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瞒天过海巧安排(求推荐)

初冬的时节,却已经展现出了超越往年隆冬的冷意。

来到华阴的第二天,寇云便正式上任押司一职,专门负责梳理华阴县衙的缉捕诸事协调,另外还要兼顾少华山上匪众情报的查探汇总。

不过在他前去县衙的同时,贺安则是被他打发去县衙附近买宅院。

今后既然在华阴任职押司,总不能长久住在驿馆里面,买一处属于自己的宅院也在情理之中。

虽然寇家中落,但是祖上荫余还算富足,出发前叔翁专门给他包了几十贯的零碎银钱,另外还有五百两银子的专用款项。

昨夜接风宴结束后又给主簿县丞各送了二十两,众多都捕佐吏们也拢共分了十两,这么多钱撒出去,一下子让寇云与他们熟络起来。

再除去昨日送给萧县令的一百两,五百两还剩下三百五十两,则是要用来买宅子以及在华阴的日常开销了。

这都是出发前叔翁为他规划好的。

其他杂七杂八还要置办的零碎东西他都没有操心,好在身边有个伴随贺安很是得力,年岁不大,但在寇家饱经历练,仅仅只花了一百两银子,当天就在县衙不远的地方买了一处两进的小院,而且连带着还请了个婆姨,专门烧洗洒扫。

事情办好后,寇云又把贺安派回了下珪,自己则是留在华阴,一头扎进了案文里。

只是他这一扎进去就是半个月,虽然面上看显得尽职,却他一连半月都没有任何动静,更没有动过县衙里的一兵一卒,仿佛一门心思只把缉捕少华山匪众的事情寄希望在查阅案文上面。

在他人想来,不去少华山附近盘问,仅仅查看案文又怎么可能查出有用的东西?

简直是离谱她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不说那些个都捕佐吏们,就连亲自把寇云推到前台的萧县令也看不下去了,这不今天贺安才刚回到县衙,私下里向寇云一番汇报之后,刚一到散职时间寇云就被萧县令的长随喊到了后衙。

寇云对此毫不意外,叫贺安先回去歇着,自己欣然前往。

来到书房等了片刻,婢女奉上茶水,一身藏蓝常服的萧县令这才姗姗来迟,脸上的笑意如同万年不变。

“天行啊,快坐!坐!”

“谢县尊!”

宾主坐定,屏退长随和一众下人之后,萧县令这才笑眯眯的看着寇云,“天行任职以来,半月间一直扑在查阅公案旧文上,甚至废寝忘食,本县甚是辛慰呐!”

寇云听出萧县令话里有话,不过仍旧装作不懂,不动声色。

“得县尊信赖,云岂敢不尽心竭力?”

“哈,能得老种相公另眼相看,天行的才智本县自然是毫不怀疑的!”

“县尊过誉了!”

萧县令脸上笑容不减,却话题一转突然道:“对了,听闻天行在县里买了间宅院,却仅有两进,这是为何?”

两进小院一般只有小门小户才住,像寇云这样出身名门的,哪怕没落了,但是碍于面子,最起码也得是三进才够。

“好叫县尊知晓,卑职前来华阴履职不过仅仅带了一个伴随,加上尚未娶妻,因此并不需要太大的宅院,仅仅两进便已足够。况且我那伴随前几日还回了下珪,别看院子只有两进,但仅有卑职加上一个婆姨,便已显得很是清冷。”

“哦?你那伴随真的是回了下珪?”

萧县令话题突然一转,却是叫寇云眼神一缩,暗道一声正题来了!

当即面露三分凝重,刻意的扫了一眼房外,低声道:“不敢欺瞒县尊,说他回了下珪只是对外人的托词,实则是奉卑职之命,前往少华山附近打探情势。”

“呵呵,好一招瞒天过海!果然你是早已另有安排!本县就说嘛。只是天行如此安排,似乎是对县衙中一众同僚并不放心,怀疑其中有少华山的细作?”

“卑职只是...”

