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桃花朵朵开

按照合同,大明开始了工程设计。

大明在上大学的时候,自己的本专业是园艺专业,果树,蔬菜和花卉都学了一些,但是在这些方面,可以说学的是有点儿稀松二五眼。园林设计是大明很喜欢的专业,虽然不是自己的本专业,但是在上大学期间,在这个方面可是没少下功夫。学的基本功也很扎实。就像专科毕业的一样,无论是平面图是还是效果图,画的都是一流的。

大明最拿手的就是画透视图。由于小的时候学过国画,而且画儿的水平也是相当的厉害。所以话园林方面的效果图和透视图,可以说是他最擅长的了。同一届的同学当中,一个园林专业的老乡,他们最开始没有绘画基础,在开始学画画的时候,经常的请教大明。所以从入学一开始,就和他们打成了一片。他们的业务书,也成了大明的专业书籍。

到了大学三年级的时候,专业课开始了。这几个老乡绘图的水平还真是一般般,所以免不了让大明替他们捉刀。别人只是做一份作业,大明要做几份儿作业,所以大名的绘图技术和绘画技术都是很高超的。

一张图纸在别人手里,需要打磨很长的时间,其中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一点儿错,整张图纸就浪费掉了,必须重新绘制。所以碰到画图的课程和作业,只能够来求大明了。

这些人的专业课,虽然后来也成就了自己,但是他们成就最多的还是大明。

在农学院上学的同学当中,绝大多数都是男同学。而唯独是园林专业不一样,这里男同学和女同学大体相当。更不一样的是,这些同学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城市。而其他专业的大多是来自农村。

大明在等七八级园艺二班,总共有37名同学,除了他一个人来自城市以外,36名同学,全部都来自于农村。

园林系的同学来源和其他系的同学最大的区别就是生源不同。园林让人听起来就有艺术气息,所以报考这个专业的同学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城市。不仅男同学,都是白净的面皮,而且女同学都打扮的时髦时尚。

通过大明的几个老乡,园林系的女同学又很多,他们在绘画上和绘制图纸上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见到一个画图和绘画,都有高超水平的大明,也让这些少女们不得不有求于他。因此,在同学们当中有些人就经常开大明的玩笑。

从小大明身边就不缺少女孩子。一个是大明本身这个人就长得很帅,更主要的是,他总是学习那么好。在懵懂的少年中,在浪漫的青春中,哪一个少女不钟情于那些学霸的呢?

但是大明可是都没有往心里去。虽然他长得比一般男孩子都有点儿人高马大,他可是一个后知后觉的人。换一句话说,它是很晚熟的。不仅对男女之事不感兴趣,而且对这些事,意识的也很晚。对于他来讲,男孩儿女孩儿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哥们儿。大家在一起学习,在一起玩儿,没有什么歪心思。所以他的绯闻一直伴随着他的成长。

小学的同学中,有几朵鲜艳的小花,大家都觉得和他有联系。

中学的同学更是敏感了,而且那些花季少女们,已经情窦初开了。有些胆子比较大的,就偷偷的往他的里塞纸条。

傻大明,看到了这些纸条,开始冒坏水了。

有一个角柴俊芳的女同学,人长得水灵又漂亮,而且还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在初二那一年,心里已经开始对大明专注了。实在按耐不住自己青春的躁动,小芳写了一个小纸条,放在了大明的铅笔盒里。当然纸条上写的是很普通的话,并没有暧昧的词语。

大明这个坏小子看到了这条以后,竟然明晃晃的,把这张纸条贴在了黑板的一角。

课间操完了以后,所有的同学都发现了那张纸条。大家围拢上来,议论纷纷。但是纸条的主人一下子就被人认出来了。因为那娟秀的笔体,是每一个同学都熟悉的。有这样字体的范文,经常被老师拿出来展览。

