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卷 双雄对决之谁与争锋_第两千三百七十六章 持续较量(2)

欧美联军目前最致命的问题还是在他们的后援上,而不仅仅是阿尔梅林城方面杨靖宇在使用炮灰消耗对手的各种战争储备,从13日开始,粟裕这边也开始命令跟对手有接触地方的地面部队开始出击了,他们以东北军为骨干,以盟军为主配备是1比5,一个东北军会带着5名盟军士兵,对被何东奇夺取的防线进行全面开火,为了应对这样的局面,可以说遭到了攻击的欧美部队虽然不会离开防线进行还击,但是在对手打上门来了之后,他们的士兵也不可能总是躲在防线内一点反应都没有吧!

而只要是一开枪,那么就会落入粟裕的圈套中了,当然根据何东奇提供的资料,如果有一些地方,对手的防御兵力太少的话,粟裕会组织一次大规模的突击战役,我们以欧美联军内一处防御据点为例说明一下,因为粟裕这次进行的是全面出击骚扰的战术,但是在英军一个团防御的地段上,毕竟有何东奇这样的内线在,是可以非常清晰的得知对手整条防线上兵力的部署,以及番号等等,反正就是想知道的就能知道,这样在全面遭到多国部队反击的情况下,表面上粟裕他们选取对手一处或者几处防御薄弱的地方下手也就正常了,而打击这样的地方,粟裕会动用自己的东北军,毕竟这是需要攻坚同时也是需要速战速决的,当然在整个前线的攻击战术中,粟裕还动用了大量的火炮部队进行支援,他这样做也是希望逼迫对手的炮兵还手,同时还是训练盟军炮兵等等,都是有很多目的在里面的,同时教授盟军炮兵把所有的炮位都变成单一的,而利用夜色的掩护,连续两天的骚扰作战之后,东北军于14晚对英军布防的营地进行了全面突击,并且突击中东北军扛着大量的反坦克筒杀出,白天的侦查中基本上可以确定对手的火力点了,就算还有一些隐藏在暗处的问题都不大,毕竟东北军一个团3000人攻击英军一个团2000人的驻地,还是问题不大的,况且这样的战斗中,狼犬部队也一定会参加,所以在火力跟兵力的优势配合下,东北军在天亮之前攻克了英军防御的营地,而英军会向外进行求援的,只不过援兵来的地方会遭到敌人炮兵的阻击,而这些天欧美国家的空军一直没有出击,也是因为耗费不起的后勤啊!

结果在粟裕的战术下,如果对手兵力不足的地方,就会遭到东北军部队的正面攻击,多半都是防御不住的,而对手全面的骚扰攻击运动展开了之后,古德里安他们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对手进行了攻击,自己就必须回应,如果不回应对手就会展开对阵地的争夺战,这是从三天前线的战报中得到的消息,而这段时间虽然大量的补给也会被提供到前线上,不过前面说过了,因为粟裕他们一直没有任何的军事行到,所以美军方面希望把大量的物资运输到阿尔梅林城给潘兴他们,但是现在呢!

前线告急的情况下,艾森豪威尔还听到了潘兴在阿尔梅林城击败了杨靖宇的消息,所以他把这批物资给转移了,先运输到正面战场上,结果当这批物资转移了之后,当然支援潘兴的那10万部队,也是可以携带一定的作战物资的,不过数量不是很多,而潘兴也把前面他囤积的大量物资都带走了,所以此时欧盟的运输线再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了,这还不算,从现在开始,粟裕开始命令自己的空军出手了,而这种出手是以小规模的打击为主,一半都是12架歼-6为一个小组,一个东北军的飞行员带队,带走盟军出击,要是遭遇对手的大部队,那么就撤退,要是发现地面上敌人的小部队或者是运输队那就更好了,直接进行攻击就可以了。

粟裕此时再次的更改了策略,要跟对手进行全面的物资绞杀战了,其原因就是他得到了杜晖总司令的授意,是的杜晖跟内森尼尔谈好了合作之后,杜晖就开始转变战略了,为了用自己的粮食来换取对手的钢铁跟石油等等战略物资,同时让对手把大量的人力物力都放在重工业上,说白了就好比当年苏联解体一样,他希望让欧美国家的重工业无比的发达,而轻视轻工业,将来自己轻工业的产出将会卖一个更好的价钱对吧!

另外还有如果是一年前,那么粟裕这边要进行这种绞杀战,可以说他自己也是吃不消的,毕竟自己的战略物资也需要从南美大陆外围运输过来对吧!

