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十年烟云

元胤十八年冬,这是改变李七九、厉东海、刘长生三人命运的一年,直至很多年以后三人依旧这么认为。

自小九苏醒后,李四维就拜托刘默把原来厉波厉涛两人住的棚子拆了,盖了一座密不透风的石头屋子,除了必须的通气口外,屋子四面无窗,只在临近老道的房间墙上开了一个门,从老道房间进出。

房子完工时已经是第二年的春末近夏,已经痊愈的小九开心的住进了大房子。

厨房被厉东海占据,可怜的厉波只能每日睡在大殿的蒲团上,幸好厉涛早已回去安排厉家诸事,要不蒲团都不够用的。

厉家叔侄在这的原因也很简单,明面上是报答李四维的教导之恩,私下里就是希望再次得到老道指导。

李四维学究天人,修为通天,而且好为人师,从不吝啬赐教,厉家叔侄连同刘家父子每日就跟长在道观似的,让老道不厌其烦。

梦幻小说网

梦幻小说网老道心里无奈道。

自那晚之后,老道出门的频率还有时长都更加了不少,小九一人在家确实不放心,正好也用他们帮忙搭把手。

【自己一个人带孩子太累了,多来俩人搭手,还带着两个孩子陪玩,自家不亏!】老道自我安慰。

元胤十九年。

这一年小九九岁,刘长生十一岁,厉东海十二岁。

春去冬来,大家一起生活已经一年了,小九每日白天躲在黑屋子里,到了夜晚,就出来与小伙伴一起玩耍,修炼,快活得很,但不知是不是身体原因,进境远远落后于厉东海两人。

小九对此并不在意,厉东海却万分疑惑,按理说已小九天赋不应如此。

厉东海经过这一年的打熬终于迈入了九品境界“力大胜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胜牛境,正式步入修炼之途,开始同步修习厉家《镜水诀》与金木两系辅助功法。

元胤二十年夏。

刘长生也突破胜牛境,令众人跌破眼镜,李四维亲自查看刘长生天赋后良久不言,眼光不停地打量着面前三个孩子。

刘长生竟然身具土金两道相生天赋,并且土系天赋丝毫不弱于厉东海的水系天赋,若果非要比较的话,厉东海的金水木三系天赋分别可以打到七分,八分半,七分,刘长生的土金两系天赋可以打到八分,七分半。

李四维没有想到自己小小的七叶道观里竟然齐聚了三个天赋异禀的少年。厉东海三系天赋均在五行之内,且金水木三系相生,再加上执掌神剑倾波,前方大路一片坦途,只要中途不陨落,势必会成为站在汉云顶尖的那一拨人。刘长生天赋虽比之厉东海稍差,但也是万中无一,土金两系相生,且天赋均属顶尖,刻苦修炼,凝花不在话下,到时天地之大,皆尽可去。

而小九,当众人询问时,老道意味深长的说道:“在别人面前的的话,给你们的天赋打十分是因为满分就是十分,在我这小九就是我给你们评分的标准。”

亲眼见识过小九调动大地金脉的二人,自然不会认为小九会是被作为“一”来衡量,那就是“十”了!

厉东海、刘长生听后暗自咋舌,小九天赋,恐怖如斯。

针对刘长生,修习传自刘默的金系功法的同时,老道又赠予一本《厚土令》,令其作为主修功法。

同年,也就是元胤二十年冬,老道经两年终于准备就绪,开始帮小九调理身体,每日白天浸泡于各种药浴之中。

厉东海和刘长生也因此学到不少药理知识。

老道也终于告知小九,他体内另其痛苦衰老的力量叫做死寂之力,名字是李四维自己起的。按老道所述,死寂之力贴合暗夜,遇日则沸,会将小九的身体变得更像一个死人,即使不见太阳,随着年纪的增长,死寂之力对身体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老道也说不清这股力量从何而来,亦无法也不能拔出,因为死寂之力好像早已成为小九一部分,并且随同小九一起成长,早已密不可分,老道能做的只是缓解死寂之力对小九的影响。

元胤二十一年。

小九仍是每天和药草打交道,但老道给了小九一本《青木方》,是一本木系修炼功法,小九不能修炼,只能默默研习。

厉东海与刘长生勤练不缀,再加上名师教导,朋友督促,于这一年先后突破八品境“力能降虎”,与当初让三人束手无策的精壮大汉同级,并且于所修功法的领悟不浅,战力远盛精壮大汉。

