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不曾想给他人做了嫁衣

冯余,是冯老爷的小儿子,冯补的弟弟。

很小的时候,冯余就被送到外面去拜师学艺了。

几乎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回来一次。

这一次回来,听冯余说的是,自己已经通过了师门的考核,达到了行走江湖的标准。

练武功,闯江湖,无非就是为了名利二字。

这利,从就小衣食无忧,要什么有什么。

冯余根本就不看在眼里。

他想要的只是名气和声望。

山中出现了蟒蛇吃人,衙门都对付不了,这是多好的一个成名机会。

可冯余想了,要是自己一个人去打妖怪,太无趣了,谁又能知道他的本领究竟有多厉害。

没有见证人在场,他展示实力来给谁看?

到时候妖怪杀了,可能百姓还以为是家里的护卫帮忙。

或者是一场险恶厮杀,好不容易才获胜。

这样一来,他虽然也会出名,但和自己希望的程度还有很大的差距。

冯余要的是,让整个信阳城的人都知道他的威风。

衙门缉妖捕快都不能解决的凶恶大妖,被他以绝对的实力,将其碾压斩杀。

简而言之,他要在全城人面前露脸,震惊他们。

于是就有了花银子给自己请观众,这样难得一闻的事情发生。

冯老爷满足自己儿子心愿的同时,也想借此次机会,将这个好事夸大宣传出去,洗白一下自己,搏一点好的名声在外。

出发的时间定在午后,让大家吃饱了午饭后,在北边的城门外集合。

乌泱泱的一群人,跟在一个鲜衣怒马少年郎的身后。

人群中除了有拿着兑银纸的人之外,还有不少是跟过来看热闹的。

就连衙门里也派了几个捕快前去,必要的时候能帮就帮,减少伤亡。

这样的效果,冯余嘴角浮现出了一抹微笑,内心很是满意。

全城的人都知道他今天要去干嘛。

只要今日一过,他的名字将会在大街小巷里流传开来。

他的故事也会被许多人津津乐道。

用不了多久,江湖上也会有他的名号。

许一言看着眼前的这幅场景,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一首苏轼的词来。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只不过别人是自愿去看太守射虎,而冯余,确是花的银子。

胡家村离信阳城并不太远,一群人走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到了。

这一大拨人,这个大阵仗,直接把胡家村的村长给吓得说不出话来。

这是来抓妖怪,还是来打战的?

这么多人,不会把妖怪给吓跑吗?

有村人急急忙忙去通知胡二,让他快出来看,有人来杀妖了,能够替他大哥报仇了。

胡大虽然从蛇口脱险,没了性命之忧,但是整张脸却毁了。

受到了刺激,精神也变得有些不太正常。

让他们本就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

然而推开门,屋内并不见胡二的身影,只有胡大躺在床上休养。

“遭了!那傻小子肯定是一个人跑到山里去了!”

自上一次缉妖捕快失手后,衙门就没再派人来过了。

只是通知大家,别再到山里去了。

胡二以为是他们放弃了,所以他要亲自提刀去替哥哥报仇。

上次他一个人就将蟒蛇给砍跑,给他增长很大的信心,觉得自己可以。

冯余带着大家上山去了,走不多时,他忽然停下,道:

“我已经闻到了妖怪的味道,想必就在附近不远处。为了大家的安全,就在此停下吧。接下来就看我的了。”

听到发现妖怪了,大家的神情都紧张起来。

左顾右看,生怕妖怪就藏在自己的附近。

冯余继续往前走。

许一言悄悄跟了上去,别人害怕,他可不害怕。

然而才刚刚走动几步,前方的林子内,忽然出现一个巨大的红眼蛇头!

众人吓了一跳,就要拔腿开跑。

冯余大喝道:“大家别慌!有我在!这小妖怪不成气候,且看我的本事如何!”

这重头戏才正要上演呢,怎么能缺了重要的观众呢。

冯余说着就急冲上前,跃至半空中。

双拳包裹着一团形似虎头的真气,散发出一股猛虎下山一般的狂烈气势。

众人似乎听见了呼啸声,只看见有两只猛虎朝着蛇头扑咬下去。

这双拳,冯余只用上了五成的真气,想着对付这样一只妖怪,绰绰有余了。

蟒蛇对冯余的攻击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反而是那蛇头之下,却闪出一个身影来。

只见那个人影,双手向上,迎着虎口刺入而抓。

一下子便将冯余的两只手腕给牢牢捏住,然后顺势朝下拖拽,将他从空中拉到地上。

猛虎一下就变成了家猫,就像是被人捏住了后颈子一样,这气势也就颓了。

两人身形停下,众人这才看得分明。

原来突然出现的是一个光头的和尚。

除了和尚之外,这蛇头之下还有其他人,只不过被垂下来的蛇头给挡住了,看不真切。

和尚放开了冯余,朝后退开一步,双手合十,念了一句阿弥陀佛,道:

“施主,方才情况危急,情急之下不得已而为之。若有得罪,还请勿责怪。”

冯余已经发现,这蛇妖是死了。

不用想也知道,正是眼前这个和尚杀的。

他心里在痛骂:贼秃驴,你小爷我好不容易搭起来的戏台子,结果风头让你给抢了!

这口气他实在咽不下来!

不能就这样白费一场功夫,给这个和尚做了嫁妆。

而且方才因为这个和尚,还让自己还在众人面前吃了个瘪!

不行,必须要立即将形势扭转回来。

脑中灵光一闪!

