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选定一人,朱成功!

如何破局。

面板宣纸之上,当这四字映入这帮大明天子储君眸中的刹那,一个个皆是泛起了深思之色。

弘光、隆武。

这两朝虽然同为南明,但实际上情况则是截然不同。

朱由崧所创建的弘光政权,虽然也有军阀存在,但是多个军阀,每一个军阀都做不到一家独大,且这些军阀之间互有矛盾,并且弘光朝廷还有着一定的威慑力存在。

只要处理得当,还是能玩一波。

从总体上来看,弘光政权还能够算得上是一个有用的朝廷。

然而。

隆武政权的情况则是截然不同。

因为在隆武朝之中,有且仅有一个大军阀,那就是以郑芝龙为首的郑氏家族,这帮海盗起家的

看似隆武帝是登基为帝,建立了隆武政权,建立了新一代的南明朝廷。

可实际上。

这个隆武朝廷,只不过是郑氏一族,是郑芝龙为自己打造的一面旗帜罢了,因为有了隆武帝这面旗帜,他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向各地加征税收,肆意扩充自己的军队。

至于其他的,什么北复失地,什么北伐逐清,在郑芝龙眼里,全是扯淡,谁爱干谁干,反正他郑芝龙是不可能去干的。

若是有骨气也好说,可惜历史最后证明,这郑芝龙连骨气都没有。

“兄长。”

“这隆武之事,在咱看来,无非就在于一个字。”

无人发言之际。

老朱眉头皱着,出声言道。

霎时间,众人之目光,皆是顷刻落在了自家太祖爷之身。

“杀。”

老朱眸中,掠起凛寒杀意。

“父皇说的没错。”

老朱棣亦是紧随老朱之后发声。

“既然隆武朝的军政都在这郑氏之手,那便将郑氏诛杀,收归军政之权。”

对于这帮已经进行过多次穿越的大明朱家天子而言,穿越过去,砍死个把人,这等操作再熟练不过了,完全就是小意思。

三分钟之内,必定解决战斗。

“不可。”

此时。

在实践课上很少发表意见的阿标开口了。

一语之间,阿标将众人的目光皆是吸引而去,这帮人都想知道学霸标究竟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标儿,有何不可?”

老朱看向阿标,出声问道。

在老朱看来,既然隆武大明的军政大权都在贼臣手中,那将贼臣诛杀,夺回军政之权,再兴北伐之路。

从这条路子来看,应该是没有问题才对。

“父皇,您仔细想一想,隆武之境况,与历代权臣当道,看似相同,实则有所不同。”

阿标深吸一口气,继续出言道。

“郑氏军阀,从主将到各层军官,无不都是郑氏亲信,这帮士卒从入行伍的那一刻,在他们意识中,吃的就是郑氏之粮,效的就是郑氏之命。”

“在他们的眼中,从无朝廷可言,从无君父之说。”

“一旦我们杀了郑芝龙等郑氏核心人物,那这支军队将会顷刻陷入乱象。”

“轻则,兵变。”

“重责,大掠福京,弑君谋逆。”

隆武帝登基之后,改福州为都城,又称福京。

闻言。

老朱眉宇皱起。

“标儿所言有理,咱倒是把这一点给忽略了。”

究其本质。

郑芝龙麾下的这一支军队,就是海盗起家,是一群彻头彻尾的兵痞,是一群私兵。

“嗯,大哥说的极为在理。”

朱老四亦是出声说道。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诛杀贼首之前,扶持一位可以镇住军阀之兵者。”

言语至此。

众人都是沉默了。

他们对隆武大明的了解,并不多,仅限于方才仙师所给与的些许资料,让他们找一个能够镇住郑氏之兵者,着实是两眼一摸瞎。

“这样的人,有一个。”

全程听着朱家父子对话的季伯鹰,扫了眼沉默的朱家天子们。

他们不了解南明全史,但是季伯鹰了解。

想要找一个人来接手郑芝龙,这个人选很容易选定。

找他崽就完事了。

郑成功!

