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暴雪受灾,百姓受苦!

“既然卿等无人再献粮,那朕便着手拟定姓氏榜单了!”

见群臣久久没人响应,李治略微有些失望。

不过他也深知细水长流的道理。

总不能一波就把手下的小弟们榨干吧。

“房爱卿,姓氏榜单草案,朕就交给你中书省去拟定了!”

李治看向房玄龄,意味深长的吩咐道。

“臣遵旨!”

房玄龄大步上前,拱手领旨!

作为大唐的中书令。

拟定新政新策,他责无旁贷!

“魏爱卿,百官献粮入仓,朕就交给你御史台去监督了!”

李治又把视线落在魏征身上,笑意吟吟说道:“倘若有谁敢少献粮食,你随时可向朕上奏弹劾!”

监督百官献粮。

自然非铁面无私的魏怼怼莫属。

毕竟这种得罪的人活。

交给其他人去干,他李治还真有些不放心。

“臣……遵旨!”

苦逼的魏征暗叹一口气,只好无奈领旨。

尽管他平时喜欢找李治陛下的茬,却也不敢当朝抗旨。

再说了。

百官献粮救灾,本就是关乎民生的大事。

他又哪有推卸的理由?

“这些日子关中暴雪肆虐,百姓们深受其苦!”

“如今有了卿等的慷慨献粮,暂时可解百姓们的饥荒之虞!”

李治俯视着殿内群臣,忽然话锋一转。

“可这场百年罕见的暴雪,并不止让我大唐受灾!”

“朕近日听闻,北方的东突厥受暴雪灾害更甚!”

“所以,朕欲借此良机出兵北击突厥,卿等对此可有良策?”

文武百官顿时怔住了。

每个人脸上皆是惊愕和不可置信的神情。

他们万万没想到。

李治陛下居然有这么多抽风的想法。

先前搞姓氏排名也就算了。

可在这种时候出兵北击突厥,跟抽风有啥区别。

身为智者的房玄龄,也被李治抽风的想法惊出一身冷汗。

“启奏陛下,大唐当此天灾不断之际,百姓们早已是苦不堪言!”

“倘若此时还要出兵北击突厥,对天下百姓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啊!”

“万一北击突厥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房玄龄抹了把冷汗,战战兢兢的劝谏道。

“臣等恳请陛下为天下百姓着想,收回北击突厥之念!”

杜如晦引领着众文官,齐齐躬身劝谏。

哪怕是原本跟李治一条心的长孙无忌。

也加入到了反对北击突厥的行列当中。

而吃了暗亏的魏征见状,当即借机向李治发难。

“陛下为百姓筹粮而拟定姓氏榜单,臣自是无可话说!”

“假使陛下筹粮是为了北击突厥,而罔顾天下百姓死活……那就跟前隋暴君杨广无异了!”

百官们纷纷看向魏征,眸中尽是敬佩之意。

这魏大夫还真是头铁胆大啊。

竟敢当殿拿陛下跟暴君杨广比。

这份勇气和魄力,非常人能及也。

“放肆,朕何时说过要罔顾天下百姓死活了?”

李治面色一沉,厉声斥责道:“朕急于出兵北击突厥,恰恰是为了保护百姓不受突厥劫掠!”

“臣且问陛下,北方的东突厥是否真的受到了雪灾之害?”

“兵部又是否接到了突厥人在边境异动的奏报?”

魏征脑袋一扬。

摆出了一副要李治死磕到底的架势。

“这……”

李治顿时语塞。

目前他的确没收到突厥雪灾的消息。

兵部也确实没有收到突厥人异动的奏报。

至于所谓的‘近日听闻’……

也是来自李世民传达的李忠之言。

“这些消息都不曾确切,而陛下又贸然出兵,岂不是有穷兵黩武之嫌?”

看着李治吃瘪的模样。

魏征更加验证了心中的猜想。

陛下定是在无的放矢。

想把内部忧患嫁接到外部矛盾当中去,从而使得大唐一致对外。

如此一来。

陛下既能一报昔日的渭水之耻,又能化解近来不利的流言。

嗯,这种一举两得办法确实高明。

不过休想逃过我魏征的眼睛。

魏征越想越得意。

看向李治的目光,愈发咄咄逼人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

殿外忽然奔进一名内侍。

“启禀陛下,玉门关驿骑在殿外求见!”

“玉门关驿骑?”

李治眼前一亮:“快让驿骑进殿!”

“陛下有旨,宣玉门关驿骑进殿!”

内侍领命,扬起脖子向殿外长嘶一声。

很快,一名风尘仆仆的驿骑来到大殿之内。

“拜见陛下,卑职奉尉迟将军之命,特来传达突厥军情!”

“说下去!”

李治脸上虽不动声色。

可心里却隐隐升起几分期待。

“卑职遵旨!”

“自入冬之后,北方的突厥连降暴雪,范围之广前所未见!”

“据我边军斥候查探,仅在一个月中,冻死的牛羊马匹不计其数!”

“随着雪灾范围扩大,受到波及的突厥人也越来越多,其中有不少突厥人在严寒中或冻死,或饿毙!”

“故此,尉迟将军派卑职来长安禀明陛下,让朝廷尽早作出应对之策,以防突厥人大举南下劫掠!”

驿骑话一说完。

满殿群臣的脸色骤然剧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