三人每日修炼之余,都会在晚上偷偷地出门,三人嬉笑打闹,纵情游玩,结下深厚情谊。

元胤二十二年。

这一年,受上次生死界战平的影响,土地祗灵衰弱加快,凤起大陆各地天灾不断,幸好汉云皇帝英明神武,运筹帷幄,统筹调度,这才得以逐渐平息。

秋,厉涛来信,临海城上半年受飓风海啸侵袭,损失惨重,现土地祗灵衰弱,各类灵兽都开始迁徙,不时骚扰攻击,甚至残害周边居民,临海城战力不足,想叫厉波回城帮忙。

厉波自是不无不可,厉东海犹豫再三还是辞别小九与厉东海。

两人永远记得分别时厉东海的话。

“我修为羸弱,守护汉云之事现在是万万做不到的,也轮不到我去做。所以,我打算从小做起,临海城生我养我,现在临海百姓有难,我必须为他们出一份力,要不以后何谈万民!”

这样,在小九不舍的眼光中,共同生活四年的小伙伴厉东海随厉波返回临海城,踏上了自己的道路。

元胤二十三年。

年初的一段时间,刘长生与小九样由于厉东海的离去消沉了一段时间,但很快也被另一件事转移。

刘默在这几年的相处之中,也小有突破,犹豫再三,还是诀定找李四维请教,具体内容无从得知。

小九只知道第二天夜里,刘长生就眼睛通红的找到小九,说要与父亲一同前往东都,找人讨个公道。

小九只感觉原来略有跳脱的刘长生一时间沉稳了不少,虽然不舍,但还是强笑着送小伙伴离开。

一转眼,道观又冷清了下来,小九只身盘坐于大殿屋顶抬头望月,江湖可有再见之时?

这年小九十三岁。

元胤二十八年。

白驹过隙,如川逝水,五年时间转瞬即逝。

早春的留岐山,大地刚刚泛起一片轻嫩的绿色。

东边的天刚刚泛白,启明星仍隐约可见。道观的黑房子中,一阵有节奏的敲门声传来,盘座的小九猛然睁开双眼,仿若有片刻一道金光乍现将黑房子照的通明。

小九已经从一个伶俐孩童长成了翩翩少年,即使身上穿着破旧的青色道袍也遮挡不住挺拔的身姿,留着精练的短发,肤色虽略显苍白,但面庞清秀,剑眉星目,自带凌厉。

小九知道今天对他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起身穿上十方鞋,整理了下越显陈旧的青色道袍,将放在床头的带鞘木剑珍而重之的背在身后。

木剑收于剑鞘中,看不清模样,约莫有一指宽,两尺长,剑格仿若木质雕刻着云纹,剑柄被一层绑成十字花纹的布条覆盖。剑鞘甚是不同,并无任何花纹坠饰,仅仅是两头绑上了一根粗麻绳,方便小九携带。

开门而出,岁月并没有在李四维脸上留下更多的痕迹,仙风道骨一如往昔。

卧室仍点着烛火,李四维应也是早早就起来了,师徒俩将一起面对,为此两人已经做了太多的努力,成与不成都在今天了。

“乖九儿,别紧张,有师父在呢!”李四维抓着小九的手分外温和与坚定。

“师父。我都十八了,能不能叫我大名七九,或者还叫小九也行,乖九儿听着像个小姑娘。”小九无奈抱怨道。

小九随了老道的姓,老道给起名叫李七九,不知是不是因为这是七叶道观。

老道抬手摸了摸李七九的头,腻宠道:“哈哈,小九说的对,师父改!”现在李七九个头高,摸头都费力了。

今天是李七九与李四维约定好的,正式尝试让李七九在白天活动的日子,经过李四维的调理,小九在过去的两年已经逐渐开始尝试了,冒着被死寂之力侵蚀的危险,卧室内遮挡门窗的帷幕越来越薄,屋内光亮也越来越足,直到今天,终于要正式踏出屋门了。

期间小九自然是遭受了不少苦楚,心疼的老道几次都欲放弃,但已经看见希望的小九怎么会放弃!反而是强忍着疼痛安慰老道,师徒俩一路磕磕绊绊,终于是走到了今天。

说不紧张是假的,小九紧了紧背剑的麻绳,与老道牵着手坚定地打开了卧室的大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