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结识范仲淹,欧阳修(求鲜花求月票)

在齐衡说出盛家书塾四个字后,盛长柏和盛长枫不禁相视一眼,看来从今日开始,盛家书塾可能在汴京城要火起来了。

樊楼一间厢房,欧阳修及范仲淹几位官员在得知徐景淮所作的词后,不禁放下酒杯,细细品位起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绝,实在是绝!”

“想不到这汴京城内真是人才辈出,我可许久没见识到这么绝妙的诗词了。”

欧阳修虚拟一把胡子,神色十分喜悦,反复的诵读着徐景淮所作的词,没读一遍,心里都出现不同的感悟。

“这是哪家的公子所作?可有功名在身?”范仲淹扭头看向一旁的小厮问道。

小厮摇摇头,“小的不知,官人若想知道,小的这就去打听一下。”

范仲淹犹豫片刻后,点了点头。

徐景淮的词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樊楼。

明兰和余家嫡长女余嫣然相坐在窗边,二人一开始正欢声笑语的交谈着。

等从小桃嘴磕磕巴巴里听到徐景淮所作的词,和夺得今日诗会头筹的消息时,明兰眼眸中顿觉惊喜不已。

“想不到景淮哥哥他还有如此诗才,看来等明日学究知道又要当着大哥哥的夸赞景淮哥哥了。”明兰笑着说完后,拿起一块蜜枣酥放在口中。

“明兰,这人你认识?”余嫣然虽然是余家嫡长女,但生母早逝,继母刻薄,父亲也是无能的人,和明兰一样,余嫣然同样一直生活在祖母身边。

因为余家老太太和盛家老太太关系好,所以明兰和余嫣然也成了闺中密友。

“我忘记和嫣然姐姐说了,他是我祖母的侄孙,为了今年的科考,现下在盛府住着。”明兰眉眼弯弯,轻声说着。

余嫣然点点头,喃喃说道:“原来是这样,这位公子真是个有才之人。”

明兰眼眸轻扫,最终在不远处人群中看到了徐景淮的身影,嘴角不禁微微上扬了几分。

……

厢房内,小厮打听完后,连忙过来告知范仲淹和欧阳修二人。

“官人,小的打听到这位徐公子是金陵勇毅侯府的长子,现在居住在盛家,还未取得什么功名,但小的得知今年会和盛家两位公子一同参加科考。”小厮弯腰说着。

“盛家,莫非是礼院的那位五品官盛紘?”范仲淹摸着胡子,伸长脖子问道。

小厮点点头,“官人说的不错。”

“你去将他请上来瞧瞧”

“是。”小厮应声后,立马按照范仲淹的吩咐去将徐景淮请上来。

“你将他请上来做什么?”欧阳修不解的看着范仲淹。

“永叔你难道不想见见作出此等绝句的人,是什么样子吗?”范仲淹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说道。

永叔是欧阳修的小字,范仲淹比欧阳修年长十八岁,与他是亦师亦友的忘年之交。

范仲淹仕途坎坷,作为谏官多次在朝中受到排挤,每每都是欧阳修为他仗义执言。

“也是,那就瞧瞧吧。”欧阳修也跟着范仲淹端起酒杯,将杯中酒水一饮而尽。

……

很快,徐景淮便在小厮的带领下,来到厢房内。

“两位官人安好。”徐景淮看着欧阳修与范仲淹二人,恭谨行礼。

欧阳修与范仲淹抬眸打量着徐景淮,片刻后,范仲淹开口道,“没想到作出此诗的是个如此英俊的少年。”

“我大宋真是卧虎藏龙啊!”

“多谢官人夸赞,这首诗不过是随手一题罢了。”徐景淮轻轻一笑,说道。

眼前的两位,在来之前,他买通小厮已经打听清楚了。

正是后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范仲淹与欧阳修。

范仲淹听徐景淮这么说,不禁摇摇头,给他打上了个不懂谦虚的标签。

“不过如果范大人喜欢,不如我在诗上再加上一句,樊楼诗会,欢饮达旦,作此篇,赠范仲淹与欧阳修如何?”

“啊……这……”范仲淹一下子直接愣住了,难以置信的看着徐景淮。

一旁的欧阳修也同样如此。

就在刚才,他们二人已经认定,这首诗一定会千古流传。

如果他们名字加上去,那他们也定然会随着这首词……

思及此,范仲淹看徐景淮的眼神不禁变了几分。

“小子,你可是认真的?”范仲淹压制住心头的激动,沉声问道。

“当然是认真的。”他来参加诗会夺得头筹,本来就是想要结交眼前这两人,这对于他来说,就是随手添几个字的事情。

听到徐景淮肯定的回答,范仲淹看了欧阳修一眼,连忙拉他入座,给他倒了一杯酒。

“快尝尝这酒,是我贤弟欧阳修亲自酿的,味道十分香醇。”范仲淹一脸笑意的说道。

徐景淮见他转变的如此热情,只好入座和他们共饮起来。

待酒足饭饱后,樊楼这场诗会也逐渐接近尾声,徐景淮开始和欧阳修、范仲淹告别。

范仲淹拉着徐景淮道,“景淮往后若无事,可来我府中小聚。”

一旁欧阳修也如此说道。

徐景淮点点头,看着他二人的态度,这两位今日算是结实成功了。

也不知道跟他们同在礼部任职的盛紘知道此事后,会作何感想。

……

PS:求鲜花,求月票,求评价,撒泼打滚的求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