头,周仓带两千人到状武城接手当地防护并在当地招募士兵。”袁术也没喊什么听令就像说家常一样。这水军也都说是后勤兵。

“诺!”周泰、周仓领命。

“甘宁领4000后勤兵和大部分运兵船现在东莱郡临朐登录,甘宁留下两千水军负责在临朐扩建码头,并在当地招兵。

太史慈领2000人到即墨接管城防,并在当地招募士兵。

之后甘宁护送魏延和程昱领六千人在乐安登录,魏延作为主将,程昱为军师招募士兵相机与张曼成作战。

控制好青州事态,等我大军北上。”袁术在青州现在只想控制好局势,多运些人回来就行。

“诺!”几人赶紧应命。

“蒋钦领两千辎重兵,张郃领两千人在朐县登录。蒋钦在朐县扩建码头并招兵,张郃在东安接管城防,招募士兵。”

“诺!”

“纪灵,赵风,赵云、刘晔、郭嘉、沮授留在扬州,看好扬州!”袁术留这么强的组合在扬州就是怕有什么变化,特别是朝廷。

“诺!”几人应诺!

大帐之中的人没有想到主公会留这么多人在扬州,看来主公还是不放心扬州,或者是其他。不过他们也不敢乱想。

“黄忠,典韦,许褚,胡军田丰随我领军8000出征。”

“诺!”

“咱们这次出征,只有两万人,护送的舰队都是辎重兵。咱们这次出征是将多兵少,那么咱们到了地方要先掌控当地兵权然后招兵。

主架咱们已经有了,我想其他的都不是问题。各位将军已经看到了,大帐外面有一口棺材,选的上好的料子,也是我喜欢的式样。

我现在身体还没好,如果途中发生了意外,黄忠为主将,田丰为军师继续平定叛乱,拜托了!”说完袁术起身给手下文武行了个礼。

“主公!”账内众人喊道。袁术知道有些人想喊什么,可是他没有让他们说。

“军令已下,去准备吧!”袁术挥挥手让众人下去。知道情况的只是叹息,然后拉着手下走了。

三日后袁术大军北上,此次出征有一个特色,那就是大军之中抬着一口上好的棺材。

袁术对外称:如果此次北伐,他死在了战场上,众将也会戮力同行平定青州、徐州叛乱。

寿春百姓跪地哭送大声的喊着:“希望将军百战百胜,平安归来。”

袁术只好从车中出来让:“大家都回去吧,哭着送我不吉利,我一定会得胜归来的,哈哈哈……”还没等袁术笑完,袁术就咳出了一口鲜血。

“没事,一点血而已,没啥祭旗的,我自己吐点。快回去吧,我得进车休息了。”百姓们赶紧散了去,不敢让袁术再站在车上。

海边浪花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哗哗的声音是早晨醒来的序曲。海岸边有很多人在捡拾贝壳、螃蟹等昨夜被海水冲上岸的海鲜。

他们不是赶海,他们是逃难到这里的难民。

忽然一人惊叫着指着海面之上,其他人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只见海面上突然出现无数的大船,那些大船在海上放下矛停了下来。

之后就看到大船上面正在放下一艘艘的小船,小船之上还有士兵。

这下海边这些捡拾海货的百姓吓坏了开始往回逃跑,他们以为黄巾军坐船来了。这一路他们逃难到这儿,还是逃不过黄巾军的裹挟。

不过他们之中也有认识字的人,他指着大船喊道:“那船上写的是汉,是朝廷的军队,大家不用跑了。”

他对这个想法很幼稚,朝廷的军队就不抢劫了,朝廷的军队就不征发徭役了。根本没有人停留,甭管是官军还是黄巾军先躲起来再说吧。

很快周泰他们就划着小船来到了岸边,看到有几个人还没有走就上去问道:“你们怎么没有跟着跑啊?他们不都是跑了吗?”

“启禀将军,那海船之上明明写着是汉,而且还有袁字大旗。那肯定是袁将军的船队,袁将军从来都不抢劫老百姓,我们为什么要跑啊?

他们只是不了解袁将军的军队所以才跑的。”这人回答的倒是头头是道。

“没想到你还很有见识的啊,既然没跑那就先回答我个问题吧,现在黄巾贼打到这面了吗?”

“目前还没有,我家是经商的。本来要去临淄的,还没到那边黄巾余孽就反叛了,所以我们绕道来到了这里。

目前这里还是安全的,所以先躲避到这里了。如果将军有什么需要我可以帮忙的,我念过几年书的。”没想到这小子还是一个热血青年。

“我们现在要先在这里埋锅造饭,之后我们要在这里扩建码头。这里的马头太小了,我们的大船无法靠岸。

你可以和我们一起吃饭,吃完饭你带着我们的人去把刚才那些人找回来,让他们帮助修建马头。我们这里供饭。”

这战乱一起,粮食要比钱好使。现在的粮价一天一个样。

“多谢大人,我还是先过去叫他们吧,反正饭也要等一会儿才能好。如果他们知道干活能吃上一顿的饭的话,我想都会来的。”

“好,那你就去吧。”

