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小公主驾到

会稽陆家也拿到了刘裕的计划书,同样开启了艰难的谈判过程。都是一些本地小家族,其中的利益纠葛难以在短时间内厘清,其间刘裕也不时现身说法,为商会出力。

三个月的艰难谈判,商会终于有了雏形,而臧爱亲也到了生产的时刻。

听着产房内妻子声嘶力竭地喊着自己的名字,刘裕在外面像个无头苍蝇一般来回踱步。好几次想冲进去,都被众人拦下。

终于臧爱亲的声音虚弱了下来,

“裕哥儿,别进去,妇人产子不洁啊。”

“蒯恩,你给我滚开!”

刘裕再也忍不住推开众人,直接冲进房间。

“寄奴,你进来干什么?快出去。”母亲萧氏见刘裕冲进来,连忙喊道。

刘裕满眼都是臧爱亲,也没管萧氏,三步并作两步,直接冲到床前抓住妻子的手道:“娇儿,我在呢。”

“寄奴,我怕是不行了。”臧爱亲声音虚弱。

“别说傻话,这才哪到哪啊,我还要跟你白头偕老呢。”刘裕安慰一句,然后道:“来,跟着我,深呼吸。”

“呼.....吸......”

“呼.....吸......”臧爱亲跟着刘裕的动作。

见臧爱亲脸色好了一些,刘裕左右寻摸一下,没发现趁手的东西,直接伸出手臂道:“来,咬着我的手,咱们再来一次。”

“一二三,用力!”稳婆口中指挥道。

“呜......”臧爱亲嗓子发出低吼,满脸冷汗。

刘裕咬牙切齿,面色通红。

“出来了,看见孩子肩膀了,再用力!”稳婆声音高亢。

“呜......”

“出来了,是个姑娘,恭喜主家弄瓦之喜!”

臧爱亲用尽了最后一点力气,听见稳婆这句话心神放松,直接晕了过去。

刘裕缓缓抽出手臂,只见稳婆把孩子倒提起来,“啪!”打了孩子屁股一下,几口羊水吐尽,孩子“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听见孩子的哭喊,萧氏和稳婆两人同时松了一口气,孩子是活的。

“快出去,包扎一下再进来。”刘裕被萧氏轰出了产房。

......

襄阳城外,秦军帅帐。

“殿下,襄阳城高池深,我们久攻不克,各军皆有畏战之心啊。”

秦军攻破外城的第六天,分兵攻打其他郡的军队也直接汇集,整整二十万人猛攻了三个月,依旧无法踏上襄阳中城。其间城墙西北角的坍塌,一度让符丕觉得破城可期,没想到后面还有一道斜着的高墙。

朱序率军多次出战,总是在秦军攻势最鼎盛的时候破坏攻城节奏,杀敌无数,现在秦军各部只要听到城中战鼓声响,立马扔下武器后撤。

“孤明白,不过父皇有圣旨下。随圣旨来的,还有我父皇的随身佩剑。”

符丕指了指桌案上的圣旨和宝剑继续道:“我父皇说如果七月还拿不下襄阳,我和各位就拿着这把剑自裁吧,不必再回长安了。”

帐中顿时鸦雀无声。

符丕拿起宝剑起身道:“传我将令!”

“诺!”

“大军分成三部,分别由慕容垂,苟苌,姚苌三人指挥轮流攻城,不分昼夜。违者立斩不赦!”

“诺!”

这次有了皇帝的催命圣旨,懈怠的军官全部被就地斩首,秦军半个月之内攻势几近疯狂,完全不考虑什么伤亡,朱序的开城战术也变得不再有效,甚至有几次差点被秦军趁势攻入城内。

随着朱序不再出城,秦军攻势更加猛烈,登上城头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虽然每一次都被守军拼尽全力杀退,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襄阳守不住了。

此时荆州刺史桓伊领七万人马屯驻上明,见秦军势大根本不敢北望。冠军将军刘波刚刚凑齐八千人,见襄阳被二十万秦军围的针插不进,同样不敢增援。

就在刘裕为妻子加油的时候,襄阳城门被缓缓打开,得到信号的秦军蜂拥而入,憋了几个月的怒火终于得到释放,见人就杀。

正在城头指挥的朱序目眦欲裂,正好看见自己的母亲被一剑枭首。

......

“李伯护,沃艹你娘!”被五花大绑的朱序浑身浴血,对着襄阳都护李伯护破口大骂。

开门引秦军进城的正是他。

李伯护面色难看,对着朱序大声呼喝道:“朱序!襄阳眼看就守不住了,我这样做也是为了保全城中百姓,识时务者为俊杰。”

“我呸!”朱序吐了一口血痰,正好落在李伯护脚面:“你个软骨头,枉为楚臣!狗东西,以后也只会因为是胡人养的一条狗而青史留名。”

李伯护闻言,对着跪下的朱序猛踹一脚,大声道:“朱序!你装什么忠臣,就是因为你的骄狂,才导致外城被迫守军兵力不足的!襄阳城破,完全就是你的责任。”

慕容垂见一帮军士正围着两个人看热闹,大声命令道:“把他们两个拉开,这像什么样子。李伯护也给我绑了,押回长安。”

“诺!”

见李伯护也被绑了,朱序哈哈大笑:“狗东西,看见了吗?你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呜呜......”

见朱序依旧叫骂不休,秦军士兵直接塞进去一块破布。李伯护正要还嘴,同样破布伺候。

-------------------------------------

就在朱序和李伯护被符丕押送长安的时候,建康也得到了襄阳城破的消息,随之而来的还有秦国长乐公符丕所写的一封劝降书。

满朝哗然,让丞相虞琛下台的议论甚嚣尘上,之前主张缓进襄阳的官员被骂成了过街老鼠。

正在家里为兄长守灵的谢安被匆匆召去宫中,三推三让之后,在万众期待下获得了丞相的任命。虞琛称病请辞,儿子虞亮升任吏部尚书。

因为政绩不佳被罢官的会稽郡守虞亮,在家休息了几个月后竟然升官了,直接成了吏部天官。

这就是楚国的门阀政治,只要你是高门子弟,只要不造反,犯再大的错误也没关系,总有更好的官职在等着你。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