他想到了个主意。

只听冯余大喊道:“这和尚被蛇妖所控,已是非人之物!大家不要被欺骗了,看我揭穿他的真面目!”

话还没说完的时候,他就收肘沉至腰间,猛然踏出一步,出其不意的打出拳去。

这实实在在就是偷袭了。

但是冯余不怕,因为他知道,这些百姓根本就看不出来。

经过刚才的交手,冯余知道眼前这个和尚有些本事,不能和他纠缠下去。

否则自己的计策就会失败。

只有通过偷袭,用出十成的功力。

一击必杀了这和尚,借此才好找回自己丢失的脸面。

并且来个死无对证,之后再打一拳在蛇妖尸体上。

将杀妖的功劳揽在自己身上。

冯补的剧本设计得还算合理,只不过,演员并不听话。

他低估了这个和尚的实力!

同时也高估了自己的武功。

冯余抢先发起攻击,然而和尚却无丝毫慌忙,后发而先至。

厚重的绵掌,紧贴在冯余的拳头之上。

和尚包住对方的拳头,手腕微微一个翻转,就将冯余的拳力化解,并且将其拳头向外推开。

冯余收力不及时,重心不稳,向前趔趄了几步,差点就栽了个跟头。

和尚一把拉住他,道:“施主误会了,贫僧是真真切切的人。那蛇妖已被贫僧击杀,大家用不着慌怕。”

说着让开身形,让大家看清楚了蛇头之下的另外二人。

他们是双手撑着蛇腹,这才将蛇头顶起来。

人群中也有胡家村的人。

他们一眼就认出,其中一人就是独自上山来报仇的胡二。

大喜道:“胡二,你个傻小子,怎么敢一个人就上山来!”

胡二站出来解释,道:“我也是气糊涂了。拿着斧头上山来找到了蟒蛇,然而却不是它的对手。两三下就被打倒在地上,起不来了。”

他指了指身前那位高壮的和尚,继续道:

“还好在危急时刻,是这位大师出现救下了我。”

为了更好的还原当时的情景。

胡二声情并茂,并且搭配起了动作。

只见他跳起来,左手并指竖放在胸前,右手成掌,拍打在蛇头之上,道:

“这位大师傅可厉害了,就是这样一掌,就将这可恶的蛇妖打杀了。我们没有被蛇妖所控,否则我怎敢这样打它。”

众人见胡二如此对待蛇妖,而且也看见大和尚,轻轻松松就化解了冯余的攻击,也就真的相信他是高僧。

当下众人就称赞起来。

这可把一旁的冯余给气的啊。

这原本应该是属于他的赞不绝口。

没想到却被这个半路杀出来的和尚给截胡了。

自己花了钱不说,还在众人面前丢了脸面。

但是冯余也不是傻子,经过这两次交手,就知道自己并非他的对手。

看和尚那从容的态度,自己方才全力的一击,只怕他连十分之一的功力都没能用出来。

而且背后还有一个看不彻底的美少年。

冯余心中虽恨,却也只能忍气吞声。

当下就抱拳赔礼,致歉道:

“大师,是我太过紧张鲁莽了,冲撞到大师了,万望恕罪!在下冯余,师承百形拳宗,敢问大师法号,宝刹在何处?”

先问清楚底细,看看是否是自己师门能得罪的。

和尚颔首赞道道:“原来是百形拳宗的弟子,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大有可为。贫僧法号净悟,师出出云寺。后边这位是我师弟,弟子规。”

净悟虽然年长弟子规二十岁,但两人的师傅却是同辈,所以师兄弟相称。

弟子规笑道:“师兄可谬误了,我已被逐出寺庙,现如今已非你师弟。”

当日弟子规走出寺庙,没走多久就被后面的净悟追上。

净悟知道事情后,并未怪罪师弟,反而邀他一起。

好拿了那黄鼠狼妖,将功折罪,重回寺庙。

两人行到此山,忽闻妖气大盛,寻味赶来,救下一命。

妖尸不可随处处置。

万一被山中的哪只饿慌了的野兽吃了。

运气若好,可能就此成精成怪,又是一个祸患。

于是三人就顶着蛇尸,走下山来,这才碰到众人,闹了一出误会。

原来是出云寺的,难怪有如此功力。

冯余自忖:“这两个人可得罪不起,只能认栽了。”

口中却道:“原来是出云寺的净悟大师,久仰大名!不知大师来蜀地,可是有什么事情要办?”

其实他根本就没听说个这个名号。

但在江湖上行走,只要是得罪不起的人物,那都是要久仰的。

净悟见此人能号领上百人众跟随,还有捕快在后,心中想道:

“这冯少侠在城中定然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或许可以打听出有关黄鼠狼妖的消息。”

便问道:“有一只黄鼠狼妖从本寺中逃出,特奉师之命,前来除妖,弥补过失。不知冯少侠,可有听闻过这只妖怪?前段时间,恐是在城中闹出了人命案件。”

又把目光看向后面的几位捕快,可从他们眼神中只看到迷惑,是不知情的。

冯余才回来不久,哪里知道什么这些事情,摇头说不知。

黄鼠狼妖没听过,害人的狗妖倒是多,不过都死了。

这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却突然发声,喊道:“大师傅,我知道,我知道。”

只见有一个瘦矮的中年人从中挤出来。

净悟眉毛一扬,道:“施主,你当真知情?可是看见过那黄鼠狼妖怪。”

中年人点头道:

“前段些日子,大清早的,天都还没亮的时候。我挑着担进城卖菜,偶然之间看到了。有一只黄皮子在大街上走,身后还跟着一个人。他们好像还在说话!”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