从历史角度来看。

这哥们,绝对可靠。

至少,在隆武这个时间段,郑成功绝对可靠。

毕竟这是能在大义之上,和自己老爹决裂的主。

就单这一点,让郑成功取代郑芝龙之后,郑成功必然会全力助隆武帝北伐兴国。

随即。

季伯鹰将关于郑成功的生平事迹,简略的做了个总结,以通晓方式灌入了这帮大明天子储君脑海之中。

与父决裂,率军抗清——受封郡王,率部数创浙闽粤清兵,屡拒招降——合并北上,破瓜洲,下镇江,围江宁,清廷震动——兵败出厦门,经澎湖,直达台湾鹿耳门,围赤嵌城,败荷兰,复台湾全岛。

霎时,这帮大明天子储君在了解郑成功的经历之后,无不是眼眸一亮。

“此人,不论是从身份还是胆魄,以及其对我大明之忠,对建奴之剿灭决心,都甚是合适。”

阿标在明晰了郑成功履历之后,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嗯,就他了。”

老朱点了点头,一锤定音。

‘小黑,锁定隆武时空。’

季伯鹰扫了眼老朱等人,心中一语。

小黑:好的老大,已锁定

接着。

清风微动。

随着一声‘唰’。

再望去。

这醉仙楼主堂之中,除却怜香惜玉之外,再无其他人影。

………………………

南明隆武时空。

天兴府(福州),天子行宫(昔日南安伯府),说是行宫,实则就是一处重新修缮过的大宅,并无丝毫华丽可言。

奉天殿。

隆武帝称帝之后,改福建布政司称福京,改福州行在为天兴府,改布政司为行殿,建行在太庙、社稷及唐国宗庙。升郑芝龙为平虏侯、郑鸿逵为定虏侯,封郑芝豹为澄济伯、郑彩为永胜伯。以黄道周为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蒋德璟为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朱继祚为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曾樱为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黄鸣俊、李光春、苏观生等人为礼、兵各部左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

同年七月,下令将嘉靖年间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三殿之名恢复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各衙门前加“行在”二字。

从恢复三殿之名,从‘天兴’二字,处处得以看出,隆武帝势要复兴大明之念。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

此刻。

奉天殿之中。

说是三大殿之一的奉天殿,实际上和原本的奉天殿规模相差太多,不过只是一门中堂之所。

悲怆之音,在这屋内回荡。

四十四岁的隆武帝,着人在这堂内设下祭拜灵坛,以大明天子之身,亲身祭拜亡故臣子。

“陛下,您要以龙体为重啊,您已经两天未尽米水了。”

在隆武帝身边,老太监小声安慰着。

自从黄道周殉国的消息传来之后,隆武帝便是在这奉天殿(行在)设下灵坛,立誓要亲征北伐。

当然。

隆武帝摆出这般架势,一是向天下人表达自己的决心,告诉天下人,隆武朝并非苟安之所,二也是告诉郑芝龙等人。

朕马上就要亲征了,你们究竟是来,还是不来!

倘若不来,失去朕这块金字招牌,汝等还怎么鱼肉半壁江山!

但是从现在这情况来看,大概率,郑芝龙等人是不会来了,他们除却鱼肉江山这条路线之外,还有另一条路,投降。

因为从隆武帝放出自己要亲征北伐的消息至今,郑芝龙一点表态也没有,甚至连一封上书都没有,都在集体装死鱼。

“朕怒,朕恨,朕怜。”

驻足在黄道周的灵前,朱聿键捏紧着拳头,整个人俨然是额头青筋暴起。

他怒、他恨的是,郑芝龙麾下十数万兵将,囤着百万粮草,却是在北伐之上不出一兵一卒,相比黄道周散尽家财募兵,率领扁担兵北伐复地之心,被俘宁死不降的忠君气节而言,这郑芝龙简直就该千刀万剐。

他怜的是,自己身为天子,自登基之初,竟是受制成这般模样,宣旨天下、皇帝亲征,到头来竟是连一支像样的军队都凑不齐,连一批军粮都拿不出来,更别说犒赏大军的粮饷,成了个他人眼中的笑话,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陛下,老奴万死,叩请陛下,收回北伐之意!”

