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瑞士联邦

瑞士联邦(德语:SchweizerischeEidgenossenschaft,法语:fédérationsuisse,意大利语:federazioneSvizzera,罗曼什语:federaziunsvizra),简称“瑞士”,首都伯尔尼,位于欧洲中部,北与德国接壤,东临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南临意大利,西临法国。地处北温带,四季分明,全国地势高峻,矿产资源匮乏,森林及水力资源丰富,总面积41284平方千米,全国由26个州组成(其中6个州为半州)。截至2021年,www.youxs.org,主要为瑞士人,www.youxs.org,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及拉丁罗曼语4种语言均为官方语言,居民主要信奉天主教和新教。

瑞士国土范围在史前是凯尔特人的活动区域。凯尔特人曾经是欧洲中部的土著居民,1291年8月1日,乌里、施维茨和下瓦尔登三个州在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斗争中秘密结成永久同盟,此即瑞士建国之始。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认瑞士为永久中立国。1848年,制定宪法,设立联邦委员会,成为统一的联邦制国家。

瑞士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全球创新指数位列第一,被称为“欧洲的心脏”,同时还有“世界花园”“钟表王国”“金融之国”“欧洲水塔”等美称。是众多国际组织总部或办事处所在地及国际会议的主办国,共有联合国、世贸组织、世卫组织、国际奥委会、国际红十字会等45个国际组织在瑞士设立总部或办事处。同时,瑞士属于联合国、欧洲委员会等国际和区域组织成员。

基本信息:

中文名:瑞士联邦

国家领袖:伊尼亚齐奥·卡西斯(联邦zhuxi)

外文名:德语:SchweizerischeEidgenossenschaft,法语:fédérationsuisse,意大利语:federazioneSvizzera,罗曼什语:federaziunsvizra

人口数量:www.youxs.org(2021年)

简称:瑞士

人口密度:www.youxs.org(2021年)

所属洲:欧洲

主要民族:日耳曼瑞士人

首都:伯尔尼

主要宗教:加尔文宗

主要城市:苏黎世,洛桑,日内瓦

国土面积:41285平方公里

国庆日:1291年8月1日

水域率:www.youxs.org

国歌:《瑞士诗篇》

GDP总计:亿美元(2022年)

国家代码:CH

人均GDP:84,658美元(2022年)

官方语言: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罗曼语

国际电话区号:+41

货币:瑞士法郎

国际域名缩写:.ch

时区:UTC+1

道路通行:靠右驾驶

政治体制:联邦制

领导机构:瑞士联邦委员会

国花:高山火绒草

人类发展指数:www.youxs.org(2014年)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www.youxs.org(2011年)

出生时预计寿命:83岁(2013年)

收入水平:高收入经合组织国家

历史沿革:

史前时期

概况

瑞士地区最早的人类活动可追溯至15万年前,最早的农耕聚落遗迹于盖赫林根发现,该聚落存在于公元前5300年。

瑞士最早的文化聚落属哈尔施塔特文化及拉坦诺文化的一部分,名称来自纳沙泰尔湖北部的拉坦诺所发现的遗迹。拉坦诺文化约于公元前450年,即铁器时代时发展及兴盛,也有可能受希腊文明及伊特拉斯坎文明影响。赫尔维蒂人为最重要的凯尔特人民族部落。于公元前58年,赫尔维蒂人向大西洋迁徙过程中,在比布拉克特受尤利乌斯·凯撒的军队拦截,因此赫尔维蒂人退回瑞士。公元前15年,提庇留及其弟弟德鲁苏斯奉罗马皇帝奥古斯都之命征服阿尔卑斯山地区,并入罗马帝国。赫尔维蒂人的活动范围最初并入罗马帝国的比利时高卢,之后划入上日耳曼尼亚,现在瑞士东部地区则隶属于拉埃提亚。

罗马帝国时期

公元前70年以前,分布于欧洲北部的日耳曼人不断向凯尔特人居住区域扩张。

公元3世纪,阿勒曼尼人(日耳曼民族)迁入瑞士东部和北部,勃艮第人迁入西部并建立了第一个勃艮策王朝。

公元前70年,感受到日耳曼人压力的海尔维第部落决定向西撤离到高卢西南的大西洋沿岸,因而向恺撒统治的罗马帝国借道;考虑到日耳曼人对罗马帝国的潜在威胁,恺撒决定在瑞士建立一个受罗马控制的海尔维第人的国家。罗马军队不仅没有同意凯尔特人借道通行的请求,反而向他们发起攻击,迫使后者成为罗马帝国的同盟者,获得罗马帝国支持的凯尔特人战败南侵的日耳曼人。

恺撒死后继任者奥古斯都将海尔维第人部落并入帝国行省,今天瑞士的范围正式纳入罗马帝国,当地的凯尔特人开始了罗马化时代。

罗马瑞士时期当地建立了罗马式的行政系统,兴起了一系列城市,修建了通向罗马城的帝国大道。罗马人还为瑞士引入了地中海沿岸的农作物和亚平宁半岛的生活方式,随之而来的还有基督教。

