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青花瓷之上釉

第二天的早饭是唐东华自己吃的,主要一直让一个小姑娘喂,他脸皮再厚也有些过意不去。

唐东华院里正放着的一顶给唐东华准备的轿子,毕竟现在伤还没好利索,今天带着三个玉壶春泥胎走去造办处还是有些勉强。

让小顺从房间里一个个双手端着玉壶春底部,全部放在了昨天特意准备的松木板上面。

松木板表面比较粗糙,这样也能够有足够的摩擦力防止泥胎滑动倾倒。

看着一切就绪,唐东华右手一挥说了声出发,就钻进了轿子里坐好。

两个轿夫抬着轿子走在前面,护卫唐蛮和小顺两人一前一后抬起放着泥胎的松木板小心的跟在后面。

需要注意的事唐东华昨天就跟这两人说好了,还特意拿了三个装了一半水分竹筒放在松木板上让两人昨天练了两个时辰,所以还不是很担心玉壶春泥胎的安全。

内务府造办处着落在前门一街靠近皇城的地方,有一个十亩的院子,做陶瓷的就占了三分之一的地方,这可以看出皇家对于陶瓷的重视。

造办处属于内务府七司的营造司管理,不同于直隶之外的内务府产业,总理这里的是一个有着从六品品级叫刘全的管事太监。

以前唐东华到这边来时,还遇上过几次,因他父亲唐英是从五品的内务府员外郎,值守皇宫核心区域的养心殿,所以刘全就绪他这位唐家三公子还是比较客气。

而唐东华又有前世那些用之不完的奉承话语,几次下来,刘全就更不会为难他了,这所以他今天能够搭窑烧瓷的底气,要不然皇家的东西哪是什么都都能蹭的。

而之前跟刘奇说要请造办处的匠人做个青花瓷送过去,是唐东华怕他不信自己的能力乱说的,造办处做出来的东西不管什么都已经属于皇族的私产,就算唐东华有能力带出去,也需要借唐英的关系打通很多关节,还得欠太监刘全的人情。

为这么点事,怎么算都不划算,所以唐东华还是想着靠自己把这个青花玉壶春给造出来。

从唐府出发大概步行二十几分钟就来到了造办处院门口,当唐东华下轿以后,守在门口的护卫看清是他以后,领头之人朝他打起了招呼。

“诶,三爷来了,今个儿还坐起了轿子,看来唐大人这次是下了狠手啊。”

对于这段时间经常往这边跑的唐东华,护卫已经非常熟识了,能够每次放他进造办处一是因为唐英在内务府当官,另一个就是唐东华这小子会做人,每次来都会赏些碎银给大家买酒喝。

“唉,伤心事就不提了,我说今天的阳光都要暖和点,原来是碰到哥哥你值差。”唐东华寒暄的说道,待走近不留痕迹的塞了大概四五钱的碎银放在护卫头领手上。

头领垫了垫手感受到比平时还多一点的银子,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让开道路让唐东华一行人走了进去,至于小顺两人抬着的东西,自有里面的内务府官员会管,他们只负责守门而已。

唐东华进了造办处以后就只能步行了,官衙场所除了主官和二品以上官员,一律不能乘轿而行,这条规矩唐东华在这再混的开也没办法通融。

又是走了十几分钟,终于来到陶瓷造办的地方,本来平时不需要这么久,主要是唐东华叉这两条腿走的太慢了。

“哦,亲爱的唐三公子,你可总算来了,窑房那边都快要封窑了,可不能耽误点火的时辰啊。”

当唐东华一行人走进来时,珐琅作负责洋人工匠的约瑟文就啜着别扭的中文远远的迎了出来。

约瑟文也是唐东华在这造办处最熟的人,以前每次来都是窝在珐琅作看他们制作珐琅瓷,听他样说就知道想要讨些赏。

窑房是陶瓷造办的重地,就算是唐东华到现在也没有进去过,所以只能找约瑟文帮忙牵线协调搭窑的事,所以他也不小气,一锭10两重的银子就递了上去。

“哈哈,唐三公子客气了,您是唐府的子弟,那些窑房的匠人再古板还是会给您面子的。”约瑟文口中说着客气,动作倒是实诚,手一转动银锭不见了。

约瑟文叫来了两个匠人,对着唐蛮和小顺说道:“你们先把木板放地上。”

