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5 章 牵连的人少,事就好办……

只有势均力敌, 才能打得过。

安夏没想着凭自己一个民营企业的实力与拥有不知多少人支持的陈教授对抗。

她对照着从中芯一号实验室取得的人员信息, 找出几个利益最相关的人员信息。

学术资源有限,总有互相看不顺眼的时候。

就算现在不存在**文的问题,当经费出现分赃不均的情况时,也会有对手。

这些学者在中芯一号实验室里起了多大作用, 从他们的加入时间、投入的精力和专业方向就能看出来。

没有人可以做到在学校里蹲一天, 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开各种会, 晚上陪老婆孩子,还能为中芯一号的成功做出巨大贡献。

不过是小组作业里的混子罢了, 不想抓没事,一抓一个准。

内部线人来报:“安总, 我们拿到摩托罗拉公司的信息了, 他在学校里学的就是测试, 在摩托罗拉里干的也是测试, 他走的时候确实说过想要干成一件大事,不过他这个速度也太快了, 他的同事们听说他已经开发出全新的芯片,十分震惊。”

“而且他的岗位头衔也不对,他在摩托罗拉是高级电子工程师,工作内容是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但是他给大学的简历写的是高级主任工程师, 从事芯片设计工作。”

光有这些用处不大, 说难听点, 全国现在有多少人着急找工作,在简历上或多或少会把自己给美化一下,这事在以后也不会改变, 比如同一届应届生的简历里,有十几个人都自称是学生会主席,简直比“人人都来自大明湖”还有趣。

安夏知道现在被绑在一起的人太多,光是这点小事根本就不足以撼动。

杨记者还在努力找举报人沟通,她是一个相当尽职尽职的人,她甚至通过一个美国的“未知空间”,将陈教授在美国注册的、用来假装流片的皮包公司给扒了出来。

那个“未知空间”相当的神通广大,是后世暗网的雏形,只要放一句话上去,这个空间里的人能把各种信息都扒个底朝天,甚至包括根本就没有在网上公布过的。

杨记者在寻求帮助的同时,自己的所有个人信息也被“未知空间”的人扒了出来,放在网上,杨记者不仅不怕,甚至还主动又放了几个自己的联系方式,希望能早日得到相关的资料。

“我行得正坐得直,我不在乎,既然干了这行,也不怕什么了。”杨记者与安夏再次会面的时候,她笑得很灿烂。

“也许以后我年纪大了,担忧的东西多了,会害怕,现在,年少就是要轻狂。”杨记者端起咖啡喝了一口:“一代一代的年轻人会老去,变得胆小,但永远都有勇敢的年轻人在。”

两人坐在一起并不只是为了说点热血的话,还要讨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根据流程,杨记者要发的稿与陈教授有关,就必须要采访到他,刚开始的时候,陈教授还说愿意接受采访,忽然风向就变了,所有去拜访陈教授,包括此前已经预约好时间的记者,都被陈教授的助理挡了回去,说网上的那些消息都是不实之词,不日就会召开新闻发布会辟谣。

安夏问道:“那你还敢发吗?”

“敢!有什么不敢的,我们就如实写,他还能告我诽谤?”

杨记者顿了顿,眼神又黯淡下来,对安夏说:“你应该知道……就算把这些都公布出去,也不会对他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吧?”

安夏点点头:“我明白,事情的发酵需要时间,等到报道造成足以轰动的影响,令全国‘哗然‘,那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杨记者:“不如,我们找到被窃的失主,看看他们是什么态度。”

意思就是要直接找摩托罗拉了。

安夏的眉头皱起,自古以来,国人讲究的都是“胳膊折在袖子里”,有丑事自己家里捂着,绝不让外人知道,外国人更不行,传出去让别人笑话。

找摩托罗拉,告诉他们,你们内部有内鬼偷源代码,让他们挑头来找陈教授的麻烦确实很方便,但是这样的话,谁把这个消息透出去,谁就会成为许多人眼里的“罪人“,把丢人现眼的事情告诉别人。

安夏摇头:“真这么做的话,你反而会成为舆论攻击的中心。到时候话题可能就会从他做假的事情上,转移到你给外国人递刀子,然后真正的坏人反而隐形。“

杨记者沉默了,她明白安夏说的没错。

安夏在陈教授获得了近亿元的科研经费那里画了一个圈:“还是要想办法从内部瓦解他们,获得资料。这么多钱,他不可能带所有人分。“

与安夏预估的一样,陈教授最近风头过盛,抢得不止是紫金的立项,还有其他人的研究项目因为经费不足的原因而暂时被搁置,心里有怨言的人不少。

同时,杨记者的第一篇报道也被发了出来,没有引起太大的重视。

第二篇报道也紧跟着发了出来,这一篇报道在报纸上刊登的时候,依旧没有引起重视。

但是,当它被传到网上的时候,报道就变得怪里怪气的:

《深夜,教授秘密把我叫到实验室,说要给我一个机会……》

机会就是磨掉MOTO的标志。

《道貌岸然的教授用金钱让我屈服》

屈服就是磨掉MOTO的标志。

《那一夜,我在金钱面前脱下了外衣》

外衣指代的是道德。

这种带着强烈暗示的标题效果拔群,不管对芯片感兴趣不感兴趣,统统第一时间打开贴子,细细观看,并当个乐子转发给自己的朋友,看着他们面对标题和内容巨大的差异,发出的那一声“卧槽”取乐。