周泰在这边安排修建码头,周仓领2000人也很快登陆了。“周将军动作够快的啊!”周泰看周仓上岸还和周仓开玩笑。

“我可不想在船上待着了,还是陆地上舒服。”由于在扬州水多,都学会了游泳,他们坐小船上岸也不怕。

“周将军您在这边安排修建码头,那我就先去附近的城市。先控制了那里然后我再安排人过来帮你们修建码头。

咱们两头一起开始这样更快些。”周仓紧跟着说道。

“还是先吃完在走吧。”周泰连忙拦住周仓。

“不吃了,在船上垫吧了点,到了地方吃好的。咱们兵贵神速,还不知道现在那边什么情况呢。”周仓也是一个急性子。

“那好吧,你去控制了城市,也能带来更多的人帮忙。我这边安排好也过去,不耽误你进军。

我这边也抓紧征兵,正好从修建马头开始。这样咱们才能保证咱们的后勤补给能够顺畅。”周泰看周仓着急也就不拦着了。

至于说为什么选择在不其城这个地方登陆?那是因为这是日后的青岛。这里扩建码头还是非常方便的。

汉武帝少年时代做过胶东王,是中国有记载的到青岛地域巡游次数最多的皇帝。

周仓带了2000精兵到了不其城,还把当地守军吓一跳,还好是汉军军队,军符也没有问题。

周仓迅速接管了这里的城防,而且要求当地官员抓紧招募人手帮助周泰扩建海港。

此时的不其城已经人心惶惶,当地官员一看是袁术的军队来了,那是有求必应。袁术军名头还是很好使的,看来不用逃跑了。

“周将军您怎么只带了2000人来呀,这完全不够啊。这哪里能守得住城啊?黄巾贼他们号称有十几二十万呢。”当地官员赶紧问重点。

“大人尽管放心,我只是临时在这里,之后会有周泰将军在这里协助防守运送补给。

他来之后我就会去状武城构筑防线了,我会在那边招兵抵挡,你们这里就是后方了。

主公的大军会去与黄巾主力交战,咱们只是起到一个围堵的作用,并不是主战场。

黄巾主力如果战败就算是要逃,也不会向咱们这个方向逃。再逃不就进海了吗?

所以大人不要担心这些了,大人还是赶紧招募人手,然后去接待周泰周大人吧。

他是专门负责运送补给的,这里将作为他的主要防区,你们还是多亲近些好。”为了让这官员赶紧干活,周仓也说了这里的安排,其他没有透露。

“哦,您去状武县防守啊?那咱们在这里真是后方了,那我真是安心不少,我这就安排人手。

饭菜已经安排好,我先去抓紧扩建码头,就不接待您了。”这回这个官员算是安心了,而且很实际的要去抱周泰的大腿了。

周泰和周仓不光是在这两个城市招人,而是在这周边招人。两人每人的目标是招纳一万人。

那这两万士兵的背后,就是两万个家庭。士兵战后肯定是要跟着袁术走的,到了扬州再解散那是到了那边的事情。

那么这两万个家庭不也就到了扬州了吗?虽然这临时征召的军队战斗力差些,但是袁术也没打算让他们上战场,就在城里帮着防守城市就好。

他们更大的任务其实是帮助护送迁移人口到港口。

甘宁的大规模船队并没有都靠岸,只是让副将带着军队和太史慈在临朐登录。他继续带着魏延和程昱赶往乐安。

“你带领你的人到黄县控制县城,招募士兵,之后搭建更多的码头。我就自己行动了,然后直接去即墨城。”

太史慈上岸后就给这个副将下达命令,现在这个副将归太史慈管了。

“诺!”这副将没想到太史慈这么干脆,直接走走了。

太史慈就是东莱郡人,他这出去转一圈还是能够招纳不少人手的。他在本地还是小有名声的,很多人都知道他在扬州做了大官。

而且太史慈接管了即墨之后他也会让自己的副将管理那里,袁术还给他派了一个任务就是让他去接一个人。

这人就是郑玄,字康成,北海郡高密县人,顶级的儒家学者、经学家。他是马融的弟子,按辈分袁术管他叫师伯。

袁术担心由于自己的操作,可别把这位大佬给弄没了,这要是死在乱军之中可就罪过了。

所以太史慈还有一个把郑玄接到东莱郡,然后安排郑玄坐船到寿春的秘密任务。

太史慈赶到即即墨县,还好这里也没有受到黄巾贼的波及。留下副将和一千多人,让他们在此招兵买马,这里面就有他沿途招募的人手。

太史慈不敢耽搁赶紧朝着高密县继续狂奔。沿途累了就找个地方歇息会,饿了就吃点带的干粮,紧赶慢赶终于到达高密县。

远远望去正是尘土飞扬,好多黄巾军正在攻击高密县城。不过人不算太多也就几千人,应该是黄巾贼的小股部队。

此时官军正在与黄巾贼厮杀。别看黄巾贼人数不是很多,官军人更少。要不是太史慈赶到,还不知道这高密城会不会被攻破。

太史慈他们赶紧隐蔽,仔细的观望,没办法太史慈人手更少。此时守城的官兵还在拼命抵抗,进攻的黄巾贼进攻的很猛,但是毫无章法。

也么有什么像样的攻城器械,只是一些云梯,再就是城门口有士兵抱着巨木在撞击城门。

眼看一时半会儿城池还没有事情,太史慈赶快吩咐手下伺候:“目前城池还没有问题,你们到四周看看还有没有其他黄巾部队。”