但是现在呢!南美大陆上很多地方的轻型武器工厂不但可以生产大量的武器,居然完全可以满足战场上的需要了还不算,都有多余的弹药储备可以让东北军的教练队训练当地的军事人员的作战能力了,而一些火炮工厂等等也可以生产大量的重炮了,坦克工厂飞机工厂此时也在陆续的建造中,虽然屡屡遭到敌人渗透部队的破坏,不过对手为了破坏这些其损失也是巨大的,而巴西等地我们也明白,要是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种植的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只要一到两个季节下来,因为南美大陆没有所谓的冬天,这样的话一年下来就可以给基本上解决这里人口的吃饭问题,同时也包括前线战斗人员的吃饭问题了,所以杜晖的命令恰到好处的来到之后,粟裕就制定了这种跟对手全面拼消耗的战术了,如果对手防御力量不足的话,阵地就会丢失,如果对手投入重兵进行防御的话,那么这些人的消耗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而东北军带着盟军打骚扰战,也是在战火中直接锻炼盟军战士的战斗力,这种情况下对于欧美在南美大陆上的官兵来说,的确是苦不堪言的,而直接造成目前这种局面的事情,其实就是粟裕把何东奇成功的送上位时发动的全面反击作战,完全的迫使对手的后勤补给线被无限的加长了……而面对目前这样的战况古德里安他们也召开了紧急会议进行磋商,何东奇的看法就是千万不能撤退,因为刚刚是借助对手后勤补给不利才获取了目前的这个局面,如果我们轻易的放弃了,那么前面所做的一切都白费了不说,此时对手敢于正面对我们进行攻击,也就说明他们的后勤补给已经完全的到位了,而就算我们后撤了,下一次我们也不可能再轻易的就获取这样的胜利了,而对东北军进行攻坚战,从他们手里夺取阵地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而很多人也支持何东奇的看法,其中也包括朱可夫,因为对于朱可夫来说,他需要的就是在南美大陆跟对手无限度的死磕,最终会议决定欧美盟军尽量的来防御目前获取的战线,而此时的何东奇还提出了另外一个看法,就是他需要再次的策划一场重新夺取玛瑙斯城的会战了,前面我们说过了何东奇的反击仅仅是夺取了他们丢失的防线,但是诸如玛瑙斯城这样的战略要地,粟裕就算想给何东奇,也需要让盟军付出巨大的代价,所以这些地方目前还在多国部队手里,而何东奇提出了他的想法,但由于战备物资紧张的问题,这个战略计划短期内还不能实现。

另外还有前线上目前的问题,既然选择了不主动撤退的战略方针,那么就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几次反击,总不能让对手得寸进尺的使用同一战术不断的推进吧!

随后艾森豪威尔提出在前线部署足够的机动兵力,同时还需要在一些目前防御部队稀少的地方补充重兵进去,不过在防御的时候呢!

对手全面的攻击中的时候,有一些地方即便是兵力众多,也争取要隐藏火力,诱使对手来攻击,当然这是前面战役中,很多薄弱的地方被对手找到并且攻克后,盟军高层之间有一种声音就是对手洞悉了自己防御计划,而何东奇的解释就是对手进行了全面的攻击,从反击强度上看出了我们防线上的破绽,然后在夜间利用精锐部队进行重兵突击,才取得了现在的战果,而根据何东奇的这个想法艾森豪威尔提出了这个战术,随后消息反馈到了粟裕手里,当然为了迎合何东奇,也为了解除艾森豪威尔他们额外的怀疑,所以在当天夜间粟裕命令盟军对一处原来对手驻军薄弱,但是现在却得到加强的地方进行了攻击,结果遭到了对手的迎头痛击,当然盟军方面不会认为有什么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前面东北军自己出击的时候,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战果,而现在呢!

是盟军方面的攻击,并且攻击中炮兵等等的配合也是相当到位的,那么自己方面的解释就是自己的战斗力不足,而多国部队的反击遭到了欧美部队的迎头痛击之后,消息反馈回去以后,对于艾森豪威尔他们来说,何东奇的解释是非常正确的,那么今后前线就要采取这样的战术了,只不过他们把兵力来回抽调了之后,何东奇还是可以把防御薄弱的地方汇报给粟裕,而东北军还是可以一如既往的找到对手防线的薄弱地方,结果双方这样的拉锯战就此展开,而对于粟裕的盟军来说呢!

其命运的确是再次被当做了炮灰来使用了,当然何东奇也会策划一些反击,把失去的地盘再次的夺回去,而东北军攻克的地方,不久之后就会用盟军换防,而他们也顺理成章的变成何东奇攻击的对象,就这样双方在主要战线上的厮杀全面展开,当然彼此的目的不同,何东奇他们需要稳定防线,而粟裕需要消耗对手手里本来就为数不多的后勤补给物资,南美大陆上的战火再次重新燃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