读者的群体大了,终于有人注意到文章的内容,这是明目张胆的学术造假啊。

此时要删,已经来不及,该知道的人都已经知道了。

几个部门组织了联合调查组,要对中芯一号到底是不是骗局展开调查。

杨记者的第三篇报道,她计划采访审核组的专家,因为实物与文件的大小都不一致这种明显漏洞,实在是说不过去,也是读者在第二篇报道发出后,最好奇的事情。

她列了采访大纲,先找安夏商量,问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安夏看了一眼,大纲内容过于实诚,几乎可以算是咄咄逼人了,安夏告诉她:“你拿这个大纲,他们甚至都不会同意接受采访。你得把他们从这事里摘出来……”

“怎么摘?他们确实与这相关啊。“杨记者不理解。

“嗯,就是那种‘皇上是被奸臣蒙蔽的,只要来个清官,把奸臣杀了就好‘的思维,还是说你觉得就凭这些报道,能把皇上也推翻了?“

杨记者当然没觉得自己有这么大的能量,能揭露造假,不要让科研经费浪费,已经算大功一件。

她修改了采访提纲,几位级别最高的专家依旧没有接受采访,说有事。其他几位相关专家都痛快地同意采访,他们急于把自己与这事甩脱干系。

在调查中,他们说中芯的文件有厚厚几大本,加在一起有几千页,他们根本就没有时间一页一页的翻看,主要看的是成品和最后展现的效果。

成品,打磨的很好,一点都不看出来MOTO的痕迹。

展现的效果,也很好,要是MOTO不行,也找不到几家行的了。

总之,首先骂陈教授利用了他们的信任,其次骂审核制度过于繁琐复杂,都是流程的错,他们只是有那么一点点失察之罪。

墙倒众人推,当有那么几个专家说话之后,其他人也跟着一拥而上。

就连实验室里的实习生都站出来说他们并不像新闻里展现的那样,天天很忙,每个月只有在约定好的采访日,他们才会出现,坐在桌前,表现出很忙的样子。

“未知空间“里,也有人扒出了陈教授盗取摩托罗拉源代码的全过程。

令人意外的是,陈教授并不是因为盗源代码没盗全而导致芯片造不出来,而是他盗的是需要授权的源代码,没有授权,程序就完全无法使用,他又不会解锁,盗了也白盗。

所以,其实摩托罗拉早就听说了这边的事,却只处理了那个帮陈教授偷偷下载源代码的人,其他方面一直没有什么动静。

如果陈教授敢成批量的打磨芯片,换成自己的名字拿出去卖,摩托罗拉才会出手。

这也是为什么安夏要买芯片,陈教授推三阻四不愿意的原因。

此时,正值学校放寒假,但春节还没有开始的阶段,俗称:都闲着蛋疼。

有闲着无聊的学生,把整件事情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账目、合同、皮包公司的所有信息、摩托罗拉公司处理员工的通知……一系列的证据摆在眼前。

做成了易懂的简化版供人围观。

大多数人不懂芯片技术,他们懂上亿的科研经费被一个姓陈的人吞了。

还有人扒出媒体为什么集体噤声,只有一家报纸敢登。

有人独吞了钱,还手眼通天让媒体闭嘴。

这可太刺激了,讨论的内容也越来越邪门,大家的脑洞越开越大。

短短几天,陈教授已经被传成了蜥蜴人,并且是□□的大长老,意图统治世界。

安夏:“……太能扯了……科幻世界没你们不行。“

现在卷进去的人还不多,且此前的杨记者报道已经留了足够的面子和解释空间。

对陈教授欺骗项目经费,有关部门立案调查,比起只有学校轻描淡写的开除公职,追回经费,至少应该会有一个更合适的结局。

陈教授这边立的四十多个项,有的还在审批流程中,现在忽然之间,说没就没了,这事就很尴尬……本来都已经写在工作计划里了,虽然到年底完不成的工作计划很多,但是这事在风口浪尖上,岂不是显得即失察,又没有备用方案。

于是,他们想起了紫金科技此前报上来的手机芯片项目。

都是芯片项目,而且就立项书来看,也挺高大上的。

目前,紫金是唯一一个有现成立项书,且拥有不错资质的单位。

“啊?项目申报成功了?哦,好的。“安夏接到通知的时候也有些惊讶,当时明明找了一堆理由,说手机芯片这个那个不切实际,不好,现在难为他们一脚油门拐了一个大弯。

行吧,反正拿到实惠了。

肉眼可见的实惠是拿到了扶持资金。

还有一层连安夏都看不见的实惠,是因为她触发了时间线的变动。

原本南总工开发的方舟一号会诞生于中芯一号之前。

方舟一号,那是实实在在能用在电脑上的东西,引起了英特尔和微软的“wintel“联盟的注意,当他们发现方舟一号真的能跑起来的时候,几乎没有一秒的犹豫,便封杀了方舟一号使用WINDOWs系统的可能性,让它无软件和系统可用,变成一颗”空芯“。

现在,中芯的骗局先出,wintel联盟也从摩托罗拉的内线那里打听到了真相。

他们现在坚信中国人根本造不出芯片,有事没事在公司内部还会拿民工磨芯片来当一个笑话说。

至于打压?

既然根本造不出来,还打压什么?

就连紫金科技的南总工带团前往德州仪器总部参观,都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甚至还在笑,认为这个代表团肯定是去采购的,不知这次又要把什么东西磨掉,冒充自己生产的了。

就在这里,南总工遇到了在这里工作的张工,他本是南京人,心系家国。

他热情的接待了南总工,南总工对技术一片赤诚,真诚地感慨国内与德州技术差距起码有二十年。

张工深感痛心。

就这样,德州仪器总部接待了一个考察团后,有一个研发工程师辞职了。

安夏亲自在公司门口迎接:“张工,您好,欢迎回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