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铜元

胡队长听了工资的话语,低下头来,默默盘算了一下。

“俺家里俺一个月工资两千铜元,俺媳妇在村里打点零工,也挣点钱,大概一千多点,家里现在有个大小子,开销大了点,除去开销,俺家现在一个月能留下个一千个铜元。”

后面几个工人一听,立马不答应起来,大呼小叫道:“胡队长,你可真是厉害啊!竟然能留这么多钱下来。”

“人家老胡就是不一样,和你们这帮人能比吗?人家出去连酒都不舍得喝!”

“那也得看吧,老胡付钱的时候是不喝的,但是老胡不付钱的时候不是比谁都喝的厉害!”

“哈哈哈哈哈!”

一时之间,全场都氛围欢乐起来,除了胡队长都欢声如雷。

倒是胡队长虽然嘴巴略带一丝笑意,但是总体还是严肃认真,面露期待,看着王安之他们。

但是王安之几人却没有笑起来,却是转过头去互相看了看。

王安之带着疑惑的表情,转过头去看了眼王敦苼。

王敦苼摇了摇头,表示真的不知道。

“额……”王安之顿了一下,“胡队长,你们能不能让我看看铜元是怎么样的呢?因为可能种类太多,我也分不太清楚。”

胡队长一听,立马从身上摸了一下,掏了出来。

一个银色的硬币大小的钱币从身上取出来,双手递给了王安之。

王安之拿过来,仔细的瞧了瞧。

递给了王敦苼。

这里面,虽然说王安之,王固越都是王氏的子弟,但是就算太原王氏算是世家之中等级观念最不突出的,但是无论如何族中子弟也分三六九等。

而这种分法,离不开上一辈的地位,也离不开自己的天赋。

比如自己这种父母外出务工的,和王固越的父母在太原府驻扎的,基本上档次都差不多,双方阶层差不了多少。

这样的弟子在太原王氏要多少有多少,只不过因为王安之他们的天赋不同常人,那么和一般差不多的人来相比,他们在族中的地位是高他们一等的。

至于王敦苼则是正正宗宗的嫡系子弟,家中直系长辈在族内的产业里身居高位,个人又据说还特别得房内的老祖宗喜欢。

这样的嫡系子弟基本上在平阳府太原王氏族里里,能够在族内排的上前二十。

再加上小姑娘修行天赋好,心性又不差。

又可以把名次往上提一下。

这样的出身,她的眼光见识也不是像王安之这样的人能比的。

现在遇到这方面不懂的事情,就得请教一番。

但是王敦苼接过去,左看右看。

最后递了回来,娥首轻晃,摇了摇头。

王安之等人叹了口气。

果然不出所料,他的推测是正确的。

要知道王敦苼她在这方面算得上是家学渊博,她的父亲,伯父,叔叔都是太原王氏的顺昌号里的高管。

而他的祖父那一辈更是据说达到了顺昌号的董事。

至于太原王氏的顺昌号是什么级别的存在,那可是大明帝国的八大票号之一。

如果她都说没有了,那定是如此。

王安之组织了一下语言,“胡队长,您这个铜元外面不收。”

对面的工人都呆住了。

胡队长一下子颤抖的说道:“为什么不收啊!这可是真的铜啊!”

王安之脸上露出了不忍,但还是说了出来这句话,“因为它是铜,所以不收。”

此刻,就算是神经大条像卢大力,都明白了很多。

要知道,大明帝国此方世界流通的货币是金元与银元,而恰恰好,没有铜元。

王安之不敢想象,这个在村里发行铜元的人是如何的恶趣味。

他是把面前这些活生生的人当做搞笑的玩物吗?

之所以说这铜元不收,也要说起大明帝国的货币政策。要知道,大明帝国的金元与银元可不是普普通通的金和银做成的。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此方世界是修行世界。

按照上一辈子的金融学道理,所谓的货币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它其实就是一种一般等价物。

在这里,那些普普通通的贵金属是可以被那些修行者轻轻松松就可以制作出成千上万来。

所谓的金银,不过就是一道术法就可以创造出来的物件罢了。

这也意味着,在此方世界,金银并没有像上辈子那样,发挥着作为财富的象征的作用,更不可能作为一种一般等价物而存在。

一个国家的货币,最重要的就是稳定。

这意味着它不可能被允许让无数人掌握铸造其的能力。

因此,在此方世界,普通的金属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价值。除非这个金属能被用于修行之上。

