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不到二十岁的尚书

翌日。

长安皇宫,甘露殿。

李世民依旧坐在龙椅上,下方文武百官分别跪坐在两旁。

李世民看了看一众官员,脸上闪过怒色。

“诸位爱卿,我大唐开国十数年,百废待兴,四方皆有强敌。”

“然而我们朝堂却遍布蛀虫,贪墨银两,吸食民脂民膏,你们说朕该当如何?”

听了李世民的质问,满朝文武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回答。

“陛下!”

这时,魏征起身,出列道:“此等祸害,危及大唐,动摇国之根本,应当严惩!”

魏征一向以铁面无私着称,他是怼天怼地怼空气,不管是谁,他都要怼上一怼,就算是李世民也时常被他怼的哑口无言。

“嗯,爱卿言之有理!”

“玄龄,户部的账目可有问题?”

李世民看向了房玄龄,问道。

听到李世民问自己,房玄龄起身,出列道:“陛下,户部账目已经全部查清,这是全部清单。”

房玄龄说着取出一份奏折,双手捧起,王德接过转呈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接过奏折,打开看了起来,一看之下勃然大怒,一行行数字简直触目惊心。

户部官员众多,并且还经营了生铁与食盐的制作工坊,但是这些工坊竟然连年亏损。

众所周知,生铁与精盐可是关系到军队建设与民生的大事,是最为赚钱的。tiqi.org 草莓小说网

尤其是食盐,更是百姓每日必需品。

虽然有七成都控制在世家大族手中,但这三成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户部经营的生铁与食盐竟然亏损,可想而知这些银钱去了何处。

最后一页是一个个贪污银两的官员名单。

上至右侍郎,下至工坊负责人,竟然无不贪污。

最为清廉的还就是刚刚上任左侍郎的

最令李世民惊讶的是上面竟然没有刘政会的名字。

整个户部贪污,作为户部最高长官刘政会竟然没有贪污,谁会相信。

“刘政会,你来给朕解释解释,户部为何会糜烂成这副模样?”

李世民将奏折拍在桉几上,眼神凌厉的看向了刘政会。

自从上朝,刘政会就心神不宁,额头的冷汗滚滚而落。

他接任户部以来,始终都兢兢业业,想尽办法往户部搂银子,但都收效甚微。

正因为将所有经历全部放在了此等大事上,因此对户部官员疏于管理。

先有户部侍郎孟建寿倒卖军粮,如今户部官员又集体贪墨,可谓是丢尽了他刘政会的老脸。

虽然他未曾贪墨,但是却负有失察之责。

“陛下,老臣有失察之责,愧对陛下的信任,还请陛下责罚!”

刘政会躬身行礼,语气诚恳。

说实话,刘政会能聚敛财富,是个好管家,但却不是个称职的管理者。

“你确实是失职,从今日起便去洛州任刺史吧!”

李世民澹澹道。

“嗡”

李世民话音刚落,满堂皆惊。

刘政会仅仅是御下不严,并未贪墨也被罢黜了尚书,贬到洛州任刺史,看来陛下今日是动了真怒了。

“臣领旨,多谢陛下!”

刘政会神情落寞的退了回去。

虽然李世民罢免了刘政会,前往洛州出任刺史,但是谁都明白,这是明升暗降。

洛州这些年经历日趋繁荣,隐隐已经有了与长安齐架并驱的架势,被人戏称东都。

倘若不是王世雄与王召才图谋叛乱,也轮不到刘政会。

成为洛州刺史,俨然就是封疆大吏,成为东都的话事人。

“陛下,户部官员该如何处置?”

“而且户部不可一日无主,还需陛下另外再派人管理。”

房玄龄再次说道。

“嗯!”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户部所有官员全部交由三司会审,视情节进行处罚。”

“至于户部尚书,房爱卿可有合适人选?”

李世民话音落下,所有人全部将目光落在了房玄龄身上?

他们谁都未曾想到李世民竟然会询问房玄龄户部尚书人选。

要知道各级官员都应该通过吏部认命,而吏部尚书乃是侯君集,李世民不询问侯君集竟然询问房玄龄,其中深意耐人寻味。

尤其是长孙无忌,更是眼巴巴的看着房玄龄。

之前他就申请长孙冲出任户部左侍郎,但是却被李世民否决了。

如今李世民向房玄龄询问户部尚书人选,那是不是意味着户部侍郎也要换人?

如果房玄龄能提一提长孙冲,那长孙冲便会有机会了。

长孙无忌自认为与房玄龄关系还不错,他有这个信心。

就在长孙无忌心思百转之际,房玄龄沉声道:“陛下,光禄大夫,莒国公唐俭,素有财算,并且为人正直,素有大局观。”

“老臣推荐莒国公出任户部尚书。”

“嗯!”

听到房玄龄推荐唐俭,李世民点了点头,道:“准奏!”

“王德拟旨!”

“是!”

王德答应一声,便吩咐小太监去办。

长孙无忌热切的看着房玄龄与李世民,期待着他们接下来谈论户部侍郎的人选,但是等了许久,二人都未提及,脸色瞬间难看起来。

“克明,工部可曾查明?”

李世民看向了杜如晦,沉声问道。

闻言,杜如晦起身,出列躬身道:“陛下,工部也已经查清。”

“老臣弹劾尚书张亮,只顾每日念经,毫无作为。”

“工部上下贪墨数额不等,老臣已将犯官关押,等待陛下处置。”

有了户部的铺垫,对于工部,李世民已经有些麻木了,挥手示意杜如晦以及定夺,他只要结果。

“陛下!”

杜如晦趁机说道:“临安郡公李峰,查出工部贪官,有功于社稷,因此老臣举荐李峰出任工部尚书。”

杜如晦话音刚落,满朝皆惊。

这杜如晦是什么意思?

他为何要举荐李峰出任工部尚书?

要知道李峰今年还不到二十岁,而且是刚升任工部尚书,如此快就再次提拔为工部尚书,这未免也有些太快了吧?

纵观古今,还从未出现过不到二十岁的尚书。

虽然工部在六部中是垫底的存在,但怎么说也是六部之一,如此做未免也太过儿戏了吧?

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杜如晦,等待着李世民将其骂个狗血淋头。

但是令众人傻眼的是,李世民非但未曾发怒,反而露出了澹澹的笑意。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