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担保

夏青却拿出账本,异常坚定的说:“行得通,我们简单算了下,从村西到平岗镇外大路上,大约是十里。如果我们修一条宽5米,长1000米的砂石路,大概花费在五万元左右。”

“我们食品厂大概能凑六千,你们副业队要是能凑一万,咱们再联合村里,一起向供销社贷款,应该能贷出来两万左右。”

“剩下只有一万多的缺口了,咱们村一共有两千多户,一户不到十块钱,大家一起凑凑,应该能凑够。”

夏友斌和周晓峰听的直摇头,周晓峰有些不忍心,但还是跟夏青说了实话:

“修路不想你算的那么简单,你算的只有修路的成本,可是这条路原本的宽度只有3米,你拓宽成5米,肯定要占用旁边的地,占地要不要赔钱,怎么赔?”

“还有修路要考虑地形,咱们之前那条路,弯道和坡道比较多,既然修路,你肯定要往平整了弄。”

“这就得考虑挖土填土,再重新砌挡墙和压实的费用了。还有就是你这个路修多厚是不一样的,如果超过十五厘米,就得分两层铺筑,上面一层下面一层,这样才能保证后续使用中,路面不会因为行车载重的反复碾压而碎裂......”

夏友斌见闺女和周沂南听的都皱起了眉头,忙打断周晓峰,放缓了声音安慰孩子们,

“你们大周叔以前当兵的时候修过路,所以对这方面比较了解,你们想为村里做好事的心情我们能理解,可是以咱们目前的能力,修这样一条路确实很困难。”

“爷爷他们当初建学校的时候不困难吗?”夏青不服气反问,“那个时候,大家连饭都吃不饱,还不是把棺材板都拿出来建学校了?”

夏友斌头大,“闹闹,建学校跟修路不一样,谁家都有孩子,孩子总得上学,为了孩子,大家都愿意多付出一点。”

“我觉得一样,建学校是为了让孩子们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好好学习将来过上好日子,修路也是为了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周沂南抿了抿唇,“我们想试一试,如果你们不支持,那我们就自己慢慢修,一截一截修,总能修完。”

夏青也攥紧了拳头,“一年修不完就两年,两年修不完就三年,只要我们努力,总能修好这条路!”

“我们想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以后不管下多大的雪,都不会再有人受伤去世,无家可归。”m

周晓峰和夏友斌愣住了,他们看着孩子们坚定的眼神,心里不由有些惭愧。

比起孩子们的赤子之心,他们这些大人反倒畏首畏尾。

王诚是在雪停了的第二天,跟随供电站的人一起过来的东河村,梁永福家里也住满了人,就把王诚安置在了夏家吃饭。

夏家人见到王诚都吓了一跳,在他们的印象中,王诚一直都是个斯文体面的读书人形象,可今天见到的王诚,却是胡子拉碴眼窝深陷,衣服皱皱巴巴,整个人异常憔悴邋遢。

一问才知道,王诚已经三天三夜没合眼了,冒着大雪把石桥镇各个村跑了一遍,累的两条腿都快断了。

夏奶奶心疼坏了,吃饭的时候一个劲儿给王诚夹菜,吃了饭还烧了一锅艾草水,让王诚好好泡泡脚。

没想到王诚泡到一半,就歪在椅子上睡着了。

夏奶奶让夏友斌把王诚弄到床上,看到他的脚时,眼泪不由落了下来。

“脚后跟都冻烂了,老大的冻疮,都裂缝了呢。”夏奶奶从屋里出来后,跟众人说起来的时候还眼眶通红。

夏友梅很是震惊,不由想到了小时候,爸为了给村民们调试机器,差点把手绞进去。

当时她看到爸手腕上都是血吓哭了,爸却说当干部的就是要起到带头作用,为了老百姓不怕苦不怕累,受点小伤算不了啥。

可这么多年,夏友梅见到的好干部屈指可数,没想到王诚一个城里下来的年轻干部,能做到这一步。

王诚在夏友梅心里的形象不由变得高大了起来,更让夏友梅对王诚赞赏不已的是,当王诚得知夏青他们想要自费修路的打算后,竟然决定替他们做担保。

“没想到你们小小年纪就能有这样的胸怀,我这个做书记的比起你们来自愧不如啊,我呢虽然拿不出钱来,但是我愿意以个人名义为你们的贷款做担保,并捐出我全部的积蓄。”

王诚拍了拍夏青和周沂南的肩膀,笑着说:“不过我的积蓄可不太多,只有一千来块,你们可千万不要嫌弃啊。”

夏青和周沂南连连摆手,他们怎么会嫌弃呢,能得到这样大的支持,他们感谢还来不及呢。m

王诚的举动让周晓峰和夏友斌更加惭愧,他俩叫来几个副业队的元老,连夜商量了一番,决定把准备升级换代买货车的钱,拿出一部分,凑够一万五,用来修路。

梁福宝看着过来找他商量贷款修路的周晓峰和夏青等人,激动的老泪纵横。

“我这就在大喇叭里广播,我拼上这把老骨头,砸锅卖铁也要把这条路修出来,让咱们东河村的人都过上好日子!”

在梁福宝的积极努力下,整个东河村七个生产队的村民们都动了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很快就凑够了一万六千多块,并集合了上百名劳动力,组成了修路突击队。

而夏青和周沂南,联合周晓峰他们的副业队,在王诚的担保下,也从供销社贷款了三万元。

再加上之前凑的一万六,钱的问题不仅解决了,还有些富余。

有钱有人,东河村的修路工程很快就开始动工了,夏青他们的门面房却暂缓动工,因为他们不光没钱了,也没建筑队了。

徐正明带着建筑队的人也去帮忙修路了,给自己村修路没工钱,只管饭,但大家也都抢着干。

因为村支书说了,等路修好了,会跟小学一样在路口立一块碑,写上大家的贡献,让子孙后代都看看。

谁也不想等子孙后代去看的时候,自家碑上无名,大家还暗戳戳攀比了起来,希望自己家的名字能排在前面一点。

夏奶奶没去帮忙,一来她身体不允许,二来她觉得自家已经够出风头了,不适合再冒头。

还有就是,夏友梅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了,她实在不放心,得在跟前随时照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