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反击

费扬古是康熙三年被鳌拜杀的,当时费扬古的职位是内大臣,费扬古的儿子是御前侍卫,而汤若望被定罪是在康熙四年。

这两件事的发生让康熙很是不安,其实得罪康熙并不算什么,得罪孝庄才是致命的。

之前我们说过汤若望为孝庄治过病,孝庄认了汤若望为义父,鳌拜要凌迟处死汤若望的时候,孝庄亲自为汤若望求情,哭的梨花带雨的,鳌拜也借着地震这件事情借坡下驴,没有再追究汤若望。

殊不知,经历了皇太极和多尔衮这类猛人的孝庄如今被鳌拜压了一头,心里又怎么能善罢甘休!

既然你鳌拜可以借助汉人的力量来打击汤若望,那么我也可以借助满人的力量来打击你鳌拜。

这个人在资历上要能够绝对压制鳌拜一头,并且还能让鳌拜说不出什么话来。

很快,人选找到了,这个被孝庄看中的人名叫赫舍里索尼!

介绍鳌拜的时候,我们曾经说过鳌拜的家世,是清初五大臣费英东的侄子,索尼的家世也是不一般,是满洲名门赫舍里,从出身来看,索尼已经压制了鳌拜一头。

而鳌拜引以为傲的战功对索尼来说那也是不值一提的事情,鳌拜确实能打,索尼在这方面比鳌拜更能打。

只不过,索尼当时年事已高,对于朝廷上的事情基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是很想管事,这才让鳌拜有了专权的机会。

面对这么一只老狐狸,显然想轻易笼络索尼的心是不太容易的事情,高官厚禄和荣华富贵,这些索尼都有。

什么办法才能让索尼站到自己这边呢?

事实证明,孝庄比老狐狸索尼更狡猾,她的方法让索尼压根没有办法拒绝。

有些史料上说,索尼之所以称病不出,是因为惧怕鳌拜,这一点基本就是胡扯,索尼只是不想给自己惹麻烦而已!

关键的是,当时的辅臣之间也有矛盾,鳌拜和苏克萨哈因为圈地这件事情闹得不可开交,对于索尼来说,他对鳌拜的专权虽然不满意,可鳌拜毕竟是自己的战友,而苏克萨哈的为人索尼是有些看不起的。

之前我们说过,苏克萨哈算是多尔衮的亲信,多尔衮一死马上选择告发了多尔衮。

对于苏克萨哈这种行为,索尼是很不屑的,如果鳌拜是真小人的话,那么苏克萨哈就是伪君子。

对于二人的矛盾,索尼心知肚明,却也懒得搭理,索尼知道自己已经老了,可他有儿子有女儿,凡事不能只为自己考虑了,应该为整个家族来着想!

善于权谋的孝庄当然知道索尼是怎么想的,按照当时清朝的惯例,皇后的人选必须从蒙古女人为妻,孝庄就打破了这个惯例,利用政治联姻来压制鳌拜。

偏巧,三朝元老的索尼又是四大辅臣之首,威望也很高,还恰好有一个和康熙年纪差不多大的孙女。

对付鳌拜,也就只能索尼出马了!

唯一的方法就是,让康熙娶了索尼的孙女,这样一来索尼的整个家族就算彻底和康熙站在同一战壕了。

事实上,当时的局势对于康熙来说真的很不好,康熙年纪大了,但是权力到不了自己手上,鳌拜的权势已经到了人臣的顶峰。

鳌拜的两个弟弟,一个有兵权,另外一个是领侍卫内大臣,负责保护宫里的安全,鳌拜的儿子也是领侍卫大臣,门生故吏遍布各个紧要衙门,史书上称

“文武各部,尽出其门下”。

康熙想要夺取权力,鳌拜必须下场,而康熙是没有这个能力的,孝庄也没有,清朝的祖制有规定,后宫不能干政,慈禧是一个例外。

为了让索尼彻底放心,孝庄一上来就出了个王炸,直接让索尼的孙女赫舍里当皇后,这一点非常重要,皇后是天下之母,生下来的儿子就是太子,也就是未来的皇帝!

索尼为了自己家族着想,也不得不服气孝庄的手段,况且这是对自己家族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得知这个消息的鳌拜也不是傻子,知道这是典型的政治联姻,就是借助索尼的手来压制自己的,而已经和鳌拜穿一条裤子的遏必隆也是反对态度,遏必隆之所以反对,并不像鳌拜那样单纯的为了反对而反对。

只是因为,他的女儿也进了宫,原本就是奔着皇后去的,结果现在被人截胡了,这不是闹着玩呢。

这里说一下,遏必隆的女儿确实没有当皇后,但是遏必隆的女儿当了贵妃,就是著名的温僖贵妃,而这个女儿则为康熙生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十阿哥胤。

反对归反对,康熙最后还是和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成婚了!

有些电视剧里面把赫舍里当成了索尼儿子索额图的女儿,其实是错误的,赫舍里的父亲是索额图哥哥赫舍里·噶布喇。

事实上,赫舍里·噶布喇还有一个女儿也嫁给了康熙,就是后来的平妃。

当时康熙和赫舍里年纪都小,又加上是政治联姻,所以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二人的结合只怕只是利益关系,却不曾想这两个年轻人的感情竟然变得非常真切。

至此,索尼家族就和康熙站在了一条线上,而索尼则公开放出话来,谁敢和皇上作对,那就是和我索尼全家作对。

就在索尼公开站队之后,辅臣之一的苏克萨哈也和鳌拜的矛盾变味了,从普通的争吵变为了生死的较量。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