伺候领命赶紧散出去侦查敌情。等了半刻钟几个伺候回来禀报:“将军其他几个方向都没有黄巾军,他们应该是出来抢劫的部队。”

这下太史慈就有底了,这种情况将领培训时候讲过。“留下五十人在此将马后面绑上树枝跑起来,尽量带起尘土。

其余人跟我冲锋将速度跑起来,只在在外围冲杀,不要冲入敌群。”

当传令兵把命令下达,那五十人把马后面绑好树枝后。太史慈上马大声喝到:“随我冲!”太史慈一马当先,跑到城池边缘大声喊道:

“我乃前将军袁术账下先锋太史慈,还不速速投降,否则杀无赦!”太史慈一边大喊,一边沿着黄巾军外围收割生命。

这里的黄巾小渠帅一看一个英武的武将带着一千来人的骑兵冲杀了过来,远处漫天尘土,应该还有骑兵正在赶来。

袁术的军队这么快就到青州了吗?那还打个屁啊后面肯定还有大队人马:“兄弟们快撤,袁术大队人马来了,怎们赶紧跑。”

说完这个小渠帅带着大队人马就开始逃跑,太史慈追出去五里路才开始沿途收拢俘虏。这要是不追那就太假了,这也差不多了,还是赶紧回去吧。

这一仗没杀多少人,倒是让他抓了两千俘虏。回到高密县城太史慈亮出兵符,带着一百人进入县城,其余人在城外看着俘虏。

“太史大人,袁将军的军队到了高密了么?怎么只见远方尘土一直不见军队呢?”县令造跑了,现在城内只有一个都尉还在。

“大军还没到呢,赶紧带我去见郑玄先生。”还没有将郑玄找到太史慈现在可不想说什么。

“好的,下官这就带您去。”这都尉也不敢再问,反正现在县城没有危险就好。

当太史慈来到郑玄府上的时候老人家还看书呢,一点没把外面的事情放在心里。看到太史慈进来才问道:“你是袁术的部将?”

“回先生话,末将太史慈,特奉我家主公之名,前来接先生到寿春讲学。寿春学子昂首以盼!这是我家主公的书信。”太史慈赶紧行礼,递上袁术的书信。

“逃命就逃命,还说讲学。”郑玄接过书信看了起来。不仅有袁术的书信,还有蔡邕和服虔的书信,都是邀请他到寿春讲学的。

郑玄不畏惧生死,但他不是傻子。今天城池没有被攻破那是命大,之后要是被攻破了,黄巾贼可不认识他郑玄。

“也罢,让我去讲学,不是让我去当官,这袁术还是懂得我心意的。用他的话说我是他师伯,是该给师侄撑撑场面,啊哈哈哈……

不过老夫有个条件,你要把这里的百姓都带走,不然黄巾贼回来报复,他们焉有命在!”郑玄提出了他的要求,这都是他的乡亲,不能自己走了不顾他们。

“好的先生,您放心!”太史慈赶紧答应。只要郑玄跟他走,其他都好说。

老爷子看太史慈答应立马吩咐人收拾东西。郑玄的要走,走的可不是他一个人。在他身边求学的人可不少,加起来得两千人。

郑玄安排走的事情,他也知道情况紧急。如果袁术到了,肯定会来见他。

现在城外只有一千人,那就说明这只部队就是来接应自己的,不能耽搁,害了这些将士的性命。

那个都尉也不是傻子,出来就赶紧向太史慈问道:“将军,是不是袁将军的主力根本没来啊,而不是没到?”

“刚才不是有意骗你,我要先见过先生才能和你说。主公大军去和张曼成军队对峙去了。

我和周泰,周仓将军在即墨,状武两县设置防线围堵黄巾军。你现在马上发动城内、城外百姓带上粮食和衣物就出发前往即墨县,我来断后。

如果将军有兴趣,到了即墨县可以接受整编成为我们袁术军。如果不愿意协助守即墨城就好。”

太史慈还向这个都尉发起了邀请,能不跑还守城的将领是个好将领。

这都尉一听立马高兴了,不用守在这里和大军汇合当然安全不少。

能加入袁术军那就更美了,谁不知道他们待遇好啊,赶紧说道:“诺!属下这就去安排!”这就自称属下了。

太史慈学者袁术的样子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要快,没用的东西不用带,后勤辎重会准备好一切的。”

“诺!”说完这个都尉就赶紧下去通知百姓到状武城避难了。

太史慈在等着郑玄收拾东西,城内可就乱了。这些当兵的现在听说要归袁术军了知道药遵守军纪,但是平时养成的习惯哪里那么容易改。

催促着百姓赶紧收拾东西到状武城去,有不愿意离开的干脆就是让人架着走。太史慈知道情况也没说什么,现在是关键时候,他们这样反而能更快点。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