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把圈画好

看似兄弟俩分道扬镳,准确地说,是各自先把自己的圈儿画好。

这样做的好处是风险降低。

天光回到了自己的轨道,他用他的方式拓展中药材的市场,更多地是借助网络,他离不开自己的主业,这样做副业也是最佳的方式。

原本,兄弟俩想着通过共同努力在老家实现逆袭,可现实不允许,天光不在老家,有很多事情因为不是亲眼所见,跟天明不一定能够商量到一块儿去。

两年前,很多事情都是停留在想象,现在落地了,还是存在差异的。

春暖花开,天明开始收货了。

这是大干的一年,全家人鼓足了干劲。

天光是退出了,但他用眼睛在看着,他希望看到天明的好。

野生药材资源逐年减少,这一年春季的产出量并不多,但是供应县内的几个药材商还是绰绰有余的。

竞争出现了,市场随之产生了波动。

药贩子王大勺开始率先涨价。

王大勺主营收药材,平时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他负责掌勺,就是跑大席的,得了这么一个外号。

这是个极其精明的人。

在农村,但凡有点儿头脑,都会做一些自己的小买卖的,他做中药材行当几十年,深谙其道。

他见市场货少,收购的多,不愁卖,开始懂脑筋了。最初一毛一毛涨价,后来干脆就一下提高五毛,这可把天明难住了。

一斤涨了五毛,看着是不多,可这个季节的药材,折干率一般都是五斤出一斤,甚至需要更多,这样直接成本就至少增加两块五以上。

这可不是小数。

买家压价,卖家也压价,天明在中间快被夹扁了。

这是他预想中的,但没有想到老家的这些药材贩子会这么心狠手黑,根本不给自己留门路。

王大勺一涨价,其他也就跟着涨了,很自然的事情。

天明得想办法改变这个局面,否则,年前的很多设想就都变成了泡影,成本控制不住,哪还有利润可言。

天光年前让他去跑的上百个行政村,他没有跑完,准确地说,他没有太把这个当回事。

他没有领会天光让他这样做的目的,天光也没有跟他细着解释。天明就以为这没有意义,他一直认为临时抱佛脚,现跑也来得及。

对于天明没有按照自己说得做,天光是知道的,他不想再提醒了,吃吃亏长长见识也是好的,有亏吃但也不会太大,给他上上课也好。

天光盘算着,这样的最大损失,或许得有十万八万,反正也还没在自己的兜里,用这给天明上上课也好,天明几年来这种亏吃得不少,或许每多吃一次亏,就会醒悟的更早,天光想着是这样的。

这步棋下晚了,那就按照晚了的下法接着走下去。

天明原来手里有二十多个中间贩子的收货途径,本来想着在这些贩子之间调剂,谁涨价就换着买别人家的货,对涨价也是有预防措施的。

可天明还是低估了现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有多么密切,王大勺一涨价,其他人也都串通一气,到最后,这二十多个人当中,有十五六个串通到一起了,其他没有的,出货量很小,满足不了天明的用量。

天明手里可供调配的资源太少了,他也后悔自己没有提前做供货商的工作,现抓一两个还行,几十个他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

被逼得没有办法,天明只能妥协。

他找到王大勺,笑着说:“王哥,你再给我让让价,扒两三毛钱的皮行了,你得让我也赚到些钱啊。”

“你可以让别人家先看看,我就是这个价。我这收货拉货,成本也费了不少,就是赚个跑腿儿钱。”王大勺不给天明还价的机会,不吃他那一套,人家是见过世面的,比天明快大二十岁,姜还是老的辣。

天明给他算过账,收货到家的成本撑死就一毛钱,还把掉秤的因素算里了。往年天明收他的货,他还会往里面倒些水,掺些土,这就挣得更多。一天收两千斤货,挣个千八百块钱很轻松。

人一旦钻进了钱眼儿里,就不是自己了。

谁挣钱的时候会清醒呢,人家做得再正常不过,天明知道,换成自己,也会是这样的。

必须解开这个局,否则就没个好。

兄弟俩商量,这盘棋必须下得足够大,盖过整个局,才能够把当前的局面扭转。

不好下啊,手里能够利用的东西太少了,但路再难,也必须往前走,否则,就会一直被这些药贩子裹挟着,按照他们的节奏走,必须要有自己的节奏。

兄弟俩商定,两条腿走路。

一边由天明接着跑县内二百多个自然村的供货商,在每一处立点,把年前欠的账补上,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一边由天光确定增加收购的新品种。

出于两个考虑。

一个是这盘棋绝对够大,除了行政管理,没有哪个贩子会联络起全县的人做这件事情,这样他们就造不出来垄断的气势,兄弟俩让各地都有收购点儿,没有点儿的现立,不留白,不给他们坐地起价的环境。

一个是弱化竞争。这些人在收往年的大货,兄弟俩就跳开这些品种,开拓新品,这样的钱,农户想赚,他们也想赚,毕竟顺路就可以赚到的,而新品在县内没有竞争,这种局面对兄弟俩有利,可以回到自己的节奏。

说干就干,十几天左右,兄弟俩把各自的活儿干完,等着看结果。

这十几天足够忙碌,天明起早贪黑在跑,跑遍了全县一半的乡镇。

年前跑过,跑得粗,这一次,天明是下功夫了。前面的耽搁,让他比预想的少挣了七八万,心里也是不舒服的,只要迷途知返,这也是算不得什么,毕竟挣大钱的时候还在后面呢。

一天,两天,又过了一个星期,没有动静。

兄弟俩都有些急了,看来是自认为自己的手段高,大概率是泡汤了。

就在兄弟俩有些丧气的时候,一个北面的收购点打来了电话:“覆盆子我这有五斤,来取吧。”

天明高兴地赶紧打电话给天光,告诉了这个消息,看来,后面有好看的故事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