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无意义的辩论

据史载,在楚国攻宋时,楚国将领蒙起(字武毅)曾派手下使者前往滕州城劝降。本来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会面,最后还以失败告终,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东史》中却另开一篇,详细记载了这次会面……

“在下朱肆乾,字顺康,儒家理宗人士,想必您就是南宫穆将军了吧。”

“正是,敢问足下孤身来我城中有什么事呢?难不成蒙起将军要与我军议和?”

“没错,你们同为兵家之士,何必苦苦相逼呢?”

“这话应该是我问你们吧!楚军连日攻城,我守军已伤亡惨重……”

“可是楚军亦是如此……”

“住口!你若停战,我双手欢迎;你若劝降,那便识相一点,不要让我发怒,将你乱棍打出去!”

“诶南宫将军,您可千万别生气。我只是为将军分析一下当今天下大局而已,并非要劝降将军。”

接着,朱肆乾便发表了一篇高谈阔论,说尽天下局势:

昔周公平四海,封诸侯,庆赐遂行;立礼法,行仁政,万民臣服;与西方建交,以天海为界,推贤举能,名扬四海,夷狄请服。行禅让之事,定国号大汉,历经百代。八百多年后,天子之位被世家大族——刘姓垄断,选举之事被贵族操控,禅让古制被举才惟亲代替……

“等等,怎么感觉你在借朱肆乾之口完善之前没提到的世界观?”

“有些事知道就好,你大可不必说出来……”

“果然是这样!你个述史的这么大的疏漏,简直愧对天下!”

“诶?你这家伙咋还拽起成语来了?!再说,我这也是为了让大家明白而已,我又不是什么艺术家,搞什么曲高和寡?”

好不容易打发走了表弟,我继续展开叙述:

百年之前,虽然海内较为安宁,但刘姓氏族还是遭到了所谓的“天罚”(开头所言科技倒退),司马昭异趁机发动政变,刘桓岭虽保住天子之位,而无天子之实。朝政之事被司马氏族掌握,连废旧立新都由司马一族说了算。此时,东大陆已无统一之实,此后百年,各诸侯国之间战乱频繁,逐渐形成当今十三国鼎立之势。而大汉,早已名存实亡……司马一族虽控制一隅之地,却并未因此废帝自立,而是自封国相,历代世袭,大权独揽,到如今一代,更是骄横跋扈……

“因此,若想拯救天下苍生,儒家先贤早已提出解决方案:那就是趁早实现大一统的目标!”

而今大国,只是齐楚,若早日实现天下大一统,那么整个大陆的发展将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速度,恢复到灾前水平指日可待。

“南宫将军虽为兵家,亦应知天下百姓的诉求,能够和平解决的事,为何非要进行战争呢?”

“哦?难道这战争不是你们楚国发动的吗?只用不到一个月,便攻下我宋国四座城池,为了得到宋国,楚王好大的手笔!”

“将军大可不必如此气愤,楚王只是看到当今宋国积贫积弱,为宋国百姓着想……”

“为宋国百姓着想?我看是为了他那膨胀的野心!天下诸侯,只他一人称王,这究竟是何居心?没错,我宋国确实是弱国,但还没有到你们想吞就吞的地步!”

朱肆乾又开始为其陈述利弊: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宋,于齐楚两强国之间苟延残喘,只有死路一条。且当今宋襄公,虽有大志,而无雄才,令国中人才如流水般走失,早晚要被大国所灭……既如此,不如降于强楚,宋国国君亦可安然享受原本待遇,不必劳神苦思,为朝野俗务缠身;归于楚国,您亦可得虎威一职,与蒙起将军同列。

顺时代之潮流,为百姓造福祉,既然大汉早已名存实亡,何不为如日中出的强大政权卖力?重新统一天下,令黎民免遭战乱之苦,这难道不是鸿鹄之志,难道不是整个大陆的造化吗?

“真是可笑,发动战争的人竟然让我们停止战争!”南宫穆气凝于掌,以手为刃,直接劈掉条案一角,吓得朱肆乾不敢继续言语……

“亏你还是儒家弟子!我问你,古今中外流芳百世之人,可有一个不败请降的将军!要不是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你早就已经身首异处了!”

“这……”

“何况我宋国虽弱,还不至于民心尽丧!若今日我为了你们所谓的一统天下而投降,不知今人后人当如何看我……”

“我相信,后人会理解您的……”

说到这里,南宫穆的语气稍有缓和:“罢了,我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守城将军,何德何能可与蒙将军同列?”

众所周知,士为知己者死,可是宋国国君却只给将军一座城池,远离都城,守边卫国数十载从未有过升迁,您为何……要如此坚持?

“你也说过,我是个守边卫国的将军,我有着自己的职责。国君他正是深知我的能力,所以才让我守着滕州城这一战略要地。这是宋国的国土,我是宋国的大将。回去告诉蒙起,滕州城守军宁死不降!”

此时一个士兵突然闯入府中:“将军,门外逍遥宗庄周求见!”

“哦?没看到我正忙着吗?”

“我们也是这样说的,可他说有十万火急之事,几个弟兄想要拦住他,都被打倒了!”

“南宫将军,看来我该离开了!”朱肆乾拿出一块泛着光的宝石,突然说道,随即他便不见了踪影。

南宫穆沉思一会儿,突然,他的眼中闪过一丝久违的光亮:“好!让他进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