唐东华知道这是这些制瓷匠人的规矩,不管是泥胎还是烧好的成瓷,绝对不会手传手,必须由一方先放稳定了,其他人才会接手。

这也像后世那些买卖翡翠的人一样,货不经多人手,这也是防止一但破损,扯皮耍赖出现,所以就示意两人把木板放下。

待约瑟文叫来的匠人抬起三个青花玉壶春,众人就前往给泥胎上釉的地方。

没多久就来到一个厂房样的大房间里,里面一边放置着十几个大缸这里面装的都是各种釉,而另一边则是摆放了一排排的架子,这是放准备上釉和上好釉备烧的泥胎。

房间中间就是一片上釉区,只见四五个匠人在那里给不同器型的泥胎上釉。

根据不同器型上釉的手法也是有不同,比如口径大体积小的碗,这种内外都要上釉的器型就要上两遍釉。

一是用竹子特制的抓勾,一手拖在这些碗的底部,放置在调好的釉水容器当中,另一只手用手掌或手指,施加压力,把整个泥胎的底到口沿都浸入到釉水当中,还要掌握非常精准的时间,釉不能厚也不能薄。

至于内釉则是要等到外釉干了以后,一手拖着碗,另一手拿竹勺把釉水倒入碗中,也是计算好时间,把釉倒出来,还要把碗口倒釉的地方在吸水性很强的海绵上面擦拭一下。

这个属于浸釉法的一种,另外还有针对大件圆器的淋釉,不规则琢器的刷釉,有满釉要求器型的吹釉,和口径小内部需要上釉的荡釉。

而唐东华拿过来的三个青花玉壶春就需要用到浸釉和荡釉两种方法。

在玉壶春摆放在地上以后,一个上釉匠人走了过来,简单的查看了一下三个玉壶春,就拉过一个盛满釉的大缸。

他先是双手合力把玉壶春拿了起来,然后倒置,有五个手指抓着玉壶春的底部,竖直的往釉水缸放下去。

顿时釉水就从瓶口开始包裹住玉壶春,匠人手指用力,把整个玉壶春瓶大半都末入釉水中,大概五六秒左右,匠人垂直的提起玉壶春并利用手腕力量快速的恢复成瓶口朝上的状态。

待釉水干了以后小心的放在一个圆环型木垫上,很快三个玉壶春都用这方法弄好放在同样的木垫上面。

过了十分钟左右,匠人再次拿起第一个玉壶春,不过这次他是用手抓着瓶口的位置,正方向笔直的放入釉水中,釉水正好覆盖他刚手抓底部未上釉的地方。

又是十几分钟过去,匠人开始上内釉,先是舀了一勺釉水倒入玉壶春当中,然后双手托起玉壶春开始晃动,也是五六秒时间就把里面的釉水给倒了出来,同时擦拭掉了一下瓶口的滴釉。

玉壶春瓶口小,所以不能像碗装满釉再倒出来那样上内釉,釉装多了,流出来慢瓶口会产生釉厚的情况,如果是一些胎体薄的,甚至会因为泥胎吸水过多而是瓶口断裂。

玉壶春上好透明白釉后整体呈黄白色的,完全遮住了上面的青花花纹,并不是像水那样透明,只有经过高温煅烧以后才会结晶成玻璃状的透明色。

约瑟文在旁边一直看着唐东华几人,见唐东华虽然看的认真确没有表现出什么惊叹的表情不由点了点头,再看到唐蛮和小顺两个嘴张开就没有合上的憨货就连忙转过头去,辣眼睛!

“哈哈,唐三少爷,釉上好了,后面的事你就交给我吧,两天后你就可以过来取你的宝贝了。”约瑟文笑着说道。

“那就辛苦了,可得帮我挑几个窑内的好位置,这次东西出来我可是有大用。”唐东华回应道。

“唐三少爷放心,肯定给您安排的妥妥的。”约瑟文笑着回应。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