100年-250年,是罗马瑞士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结束于日耳曼人对帝国的入侵。

公元3世纪,阿勒曼尼人(日耳曼民族)迁入瑞士东部和北部,勃艮第人(日耳曼民族)迁入西部并建立了第一个勃艮第王朝。

日耳曼人入侵

259年,一支日耳曼人的部落联盟渡过莱茵河,攻克了帝国瑞士的北部边塞,从此罗马瑞士进入了战乱的年代,直到公元401年帝国军队撤出了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从此日耳曼人统治瑞士的时代开始了。

日耳曼人统治的瑞士大体可以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部由勃艮第部落联盟统治,他们人口数量少,文化落后在占领瑞士之后接受了当地的罗马-凯尔特人语言和文化传统;中部和东部由阿勒曼尼部落联盟统治,他们所占领的是瑞士山区和罗马化程度较低的区域,在那里日耳曼语言取得了胜利,这种东西分治也是如今瑞士法语区和德语区的雏形。

日耳曼人治下的瑞士地区先后产生了很多小的王国,这些王国相互征伐,最终于536年统一于法兰克王国,公元843年,根据瓜分查理大帝的法兰克王国的凡尔登条约,瑞士再度分裂,分属中法兰克王国和东法兰克王国。

1033年,分裂的瑞士再度归于统一的神圣罗马帝国治下,由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罗马教皇之间的权力斗争,德意志王权衰落,各地方诸侯势力上升,各路诸侯为了扩展自己的势力,建立了大批城市,在今天瑞士的区域,策林根家族推动建立了众多的城市,形成了瑞士特有的城镇自治体制。为日后瑞士邦联的建立埋下了伏笔。

瑞士联盟

旧瑞士邦联为阿尔卑斯山中部的河谷社群的结盟,邦联用以维护共同贸易利益及确保重要山区贸易和平。乌里、施维茨及下瓦尔登于1291年签署的《永久同盟誓约》被认为是邦联建立的最初文件,然而,在其数十年前可能存在类似同盟。

至1353年,最初的三森林州已与格拉鲁斯州、楚格州、卢塞恩、苏黎世及伯尔尼等州结盟,邦联扩张后,权力及财富皆有所增加,此后至15世纪末期才有新州加入联邦。邦联在森帕赫战役(BattleofSepach)及奈弗尔斯战役(BattleofN?fels)中对哈布斯堡作战胜利,至1460年已控制汝拉山脉至阿尔卑斯山间的大部分地区。而后于1470年代以瑞士佣兵协助打败勃艮第公国大胆的查理。瑞士于1499年在施瓦本战争战胜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后,各州获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所默许的自治权,神圣罗马帝国几乎被迫承认瑞士独立自主。

瑞士邦联在战争中取得辉煌战果,因而其善战名声闻名于欧洲。邦联的领土扩张仅于马里尼亚诺战役遭受挫败,也终结了瑞士历史上的英勇时代,邦联自此放弃以武力扩张领土。茨温利在瑞士北部州成功进行宗教改革,但却引发各州间的宗教冲突,并于1529年及1531年爆发两次卡珀尔战争(WarsofKappel)。于1648年欧洲各国签定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瑞士为一独立国家并确认其为中立国。

三十年战争结束后,由于经济困难、贵族垄断政权且滥用特权,而于1653年爆发农民起义。至18世纪,天主教及新教各州的冲突仍然存在,于1656年及1712年分别发生两次维尔梅根战役(BattlesofVillrgen),第一次天主教各州战胜,第二次则由新教各州战胜,伯尔尼及苏黎世两州的政治影响力则与其经济实力相符。

宗教改革时期

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在瑞士广泛兴起,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茨温利以苏黎世为中心,宣传宗教改革,在1523年在苏黎世确立了基督教新教的优势地位。之后加尔文在日内瓦进行宗教改革。由于宗教的分裂与经济利益的不同,不同州的态度也不同。

1531年,在卡贝尔的宗教武力冲突中,茨温利战死。

1532年,宗教改革扩散到瑞士全境,而后走出瑞士,传遍欧洲。

拿破仑时期

法国政府征服瑞士并起草统一的宪法,并将政府体制改为中央集权,原属瑞士邦联的米卢斯及瓦尔泰利纳则分别被划入法国及奇萨尔皮纳共和国。法国占领期间,瑞士改名为赫尔维蒂共和国,但此外来势力所建立的共和国与瑞士各州高度独立的传统相违背。在此期间,瑞士仅是法国的附庸国。法国军队镇压与当地人民反抗引发如下瓦尔登州的“恐怖日”暴动。

在俄罗斯及奥地利对法国发动的战争中,瑞士人拒绝以赫尔维蒂共和国的名义为法国军队作战。赫尔维蒂共和国的新政府中主张国家中央集权的中央集权派及恢复旧邦联体制的联邦派也有所纷争,拿破仑于1803年招集双方在巴黎进行调解,各党派无异议通过《调停法案》(Actedeédiation),恢复各州自治及邦联体制。

