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动员大会

李浩万万没想到的是,圣上虽只在杜陵城晃了一圈,并没有解决什么实质问题,但却给他带来了莫大的好处。

首先,“辣椒仙人”尽管不过是个虚职,但作为圣上亲封的仙,他在杜陵百姓心目中的地位直线上升,已经赶超他师父。

如今百姓见了他,一个口一个“国师”,简直恭敬的不得了。

另一方面,慧娘等人都获得清白身以及相应的爵位、官职,再不必担惊受怕,更不必以造反为主业,他们无不欢喜异常。

而这一切,皆拜李浩所赐。

就连韦思仁,他举家造反,杀伤程咬金数千兵士,却没被圣上追责,也难免要感激李浩。

如此一来,李浩算是成为了杜陵县所有达官贵人的恩公,真正做到一呼百应,万众景仰。

从今而后,他算是正式取代了韦思仁和杜楚客,成为杜陵县的头号土皇帝以及精神领袖。

李浩站在县衙门口,望着冲他跪拜的人群,不禁感慨万千。

如今名声有了、钱帛有了、地位有了,连心爱的臭小娘也保住了,算得上是苦尽甘来。

只可惜,大旱之事如鲠在喉,使他终究开心不起来。

不过……

望着面前黑压压人群,他又不禁渐渐燃起信心。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经不知多少灾患。

可凭它多大灾患,终究击不倒我大中华。tiqi.org 草莓小说网

因为,中华有无数坚强不屈的英雄儿女。面对灾患,他们从不屈服、从不退缩。

这种精神,便是中华矗立千年、甚至万年的根本所在。

所以,要相信这些英雄儿女,他们一定能够陪着自己挺过这场即将到来的灾难!

当务之急,是将大家集中起来,分工作业。

他冲人群中的几位领袖——韦思仁、杜楚客、九叔公、慧娘、县令招手。

“来,过来!”

“我们先开个动员大会。”

韦思仁大难不死,却也因此次起义弄得实力大打折扣,武士死了不少,钱帛更是几乎耗尽。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在杜陵县里仍有一定的威慑力。

至于杜楚客,乃是百姓们的精神支柱,在百姓面前有绝对的号召力。

九叔公可以左右清溪村及三皇庙周边一些村落,也是不容小觑的领军人物。

慧娘是新封的杜陵县君,算得上是杜陵县最高官职了。

而县令,好歹是个县令,名义上的杜陵主宰者。

他将这五个人叫到县衙里,决定和他们探讨下当前之形势、今后将要面对之问题,以及应对之方法。

哪知,这五个人坐到一起,如同将金木水火土聚到一处,各种的相杀相克。

而率先挑起事端的,出乎李浩意料之外,竟然是老实本分、公正公平的九叔公。

他指着韦思仁鼻子,咬牙切齿的咒骂。

“你这贼人,害死我杜陵多少百姓!?”

“不过仗着两个女人的美色,迷惑了圣上,这才逃过一劫。”

“你知羞也不!?知耻也不!?”

“如今有什么脸面,堂而皇之的坐在这里!?”

韦思仁并不理会九叔公,却将矛头对准了慧娘。

“你我约定攻守同盟,你见势不妙,便背我而去!”

“此等所为,真正下流无耻!”

慧娘看杜楚客不顺眼,毕竟杜家一直是她头号大敌,思维短时间内扭转不过来。

“还以为杜如晦是什么英雄,哼!”

“适才见他在李世民面前摇尾乞怜的模样,真是让我笑掉大牙。”

“有其兄必有其弟,你休要在我面前摆出这副怏怏不采的正人君子模样。”

“怎么?和我同处一室,辱没了你不成!?”

杜楚客被骂急了,掉头教训县令。

“杜陵城几番被攻破,百姓们被人宰割!”

“你身为父母官,却躲去了哪里!?为何不为百姓们做主!?”

县令观瞧一圈,这几个人他哪个都得罪不起,除了九叔公。

“李老九,此乃公堂之上,岂轮到你一个平头百姓在此大呼小叫!?”

李浩也不管,任他们吵骂。

他一直和弃娘站在门口,说着自家的话。

“弃娘啊,我还以为慧娘他们把你绑到大、小王庄去了。你都不知道,我当时有多担心。”

弃娘是见钱眼开的人,不住朝门外那十几辆大车张望。

因为车上的绢都归了她,她欣喜若狂,早将一切恩怨忘得精光,轻描淡写答道。

“去什么大、小王庄?”

“慧娘知道程咬金贪恋我美色,她为了保命,想将我献给程咬金。”

李浩恍然大悟,难怪来见圣上时,会碰到慧娘一伙。

这他娘不是巧合!

而是慧娘拿弃娘做人情送与程咬金时,正赶上圣上驾临,将他们堵了个正着。

李浩瞪着慧娘,心里这个气啊。

但大局为重,现在不是抽她的时候。

李浩揉揉脸,活动活动脸部肌肉,勉强挤出个笑容,慢悠悠朝五个吐沫横飞、互相谩骂的人走去。

“吵完了没?”

“要不,我再等一会儿?”

“等你们吵完了,咱们再说正事?”

杜陵县这五位领军人物虽然彼此看不顺眼,但却一致认定他是恩公。

他一张嘴,五个人立马全都闭上了嘴。

李浩等了片刻,见他们果然乖巧的不再吵闹,这才开口。

“我观瞧天象,断定明年必有大旱。”

“虽然尚不敢确定这次旱情殃及范围有多广,但可以肯定的是,杜陵县必在其中!”

“我说的简单点,大唐贞观元年十月二十日,也就是明天开始,直到大唐贞观二年十二月七日,一年多的时间内,几乎没有任何雨雪。”

“也就是说,明年,杜陵县的庄稼将颗粒无收,百姓们将无粮可吃!”

五人终于放下敌意,彼此面面相觑。

面对共同的灾难,个人之间那点矛盾已经不算什么了。

慧娘率先开口,他和圣上的对话,慧娘始终旁听。

“李郎,李世民不是说了。如果杜陵明年果然有灾荒,他自会救济。”

这正是李浩所担心的,摇头道。

“我不也说了,现在并不确定这次旱灾范围多广。”

“一县、一州,甚至一府受灾,朝廷或许可以救济。若是整个大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