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鱼皮衣

程欢三人采买物资回来,给河妖带了个包袱,河妖打开一看,只见是一套衣服,短裤短袄,布料像是皮质,河妖拿起来,在手中揉搓,又看那上面的纹理,真的像是鱼鳞一样,就讶异的问程欢:“这……这……这是……什么……玩意儿,难道……难道是……鱼皮……做的?”

程欢点头称是,河妖听过各种兽皮做的衣服,这鱼皮衣还是第一次听说,甚为好奇,程欢就讲给他说这鱼皮衣的来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一族叫做赫哲族,赫哲族世代居住在中国东北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沿岸地带,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唯一以捕鱼、狩猎为主要谋生手段的民族,也是唯一能用“鱼皮”缝制衣服的民族,史称“鱼皮部”。

赫哲族有语言、无文字,因居住区域、语言和服饰用料的不同,有“奇楞”、“赫哲”等自称。族内人数较少。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穿衣也不例外,都是和民族特点相符,游牧民族主要采用牛、羊等皮毛缝制衣装;农耕民族多以棉、麻、丝为主要原料缝制衣装;善于狩猎的民族则采用兽皮缝制衣装,赫哲族大部分捕鱼为生,穿衣也就选这鱼皮了。

这鱼皮衣做起来颇为复杂,先将要剥皮的鱼稍微控干,擦掉粘液,去掉头尾,再用钢刀把鱼的脊背两面从头到尾划开,然后用木刀将鱼皮鱼肉慢慢剥离(金属刀易碰坏鱼皮,影响鱼皮质量),当两面的鱼皮剥至腹部时,再用手使劲将鱼皮撕下来,保持鱼皮的完整性。

把剥下来的鱼皮放在木板上撑开、阴干,阴干后的鱼皮要一张一张卷起备用。暂时不鞣制的,防虫、防腐、防潮湿处理后储存起来,到闲暇时再鞣制。将阴干的鱼皮抚平,先用铁铲轻轻铲去鱼皮上的鱼肉、油脂,再用木齿锯刮去鱼皮上的鱼鳞。

鞣制鱼皮时,人坐在矮木凳上,两脚踏在木槌床上翘的两头。一手拿鱼皮,一手拿木棰,把鱼皮放在木槌床的凹处,反复棰打、翻动、揉搓,揉搓到鱼皮柔软,泛白为止。

此法揉制鱼皮较费力,而且效率不高,一天下来只能揉制几张鱼皮。用木铡刀来揉制鱼皮,效率就很高。

用木铡刀揉制的方法是一人执刀,上下铡动,另一人放置鱼皮,并且反复翻动、抽拉、揉搓,这种揉制方法操作简单,但效率很高,每天可揉制二十

(本章未完,请翻页)

张左右。

缝衣的针线也要用鱼制作,制作鱼皮线的鱼必须用“胖头鱼”的鱼皮,因为此鱼的鱼皮有韧性强、弹性好、鱼皮薄等特点。

做法是:先将鱼皮剥下,刮净鱼鳞,肉脂,再将鱼皮撑开切成整齐的条形,半湿半干时往鱼皮上涂抹新鲜鱼肝,反复涂抹几次,鱼肝油性较大可使鱼皮充分得到滋润,使其柔软性更强。并用小木版把鱼皮的一头紧紧压住,然后用锋利的快刀切成细条,边切边抻拉,“鱼皮线”的一头要抻细一些,便于穿针引线。

然后还要磨制鱼骨针,鱼骨针用来拼缝鱼皮布之用,多采用鳌花鱼的肋骨刺。这种鱼长的较慢,而且长不大,此鱼鱼刺坚硬且韧性强,一般生取下来,磨成针状,在粗的一头钻个孔,就形成了缝衣针,既简单又方便。

最后将将揉制好的鱼皮摆开,要一张张一块块地按颜色深浅、鳞纹大小筛选出来,再将其拼缝成大块鱼皮布。拼缝鱼皮布,要用鱼皮线、鱼骨针,拼缝时,要把鱼皮的颜色、鱼鳞的纹路,艺术性的拼缝、相接。

