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青史留名?

“坐而论道,夸夸其谈!”贾化同面带愠色,甩了甩袖子。

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贾化同虽不是宰相,但单看他那圆滚滚的肚子肯定也是亦可赛艇了。

可是肚子的大小显然并不能代表肚量。

李攸之也是暗暗叹了一口气。

知道自己今天可能算是搞砸了。

但他也没打算低声下气的去哀求贾化同的原谅。

毕竟,热脸是贴不热冷屁股的。

这时,一旁的余弘义却开口了。

“合甫,不要生气嘛。就事论事就好了。”

贾化同此时脸色阴晴不定,他没想到这小子如此得余弘义重视。

这小子敢驳了他的面子,他却不敢驳了余弘义的面子。

要知道,这位可是......

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之后,他还揣着手站在一旁,没有再说什么了。

李攸之冷眼看着这一幕,见贾化同竟然被余弘义劝住了,多少有点吃惊。

所谓士人,就是出了名的脾气大,放在茅坑里都嫌硬的那一种,贾化同当然也不例外。

而这余弘义竟然简简单单一句话就能把知县大人劝住,着实是能量不小。

可李攸之还没时间感慨,余弘义便又发问了。

“敢问攸之,这中下两策又有何说道?”

李攸之收回了自己的目光,转换了一番心情,旋即又换上了一脸的职业微笑。

“所谓中下两策其实一样,都是修堤、补堤。”

“既然都是修堤,那又有何不同?”

李攸之会心一笑,和聪明人交谈就是省事。

李攸之整理了一下衣衫:“所谓下策,便是因循成例,对两岸堤坝的薄弱处进行补强。”

这下策确实没有什么干货,即便李攸之不说两岸官员也会这么做,显然没有什么建设性。

“那中策呢?”

李攸之笑着卖了个关子。

“请诸位移步。”

李攸之带着几人来到了小院的另外一侧。

地上摆着几个“石墩”,有的“石墩”看起来半干不稀的,有的“石墩”已经则看起来已经与真的石头别无二致了。

“石墩”旁边还堆着几堆砂石、河沙和一堆不知名的灰泥。

而这几堆杂物旁边,还竖着一堵下宽上窄的“石墙”,“石墙”旁边放了一把石头锤子。

李攸之指了指那堆不知名的灰泥:“两位大人,子坚兄,可知此为何物?”

余弘义蹲下来,用手指蘸了一点灰泥,用手捻了捻:“此物可是石灰?”

余弘义说对了,但又没有全说对。

水泥的主要成分之一就是石灰,但和传统的石灰比起来由于其添加了石膏和硅酸盐成分,使得其粘接强度、抗腐蚀、抗风化性能都有了显著提升。

当然,这些道理和眼前这三位说了也是无济于事。

说了也没人听得懂。

李攸之需要一种更直接、更暴力的方法!

“此物名叫水泥,水泥和旁边的砂石等混合后的,可以制成混凝土。”

“而这堵墙,就是混凝土做的。”

李攸之拎着放在“石墙”旁边的大石锤,又摸了摸“石墙”。

然后抡起锤子往墙上狠狠地来了一锤。

“嘭!”

石锤与墙体碰撞,爆发出一声巨响。

“石墙”毫发无伤,只是表面留下了一道白痕。

李攸之悄悄抹了一把冷汗,说实话在锤子抡下去之前他还是很担心这墙会不会出问题。

毕竟这堵墙内芯里可不是钢筋,而是李攸之自己编的竹条子。

而且这水泥在他看来其实也是残次品。

倒不是因为水泥的配方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这批水泥在烧制的时候炉温是不够的。

这样的水泥,按照行业黑话来说,属于是欠火水泥,强度比较低,黏合效果不好。

但还好这批水泥还算争气。

做成的“石墙”结结实实的挨了一锤也没有裂开。

如果要是裂开的话,李攸之估计也要“裂开”了。

......

李攸之转过身来,看向表情各异的三人。

陆文固这个傻小子倒也没啥其他心思,只是惊讶于这沙土修建的墙竟如此抗揍。

贾化同则脸色有些复杂,他能意识到水泥潜在的巨大价值。

可他刚刚和李攸之又闹了不愉快,一时间又有点拉不下脸来。

余弘义则一言不发,走到墙前面,摸了摸墙面。

沉默良久后,问道:“攸之,此物在水中是否还能如此般坚固?”

“当然!”李攸之自信的回答道。

当然,相比在空气中,在水中的硅酸盐混凝土更容易损坏。

但那也是日积月累的事情,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才会出现功能性的问题。

李攸之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把投资搞到手,至于后续问题,还可以慢慢改进嘛。

余弘义又看了看旁边的几个干湿不一的石墩,又抬头看向天空,旋即长舒了一口气,笑着感叹道。

“我年过不惑,却是一生浑浑噩噩。而攸之你,他日必能青史留名啊!”

......

听闻余弘义这番暴论,陆文固和贾化同皆是一惊。

只有李攸之淡淡地笑道:“传仁公谬赞,在下诚不敢当,不敢当。”

陆文固惊呆了,他跟着余弘义和贾化同走了一路,也多少猜到余弘义身份不凡。

而如今好兄弟李攸之,能得到这位大人物如此评价,怎能不让他吃惊?

但最受触动的反而是贾化同。

贾化同也不是蠢人,听了这么多,他自然知道这水泥用来筑堤绝对是一件利器。

可他没想到的是,余弘义居然能给这小子这么高的评价。

要知道,这位可是......

一想到这,贾化同瞬间便抛下了之前心中的那一点不快。

露出一副职业政客的微笑道:“攸之小弟年纪轻轻就如此了得,他日前途不可限量啊!”

李攸之也是一副职业假笑道:“县尹大人过誉了,过誉了!”

两人之间那一点不愉快,仿佛早已烟消云散。

于是,在一派祥和的气氛下。

李攸之又给几人介绍了水泥的一些特性和其他可能的用途。

气氛十分融洽。

贾化同甚至还兴起,拎着锤子在水泥墙上砸了一下。

搞得李攸之差点以为自己又回到了现代,自己是在给到访的领导介绍地方特色商品一样。

可是这样宁静祥和的气氛并没有持续太久,小院外面便传来了一阵闹哄哄的噪音。

“李攸之,你个狗日的,给老子滚出来!”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