这一下可在班里炸了锅了。

首先是几个男生起哄。

另外就是女生们的嫉妒。

最难堪的还是小芳。

满脸羞得通红,小芳指得是把纸条在众人面前撕了下来。然后一溜烟儿的跑回家里去了。

接下来的两三天,小芳都没有来上学。

这件事儿,让大明刻骨铭心。就因为自己玩儿心很大,诚心捉弄女同学。让一个学习这么好的苗子,从此辍学了。

这件事儿也让大明突然意识到男孩儿和女孩儿之间的区别了。

一夜之间,大明长大了。从此以后,就有意识的和男孩子一起玩儿。也从此在上中学期间,就没有和另外任何一个女生说过话。

上个世纪70年代,人们的思想还处在传统的保守当中。在同学们之间,男女界限尤其的分明。男同学在一起打打闹闹,怎么玩儿都可以。而另一个群体,就是女生的圈子。

男生和女生两个圈子之间,不发生横向的联系。

虽然这件事儿是大明做的,但是除了他自己以外,没有任何人知道。所以他的形象在女生中间并没有产生恶劣的影响。

所以经常出现,女生们看着她,脸上泛起了潮红。

男生和女生之间再不往来,学工学农的时候,也不可能不发生交叉。

每当和女生在一起的时候,那青春灵秀的目光都会集中在大明的身上。

大明自己也开始有点儿感觉了。所以在和他们的接触当中,处处小心,生怕惹出什么绯闻来,成为男生们的笑柄。

就这样,小心翼翼的度过了中学时代。

但是在中学的同学们当中,人传着很多关于他的粉色的笑话。

作为应届毕业生参加恢复高考以后的第二年高考,就考上了大学。也让许多女生都乐意和她有什么瓜葛。多少次的同学聚会,都是在大家的玩笑当中,大明成了主角儿,而女主角儿就有若干个。

上了大学,就不一样了。

一方面年纪比较大了,对男女之事,也有很深的意思。也可以说是情窦初开的男孩儿了。所以有意识的接近女同学,特别是对自己有好感的女同学,接触的更多了。

大学四年当中,大明的绯闻,从来都没有间断过。

这也成了自己后来女朋友的嫉妒。

大二那一年,因为大学里的社团活动,和马小娟接触的很频繁。

马小娟在农学院可是一朵校花儿。

论家庭出身,马小娟的父母都是中学老师。

论性格,马小娟出奇的温柔。

论人品,小娟更是善良无比。

若论起长相,整个儿农学院,七八级将近500名的学生当中,她要说第二,没有人敢认第一了。

1米67的个子,魔鬼的身材,女生的曲线美,典型的体现在了马小娟的生长。由于从小就热爱舞蹈,倩影绰约的马小娟,让任何一个男生看了,都会动心的。

一副瓜子脸,笑起来有两颗深深的酒窝。

无比透亮的大眼睛,长长睫毛生动起来,那是魅力十足。那白中透黑的眼睛,好像是会说话,投送来的目光,都是温暖而美丽的。

最让人心动的孩子,那笔直的鼻梁,通直,小巧而有一种灵感。粉红色的嘴唇,嘴角上扬的弧形,看上去就是一个微笑,妩媚当中有些冷峻,既有阳光中的温度,又有月光中的洁净。

走起路来就像一种移动的漂亮,无论是一年四季,好像都是带着一股春风,所到之处花开叶绿。步伐就像舞蹈中的轻盈舞步,腰肢就像风吹杨柳。无论在哪里,都像是一个专门为他打造的舞台,一举一动,都有舞蹈的风采。

这一躲农经系的校花儿,自从七八级学生入校以来,每每都会刮起一股温柔的风。

哪里有了他的身影,哪里都会汇聚着所有人的目光。

外在的美是爹娘造就的,声音的美,是大自然的馈赠。马小娟说起话来,那抑扬顿挫,婉转的声音,会直击你的心灵。

在火车上见到马小娟的那一刻,大明就被折服了。

经过一年多的穷追猛打,大二年级的下半学期,两个人走到了一起。标志性的事件就是两个人在一起吃饭了。因为一个是园艺系,一个是农经系,不在一个教学楼上课,而且一个男生,一个女生,分别住在两栋宿舍楼。两个人的交集,只能在食堂了。

因为两个人是临县的老乡,寒暑假都会做同一趟火车回家,平常接触还不算多,回家的路上,两个人彼此熟悉了,靠近了,结合了。

两个人之所以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才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最大的阻碍就是大明的身上,绯闻太多了。大明的周围,园林系的女同学太多了。哪一个不是又漂亮,又青春,又时尚。都是在20出头的年纪,青春正旺,怎么可能没有一些绯闻呢?

大明死死的追求,马小娟还是有点儿瞻前顾后。

马小娟的周围可是不乏追求者。

不夸张的说,七七级,七八级,一千多名大学生,都是天之骄子。农学院80%的男生有哪一个在做梦当中没有梦到这个美丽的马小娟呢?

这让大明有很强烈的危机感。

但是认准了的事情,不能够放弃。

一次次的追求,一次次的失败。大明在马晓娟面前越挫越勇。

毕竟是熟悉的老乡,又是一个风流倜傥的少年,马小娟不可能不动心。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在学校的操场上看新上映的电影〈少林寺〉。大明把自己身上的棉大衣,披在了马小娟的身上。所产生的结果就是,第二天大明高烧不退。

马小娟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向老师请假,在宿舍里,照顾他两天两夜。大明的病情,才终于好转了。

