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坠落的审判-6

《鱼愿鱼》全本免费阅读

第二十四章:人间游戏,还在继续

下一秒。

孟随波感觉到,自己的双肩被一股无形之间,突然涌入的力量紧紧握住。

紧接着,他的双脚渐渐离开了地面。

在大脑短暂的思考的余白里,孟随波的身体,已经在这股力量的牵引下,慢慢沿着来时之路,飘飘而返。

在返回的途中,孟随波忽然发觉,原先那把插在自己心口处的,长柄钢制小刀,不知何时,已经凭空消失不见。

孟随波垂头看了看,胸口处缓缓流下的红色液体,以及沿着刺穿的角度,炸开的血的花蕊,漫不经心的笑了笑。

随后,孟随波抬起手,用力扯开了靠近心脏处的,衣服的第二个纽扣,从里面衣服的内兜里,摸索了一会。

片刻后。

孟随波掏出了一个,被扎破的‘血包’。

......

说起来,这个‘血包’,还是他今天整理仓库的时候,在无人在意的角落里发现的呢。

当时,孟随波只是抱着‘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的心理,揣在手里多看了一会。毕竟是第一次见到‘血包’,觉得还挺有趣的。

后来,又因为无处可安放,也怕不小心把它扎破了,给自己的清洁增加工作量。

所以他就随手塞在了,自己身上最不容易碰到的地方,也就是靠近心口处的,衣服内兜里。

现在想来。

这应该是前段时间,公司举办周年庆,准备表演情景剧的时候购买的吧......

也是万万没想到。

竟然是这么个小玩意,在这个荒诞的虚拟世界里,助了他一臂之力......

————

复刻一下。

这是一段,来自孟随波的大脑风暴时刻:

......

经过一番大胆的推断。

孟随波从他手中的,长柄钢制小刀入手,开展了自己的计划。

因为小刀,它本身是通过‘镜子空间’的图像传导,再经由‘镜子’这一实体媒介,来传送到孟随波的手中的。

所以,孟随波在接下来做出的,扎自己心口的动作。

看似疯狂,实则是在以一种‘自爆’的形式,来打破‘镜像空间’里,自己看似被包围的假象。

实际上,他反而是将游戏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

在事先知道,心口处有‘血包’的情况下,孟随波默默控制好手腕处的力道,以及扎入刀口的角度,然后猛地做出动作,将小刀刺下。

于是,在既能够扎破血包,还能够不扎到自己的情况下,孟随波成功使在心口处放置的血包,在自己的身上炸开。

而从开始到结束的,这一系列过程。

——在‘镜面空间’中的每一面镜子里。

——在奇形怪状的‘孟随波们’的复刻之下。

——就演变成了真实的孟随波本人,对于‘孟随波们’随波逐流,群魔乱舞行为的,大型‘猎杀’时刻。

因为对于游戏本身而言,在概念意义上的,游戏里的参与者,也是这个‘镜面空间’里的主要人物,孟随波。

他的‘自爆’行为的选择,最终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他自身的死亡,以及连带着许许多多个,与他有着同样特质的,‘镜面仿生人’的死亡。

所以,当‘镜面空间’预判到,孟随波的选择。

但却又无法改变他的选择的那一刻起,这个游戏的最终走向,以及‘孟随波们’的命运,就被孟随波本人彻底改变了。

因为在‘做出选择’与‘被迫接受’之间,存在着一道深壑的‘思维鸿沟’。

也就是说,只有真正的孟随波,才能够主动地去认识‘镜面世界’,才能够在这份认识的指导下,主动地改造身边的客观环境。

进而,孟随波在实践的基础上,换得了一把长柄钢制小刀。与此同时,也验证了他的猜想的可行性。

于是,在孟随波下一步的,刺杀自己的‘自爆’行动里,被刺穿的,不仅仅是他心口的那块体面衣裳,那个鼓鼓的血包袋子。

同时,还戳穿了在他的周围,无数个‘孟随波们’。

——他们终其一生都被封闭在镜子中,只能模仿,也只能服从的身体架构。

——以及,在镜面里被放大,被突出显现的,一副副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的外壳。

这是‘人’区别于‘物’的主观能动性,也是孟随波,区别于‘镜中人’的本质所在。

到了此刻。

对于这场游戏而言,孟随波就开始变成了一个,无形之中的潜在威胁。

因为,现在的他,更像是一个‘病毒’。

孟随波正在以他,外在显化表现下的,主动且自愿的行为,传递出他作为人类本体,对于‘做出自由选择’的示范,以及追崇。

所以在‘镜面空间’里,这是一种价值观的传播,也是一种位面于意识形态上的,意识与信息之间的无声较量。

而在孟随波刺杀动作之后的,短暂时间里。

可以看到的是。

——在孟随波自己的心口处,流下了因血包被刺破,而流出的不知名红色液体,也就是血包里的‘人造血液’。

——可是在大大小小高矮胖瘦,完全不一的,‘孟随波们’的刀刃之下,心口之上,却毫无反应。

因为孟随波本人,并没有刺伤自己,所以在‘镜中人’们的身体上,本身并没有承受到‘刀’这一物体的,实质性攻击。

可是这一事实,却因为其事先携带着的,血包的炸开,在眼前红色液体花朵的盛放下,而被隐瞒,被掩盖,被遮挡。

所以,在这一刻起。

孟随波与‘孟随波们’之间的差异,逐渐开始凸显。

而原本,只是作为‘镜像空间’阻拦孟随波,进行闯关和突围的‘障碍物们’,也就是仅仅存活在这一面面镜子中的,与参与者‘共脸’的‘镜中人’。

或者用当代的话来讲,也可以说是——‘工具人’。

而这一个个工具人们,却在孟随波‘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自由行为选择’的影响下,内心逐渐开始动摇,枷锁也被一层层突破。

最终,在鲜红的血液花朵的盛开里,完成了最终的,初代意识觉醒。

当然,这也是对于‘镜面空间’而言,绝不允许发生的事。

————

——那,到了这个时候。

——作为游戏载体的‘镜面空间’,又该采取什么手段,来阻止孟随波此前,先入为主,且在主人翁意识下的,行为和观念的‘双重施法’呢?

那么,便又回到了在一开始就有提到的。无论是‘有限游戏’,还是‘无限游戏’,它们本身,都是参与者‘自愿’参与游戏的产物。

可实际上,对于置身于这整场游戏之上的,更高层面的操纵者而言。

——‘自愿’与‘非自愿’,真的有区别吗?

或者说,难道在所有的参与者之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