“天行不需解释,你如何想的本县心知肚明。”萧县令收起了脸上笑容,“事到如今,你只管告诉本县,可有收获?”

看来自己对于萧县令的揣度并没有错,他确实并不如何信任手下的那些个胥吏。

而且值得说道的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对县衙的掌握也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不堪,最起码对于自己进入县衙之后所做的安排,他都是有所掌握的,证明这家伙在自己面前都是在藏拙,今天才稍稍展露了一丝。

想明白这些,寇云当即从座位上站起,脸上是前所未有的严肃。

“卑职今日本也正想求见县尊禀报此事,根据情报,卑职对于少华山的匪众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怎讲?”萧县令不动声色。

在说出自己的办法之前,寇云先是言简意赅的说了一下自己在史家庄的所见所闻,跳过了王进的出现,然后着重把少华山缺粮的消息,以及他们盯上了包括史家庄在内的几个庄子的情况,一五一十的告知了萧县令,引得他连连颔首。

“不错!今冬明显冷过往年!本县也早已想到少华山那伙强人会缺粮,可能会铤而走险下山抄掠,只是没想到会这般早就有了苗头!看来他们那寨子里匪众是越聚越多,数量已然远超往常!”

往日里少华山最多不过是劫掠一下过往客商,虽有造下人命官司却并不多,而且暗中对于少华山附近的村寨一项颇为克制,没有显露出太大的威胁,因此他这个县令之前也就是觉得剪径匪寇可恶,然后感叹一句心有余而力不足便罢。

毕竟在整个大宋版图之中,厢军乡兵大多困于役使,逃亡者不知凡几,其中啸聚山林落草为寇者也是数不胜数,就算把华阴县的大牢抓满也是不可能抓得完!

然而现在一听寇云说少华山要下山抄掠借粮,那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性质了。

下山抄掠,就要攻打村寨城池,说不得杀的兴起还敢来攻打他的华阴县城,敢如此做,就不能再单纯的把他们归类到落草为寇了,而是已然成了反贼!

这样的话,一言不合,自己老命可能就要不保!

越往深处想,萧县令便越是心中发愁,形同坐蜡。

“县尊所言正是!”寇云微不可查的拍了个马屁,“虽然未出县衙,但这半个月来,卑职在繁杂错乱的案文中大概推算了一下,发现少华山上强人至多不过百十人。”

“这也能推算出来?”

寇云矜持一笑,参加过真实战场,哪怕不是专门的参谋人员,仅仅通过后勤数据推算敌军人数他还是能做到的。

“沉下心来仔细算计,并不难!”

萧县令点了点头,不做置评,心底却是一松。

区区百十人,大一些的村寨都难以攻下,更别提自己的华阴县城了!

这能抄掠个什么,又能造哪门子的反?看来是自己把情况想的过于严重了!

只是不等他完全放下心来,寇云却又语气一转,道:“另外,根据山上抢掠所得粮秣财货总数,卑职还推算出了另外一点:若山上果真只百余人,他们只要分做多次偷偷入城买个总计百多石粮米,节省一些,便可足够他们蛰伏整整一冬天!”

萧县令愣了一下没说话。

百多石粮米,确实完全可以做到在他眼皮子底下运出城去都不会被发现。

“然而这又与如今他们马上缺粮的情况不符!”寇云继续自己的讲述,“因此卑职大胆推测,做出了跟县尊一样的判断:山上匪众早已不是百十人,而是已经有了远超两百,甚至三四百之众!”

“三四百众?!”

萧县令面皮一抽,这个数字超出了他的预料。

华阴县衙上上下下,所有的衙役快手全部加起来也不过百人,乡兵虽然足有数千,但短时间内难以召集,而且都是常年埋头耕地的泥腿子,与杀人越货的匪寇完全没法对抗!

沉吟了片刻,萧县令目光重新转向寇云,“那么天行又是想出了什么办法应对?”

“办法有二!一曰稳妥,二曰出奇!”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