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父富子才名扬天下

且说第二天,九皋由莫名陪同,一起驾车到了那小王的府中,这小王也是刘家之后,名刘草。母亲是一个不起眼的宫女,偶然地生下的刘家的子孙,年纪与九皋相仿,生活在宫中的。邓通因为出平凡之家,对宫中的地位低下的人比较交往得多。

他们家的院子,山水湖泊,亭台楼宇错落有致,一座藏书楼就占去一半的地方,里面的书籍至先秦到唐宋元明清以来的名著名篇就十几万卷,书楼至下而上五层,满实满在的堆叠而成。那教学的地方便是在一层,一片雕梁画栋之下的一间正方形的房间,这小王刘草五岁开始便是白昼的大部分时间搁在了这里。读书至八岁,小小年纪的他便是能出口成章,特别是擅长诗词,说到这块知识,口吐莲花一样。又得容貌惊艳,因为读书有才,勉强在宫中才有了立足之地。

且说那一日邓通送儿子九皋至宫中准备与那小王同去游历天下名山大川,宫廷中早已传起邓通之子九皋的才华过人,更有体美貌丽的天颜。王府上上下下的人等着目睹九皋公子的盛颜哩。

天气晴朗,正是初春时节,这王府红墙黄瓦掩映在一片葱绿中,春花春草花盛放,一片花复郁。

邓家的马车停在府外,见到车上下来的九皋身着白色丝绸长衫,腰间佩一银色长剑,秀发飘飘。王府的人些早己纷纷议论起来:“果真是无与伦比呀。”“说是更会作诗词。”“与他父亲总有那么多的神似呢。”“这下我们小王有得陪伴了。”议论纷纷中,九皋被使女们簇拥着到了小王的前殿。此时小王刘草正在殿中舞剑,见到九皋停下脚步上前问道:“你便是九皋。”站在一旁面带微笑。见到这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少年长得清秀绝伧,性情温和腼腆,仪态万方令刘草非常喜欢。随即二人骑了马,一同赶到宫中的书楼,二人坐下饮酒作诗玩起了。一夜之间九皋与刘草竟成了知己。

第二日两人便携手出游。

同行的除了宫中的侍女还有莫名。侍女车辆亦是隆重。九皋与小王同乘一辆马车。一行人到了码头,又换乘了船往扬州而去。

正是春天时节,天高气爽,水波荡漾。船上设置一正殿,众人济济一堂。其中擅长音乐者不少,那刘草与九皋皆是精通音律之人,便自己会弹奏,这九皋早己是天下颇有名气诗词家,陪伴身旁,殿中两个侍女甩袖而舞蹈。

船行于水上,观那两岸,远山近水并非寂寞,这船中虽不似皇宫里的繁华,也是日日都歌舞升平的。

一日傍晚,一轮圆月悬挂、遍洒清辉。大家又赶到船仓外,船已由北向南,行走在江南的河面上了。对着明月,两个侍女翩翩起舞,刘草竟有抚琴弹奏,九皋诗意大发读诵道:

山水一程程风雪故园声

山色江声萧何须怨六朝

云山那畔行北风吹车嘶

深冬边城远半竿斜阳过

一抹夕照烟人生只初见

转世三生年故人莫等闲

飞絮濛濛天夜深千灯盏

故园梦未碎塞上车辗转

雪茫不能眠执笔诗二篇

风吹梅香来雪白凝画廊

窗外明月暖持杯酒而饮

晓霜尽黎明骊山清宵半。

月明高空,万籁俱寂一片。岸边城廓楼宇隐于山水之间,船行于这广阔的山水之间,又有五彩斑斓的旗幡在风中飞舞,船像是巨大的鸟在水天之间飞翔。

船行至扬州,视野越来越开阔,浩浩淼淼的江上,白帆点点,城阙之下水天一色。九皋为这天地的景色沉醉。渐渐地走出了对姫桃的念念不忘。连续几天把这江南的美景跃然于:

潇潇雨江天渐霜风凄紧

残照当楼处红衰翠消瘦

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

无语向东流登临望高远

故乡渺邈收叹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留天际识归舟

我凭阑干处正恁凝个愁

东南似形胜三吴亦都会

钱塘自繁华画桥风烟柳

参差万人家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市列珠玑户

重湖叠清嘉三秋桂子荷

羌管弄晴歌嬉嬉钓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

吟赏云烟霞日图将好景

池上春归何满目落花飞

宿馆悄无人梦断月堤路

倚风兴徜徉小园尽春光

桃红菜花黄流水淌桥旁

船到扬州码头己是日落时分,夕阳血色,一行人下了船。因为是私下的游玩,并未惊动地方官府。一行人也是乔装打扮了一番,往扬州城里走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