就算是金银,也是如此。

普通的黄金并没有什么用处。但是通过大量的黄金秘法锤炼,它可以变成一种名叫精金的物件。精金则是修行者所需要的东西。

同样,银也是如此。普通的白银在这里没有什么特别的价值。但是通过特殊术法炼制,再附加上一些特殊的草药,就可以做成术纹书写的基础性物质,秘银。

大明帝国的金元和银元就是由精金和秘银作为基础构成的。

另外,大明帝国还对它们的金元与银元还做了各种措施,让他能够和普通的金属区分出来。

一个是赋予价值。通过各种手段让它增加了一定的价值。让它与普通的精金与秘银分开来,这个价值就是天地灵气的储存。

每一个金元或者银元里面都还有了黑石等的加工产物。

黑石通过深加工,可以把它原本天生具有的浓厚的天地之气压缩起来。

再通过各种手段,储存在金元与银元之中。

这样赋予了金元与银元超过本身材质的价值。并且赋予的价值与此方世界最重要的事物——修行挂钩起来。

这也从根本上让它完成了,修行世界等价物身份的确立。

要知道修行世界,天地之气本身就是最有价值的物价之一。

而为了更加直观的表现,能让世人都接受他,这里面就发挥出了术法的魅力。

因为金元银元与每一个老百姓都有关系,你单纯的用天地之气,可能让一些不是修行者的老百姓搞不清楚。

所以通过术法的方法,更直接普及给了每一个人。

说了这么多。其实意思也只有一个,大明帝国的货币它与上辈子王安之所处的世界不一样,它在金银的基础上附加了其他的价值物。也正是这样的价值物存在,让这些工人手中所谓的铜元变得一文不值。

解释的工作王安之已经托付给了王敦苼,因为毕竟她是专业的。

想象之中的疑问都没有。

只有这些工人们点头的样子。

以及眼中的神采越来越暗淡。

几个工人想说什么,但是最后都是叹一口气,无话可说。

说到最后整个广场都变成了一片寂静。

突然这时候,那个被称为老猴子的工人从身上摸了一下,问了一句话,“那少爷小姐,想再麻烦你们一下,这些所谓的银票能用吗?”

其实连铜元都不能用,这银票怎么可能用呢。

卢大力刚刚想说什么。

但是被刘澈捅了一下腰部,就闭上了嘴巴。

王敦苼接过了银票,仔细的看了起来。

大明帝国的银票倒是和上辈子不一样,可能是因为大明帝国最开始的几位帝王在货币政策上经常超发,所以官方的财政信用并不算好。好吧,老实说,其实它的口碑算得上是差。

民间对于大明宝钞经常用打对折来进行兑换。

所以在这方世界,银票的发行就入乡随俗,并不是由官方来主导。

也不能由官方主导,因为他们做过尝试,比如那个大明宝钞就是例子。

在双方不断的试探,谈判,退让之中,出现了现在的银票。所谓的银票就是在由官方的监督下,几家票号印发的一种票据。

任何人,持有票据可以在该票号中领取相应的财富。

拥有这个权限的票号就是大明帝国的八大票号。

顺昌号就是其中之一。

至于在八大票号之外的票号,是不允许私自印发银票的。

但是架不住利益动人。

在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有各种地方性的票号建立了起来。

这些票号发行的只能在本地使用的银票,虽然不像八大票号那样势力巨大,通行天下。但是在地方上,还是具有一定的兑换力的。

只不过王敦苼一拿起来,就知道这不是了。

原因很简单。

第一,这个票号她没有听说过。

要知道家里人都是顺昌号的工作人员(谦虚的说),她小时候玩的东西都是银票,连认得文字都是银票上的文字,数的一二三四,也是这些银票上的数字。

她对这东西太熟悉了。

天下间八大票号,二十六家地方性票号没有哪个她是不熟悉的。

面前这张银票的票号她连听都没有听过。

第二,则是术法波动。

要知道一张银票涉及的金额小可能只有几百几十,但是大的可能成千上万。

要知道,在太原府,一家三口,一般一年也只能赚个一个金元左右的钱。

举个例子来说,他们接的这个妖兽的悬赏,涉及几百条命。

里面的悬赏额也只是二十个金元。

由此可见一斑。

所以为了防止银票被盗用,被仿制。

各个票号都是施展出来了各种手段。每家票号在这方面投入的金钱,时间,以及修行者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至于其中的难度,就从一个侧面来说吧。

大明帝国如此浩瀚疆土,无尽人口,却只有这八大全国性的票号,二十六个地方性票号。

是因为容纳不了其他票号吗?

不是的。

是没有足够的技术手段。

一家票号如果没有独特的手段防止住别人的仿制,那么开业的第二天就是倒闭的日子。

这些票号这所以能运行至今,都拥有自己的独特防伪技术。这些技术虽然错综复杂,但是万变不离其一,那就是术法。

只不过面前这张银票,太过普通了,普通到王敦苼都感觉不到一丝术法的气息。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