这老太监扑通一声跪了下去,重重的在隆武帝跟前磕了个响头,他从小就跟着朱聿键长大,看着朱聿键成为唐王世子,成为唐王,后被囚凤阳,后又复封王爵,直至现如今的登基称帝。

他深有感悟,隆武帝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着实是艰难。

“你,也不相信朕吗?”

朱聿键看着自己的这个老奴,眉头一怒。

这跟着自己风雨半生的老太监,可以说是他现在最为信任之人。

“老奴不敢,老奴只是知道,没有大军相随,陛下倘若亲征,与只身入那龙潭虎穴,又有何异?!”

“老奴不愿望见陛下以身犯险。”

这老太监跪地而言,声泪俱下。

连一个老太监都能想明白的道理,精通古今,手不释卷的隆武帝,自然不可能不明白。

昔年曹魏曹髦之结局,他自是明白。

但是。

纵然是明白又有什么用?!

当年的曹髦没有别的选择,而他朱聿键,现在就有吗?

“朕有别的选择吗?”

朱聿键仰天一声长叹。

正因为读的书越多,他越发明白自己处于何等的境地,越发明白自己根本没有别的选择,他无法做到让自己成为一个享乐的傻子。

他,不过就是一个傀儡。

而他,不甘做一个傀儡。

哪怕是没有军粮支撑,哪怕是只能凑足几千松散的散兵游勇,他也要牟足劲拼一次,至少不让自己心中留有遗憾。

就在这时,一道清朗之音响起。

“臣朱成功,拜见陛下。”

只见在这门槛之外,有着一英气少年站着。

赫然是,郑芝龙之长子,郑森。

朱成功原名郑森,在隆武开朝之后,朱聿键第一次见到郑成功,见其英武逼人,再加上想要拉近一下和郑芝龙的关系,便是赐其国姓,并改名为成功,这样郑森就成了朱成功了,也是后面风云数十年的大明国姓爷。

闻言。

隆武帝折身望去,当看到朱成功的那一刻,眼中颇有感慨。

终究,还是有人愿意来。

虽然用处不大。

“回去吧。”

“望你此生不忘心中赤诚,秉守北伐大业。”

朱聿键心里很清楚。

朱成功虽然是郑芝龙的长子,虽然已经亲身领兵,但是毕竟是郑氏晚辈,手中所能够调配的兵权有限,与其跟着自己走这一趟无意义的北伐,以致于失去郑芝龙的信任。

不如不去,继续在郑氏之中掌兵,还能为往后抗清积蓄点实力。

“臣,谨记!”

朱成功又怎能不明白这些道理,跪地大拜,眼眶发红。

此刻的朱成功,亦是心中感戴万般无奈,他除却能来奉天殿亮个相,表明一下自己的忠君之外,再也给不了什么其他的实质性帮助。

他心中明白,自己的父亲郑芝龙和叔伯郑芝豹等人,素来心中只有私利二字,从无家国之念,更谈不上什么忠君可言。

于此,他朱成功深以为耻,深以为愧,可他现在也的确是无可奈何,没有任何办法,他虽然是郑芝龙长子,是郑氏次一辈的头号人物,并且已经掌兵,在郑氏军中也颇有威望,但在郑氏族中,他依旧只是一个晚辈,真正大权都掌握在自己父亲郑芝龙以及郑芝豹等一干叔伯手中,这些人不点头,他根本就无法襄助隆武。

“祖宗感念,可否告知不孝儿郎朱聿键,往后当如何行事。”

朱聿键湿润了眼眶,发自肺腑的一声长叹。

他但凡有任何其他办法,都不会走上孤身北伐的这条不归路。

————————————

PS:最近有亚父们注意到单章字数变少了。

确实如此。

原因有三。

一,丈母娘回去过年了,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得和老婆交换陪着孩子,码字的时间太少。

二,书已经进入末期了,基本上各项数据都处于沉底阶段,接下来就是逐步收尾了,所以稍微放缓了些速度。

三,仅存的一些时间,还得构思新书了。(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