大明的病是有些好转了,马小娟却被传染上了。

大明当然要伺候他了。

一波重感冒的交叉感染,让两个人终于明白已经分不开了。

从此,两个人的饭票儿就放在了一起,两个人的饭盆儿,也装在了一个饭兜子里。

无论是谁先下了课,都会第一时间去排队买饭。

然后放在食堂的桌子上,等着另一个人,下课以后来一起吃饭。

排队买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大明。

吃完了饭,洗碗的也全部都是大明。

在别人眼里,冷峻高傲的天之骄子大明,在公主般的马小娟面前,完完全全是一个仆从。他愿意为他做完所有的事情。

农经系的课程比起其他院系,课业负担要重的多。这是一个文科的专业,各种理论,各种政策条规,需要背的太多了。设计的面儿又很广,那个时候,我们刚刚打开国门,各种国外的经济理论和书籍用很多,也有许多都是社会学的。从动带年代过来的新的大学生们,来到大学,学习起来真是如饥似渴。尤其像马小娟这样的女大学生,在知识面前,更是渴望了。所以用去的时间和精力,比其他人要多的多。

大明就是不一样了,在一个县城里生活,完完全全是一副公子哥的形态。而现在是一个园艺系的大学生,一方面是大明真的很聪明,一学就会。另一方面,真的是不想深入的学习。混一个大学的文凭,拿一个学士学位,是他的目的了。

所以所用的精力很少,有大把的富余时间。

所有的时代青年,都是文学青年。

灵感十足的大明,本身就有着很多的才,用一些在文学创作上,也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在当时的林林种种的《青年杂志》上,时常可以看到大明的作品。有时是现代诗,有时是古典诗,更让人想不透的,有时候他还会填一些古词。

这一点,让马小娟们都很佩服。即使是那些老态龙钟的教授们,读起诗词来,摇头晃脑,写点儿古典诗,也是有情可原的,但是能够填古词,真的是,没有几个人能成。而这个20郎当岁的毛头小子,却会用几十种词牌,填出很优雅的古词来。

即使是这样,也不能够占据他所有的时间。

大明干脆就进修园林。

别人上一个专业。

大明却是在同时学习两个专业。

那个时候没有双学位那么一说,所以所有园林学的知识,只是用心的去学,又不用参加考试。也不会承认学历,只是增加了自己一门专业,增加了自己的一身技能。

别人学一个专业都在紧紧张张的进行,而这个聪明伶俐的大明,却很轻松。

一半儿时间用于学习,另一半时间,就用来伺候马小娟。这就是大明,在大学期间,大三,大四两年的真实写照。

说他学了两个专业,实际上是有点冤枉,准确的说他是学了三个专业才对。

他不仅把自己进修的两个专业学的很好,对于马小娟农经系的课程,他也是滚瓜烂熟。

他不是对农经学的课程有兴趣,而是想做好马小娟的陪读。

过目不忘是大明的一个优势。虽然农经学的内容很广泛,他翻翻书,就把所有的东西记在脑子里了。随时随地,和马小娟探讨学术上的问题。无论是经济理论方面,还是社会学的问题,还有可能涉及到农村政策。

马晓娟虽然是农经学的专业大学生,对于经济理论的理解和农村政策的解读,有的时候真的是不如大明。有些问题还需要大名详细的解读,更深层次的理论和理解,也需要两个人深入的探讨和剖析。

马晓娟美丽的大眼睛,一眨一眨的盯着大明,就像欣赏一个稀有动物一样。看着自己的心上人,马小娟时常从心里会冒出一个可笑的想法,这个聪明的脑瓜里自己到底占了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这样的聪明脑瓜儿,到底是怎么长出来了呢?这样一个高智商的人,怎么会考进农学院来了呢?

但是马小娟始终没敢问出口。一方面是为了不让大明伤自尊。另一方面,也是怕他多想,不能让他误以为自己看不起他。

一阵一阵的惋惜,从马小娟的心头一点儿一点儿的冒出来。这么聪明的脑瓜儿。这样一个聪明的人,如果到了一个更好的学校,他的前途会是无可限量的。学园艺,支持面确实对于他来讲有点儿窄了。

越是有这样想法,对这个男人更加深爱了。

为了迁就自己,毕业分配把大明给坑了。

马小娟在家里是独生女,学习农经一定要到基层政府工作,很早自己的父亲就联系到了县委农村工作部,把工作给落实了。

大明其实想留在学校当大学教师。他并不想钻研什么学问,是不想到农村去干农活儿。即使是一个农业技术人员,每天泡在土地上,和庄家,和黄土地打交道,实在是有点儿不甘心呐。留在学校,一方面可以教学生,一方面可以搞科研。另外还可以和老教授上研究生,拿一个更高的学历。

按照他的想法,在大学里混上两三年,好好的把外语学好了,等到研究生毕业了以后,考一个国外的大学,去读博士。那个时候选什么专业,不是全凭自己了吗?

打算归打算,马小娟的工作落实了以后,自己不得不将就她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