用鱼皮线拼缝鱼皮布,很难看出“鱼皮布”的缝隙,形如块大的机织布,最后按照丈量的人的身材,做成衣服。

程欢李胜和水灵购置了绳索抓钩等物,就是那种锡罐空气桶不好买到,所幸找到了一家商铺能从别处调换来,不过要等两日,没那东西除了河妖别人都无法潜水,所以只能耐心等两天。

这里离扬州水鬼衙门水域只有不到二百里,行船半天就能到,去的时候再租一个小舟即可,其他东西都尽量少带。

回来的途中,见到一个大姐正在晾制鱼皮,程欢看她长相与当地人不同,又见她剥鱼皮的技艺像是曾在书上看的赫哲族,就上前攀谈,原来这女人一家果然是从东北来的。

当时日寇先占的东北,卢沟桥事变之前就占了多时了,东北很多人民后来都逃亡内地,这家就是如此,赫哲族本就擅长捕鱼,到了这鱼米之乡,才真称得上如鱼得水,捕了鱼后,不忘民族传统,制作成了鱼皮布。

程欢想往常潜水都要上来更衣,以前河妖都是赤身下水,自从众人一起后,男女有别,都要穿了衣服下水,实际大受掣肘,如果穿了这鱼皮衣,不但不怕水,反而更加灵活,就买了她一件成衣,那家男人身材与河妖相似,衣服河妖穿了正好,又量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了她和李胜的身材,这两日再给赶制出来。

河妖拿了鱼皮衣回自己房间换了,还真挺合适,接着他就下水游了一圈,上来就赞不绝口,说穿着这鱼皮衣在水中比赤身裸体还要轻松舒服,反而游的比原来利索快了许多。

既然还要等两天空气锡罐和鱼皮衣,反正也无事,程欢就和大家商量这两天吃好喝好,好好休息,养足了精力好直奔扬州,众人都赞同,尤其是河妖水灵,更是高兴的手舞足蹈。

众人这天品尝了当地有名的猪肉脯和蟹黄包,那蟹黄包真是一绝。

制作起来也颇为繁琐,首先是取猪蹄膀的厚皮,切细,文火煨一夜,至猪皮完全溶入汤中,再冷却成为透明果冻一般的胶状物。

选用鲜活而硬实的大蟹,取其蟹黄和剁碎的猪腿心肉,熬好的鸡汁、姜丁、蒜末一起放入猪皮熬成的胶冻内拌匀。待它在汤包里蒸熟之后,那脂膏浓厚的胶冻便溶为汤汁了,这就是蟹黄包的馅料。

汤包的皮也是一点马虎不得,必须用上等的精白面粉,揉、捏上劲之后,辫成一片片极薄绝圆的面皮,这比不得一般做馒头,它要求厚薄非常均匀,湿燥软硬恰到好处,因为只要有一点此厚彼薄,那必定是汤包漏汁破皮之处。

至于最后一道工序——包汤包。更需有熟练操作技术的老师傅才能胜任。每一动作无不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样的轻、柔、均匀。

唯有这样,才能保证那一只只汤包蒸熟之后,直至送入口中,能完好无损。

河妖是第一次吃这汤包,也许是饿了,汤包一上来,他抓起一只,张嘴就咬,只见一股汤汁直射出来,烫得他一甩手,汤包扔到背后去了,身上手上全是汤汁。

众人忍住笑,程欢叫他看着自己怎么吃,河妖看着程欢先用筷子夹起一个汤包轻轻放入面前的盘里,然后在那包上轻咬了一个小口,嘴巴凑上去吸里面的汤汁,吸的差不多了,才夹起汤包送到嘴里一咬。

河妖也学着她的样子吃了一个,果然好吃,味道极其鲜美,河妖一连吃了几个,边吃边赞。

此地天气不但湿热而且多雨,众人还没吃完,就听到外面下起雨来,李胜想看看雨大雨小,就起身往那门口走,恰在此时外面也有一人被雨淋得急匆匆跑进来,一下和李胜撞个满怀。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