1815年在维也纳会议上,瑞士重获独立,并确认为永久中立国。但瑞士军队直至1860年加埃塔包围战(SiegeofGaeta)后才终止协助外国政府作战。瓦莱州、纳沙泰尔州及日内瓦州先后于1815年加入联邦,瑞士的领土从1815年起即未再变更。

联邦国家

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对瑞士各州由寡头贵族所支配的政治体制具有明显的冲击,演变成激进与保守州的对立。瑞士于1839年爆发苏黎世保守派叛乱(Zuriputsch),部分保守天主教州于1845年结盟为“分离同盟”,于1847年与联邦军爆发分离同盟战争(Sonderbundskrieg),战争持续不到1个月,死亡人数为104人,且大多是受到友军误伤。分离同盟战争与欧洲各国发生的动乱类似,但对瑞士社会及心理层面皆有重大影响。

在1848年欧洲各地发生革命及骚动时,瑞士起草以联邦体制为架构的新宪法,该宪法大多参考美国宪法;新宪法赋予联邦政府较大权力,各州政府则保留处理地方事务的权限。激进自由州倾向以各州人口比例推派代表的单一议会,而传统保守州欲维持旧体制,经协商后,国会分为上议院即联邦院,由各州选出2名代表,半州则为1名;以及下议院即国民院,共200名代表,依各州人口数量比例选出代表:106。修改宪法须经全民公投复决。

瑞士宪法得以公民投票为全部或部分修改,因此每次修改宪法不仅修改旧有宪法,亦得起草新宪法。由于人口增加及工业革命后社会经济的变革,反对势力以改革为诉求,进而于1874年实施新的联邦宪法,该次宪法修改引进联邦层次的任意性复决公投(Facultativereferendu),并确立联邦政府处理交通、国防、公共卫生及立法事项。1891年修宪后,公民得直接提出宪法修正案并通过。

现代历史

瑞士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皆未受战火波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罗斯革命者列宁于1914年至1917年间留居于瑞士。战争间发生格林-霍夫曼事件的政治丑闻也使瑞士的中立性受到质疑。瑞士在免除参与国际联盟军队的条件下,于1920年经公民投票后加入国际联盟,其总部设于日内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在1937年曾拟定详尽的圣诞树行动入侵瑞士,意大利亦参与此行动夺回提契诺。圣诞树行动将在德国全面击败同盟国后就执行,然而直到德国投降,瑞士并未遭受侵略。瑞士在战争期间以武力吓阻、对德国让步等策略延迟了德国的侵略,因而瑞士得以保持独立。亨利·吉桑(HenriGuisan)于战争期间发布总动员令,瑞士战略也由防御边界上固定地点以保护经济核心地带转为长期有组织的消耗战,并撤退至阿尔卑斯山区,依据坚固且存有物资的“内堡”(Reduit)防守,吉桑将军于1940年7月5日发表“国家堡垒”(RéduitPn,SchweizerRéduit),表示“地形有高山作为屏障,提供抗敌无比的可能性”。瑞士也是同盟国及轴心国双方进行间谍行动及谈判重镇。

同盟国及轴心国双方皆于战时封锁与瑞士间的贸易。受德国和意大利侵略的可能性及与其他国家贸易的影响,瑞士对德国的经济合作及贷款的还款期限也随之变动。瑞士经德国傀儡政权维希法国的重要铁路路线于1942年中断。在战争期间,瑞士收容超过30万名难民,总部设于日内瓦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也于冲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严格的移民及难民收容政策,以及与德国间的财政关系,使瑞士当时的中立政策于20世纪晚期遭受质疑。

瑞士空军均与同盟国及轴心国作战,于1940年5、6月间击落11架德国空军战机。超过100架盟军轰炸机及机组人员于战争期间受拘留。在1944至1945年间,盟军轰炸机曾误炸瑞士部分地区,包括沙夫豪森、巴塞尔及苏黎世。

瑞士政府于战后曾提供援助(Schweizerspende)及马歇尔计划重建欧洲的资金,随着欧洲市场于战后复苏,瑞士企业亦从中获益。

瑞士妇女自1959年起才拥有在州层级选举中投票的权利,而在联邦层级选举中投票的权利则是从1971年开始向妇女开放,内阿彭策尔州为妇女最晚获得选举权的州,自1990年妇女才有投票权。妇女在获得联邦层级选举权后,女性在政治上重要性也有所提升,第一位女性瑞士联邦委员会委员伊丽莎白·科普(ElisabethKopp)任职于于1984至1989年;露特·德莱富斯于1999年成为第一位女性联邦zhuxi。

瑞士于1963年加入欧洲委员会。1979年汝拉州自伯尔尼州分出,成为新的一州。瑞士于1999年4月18日对联邦宪法进行了全面的修改。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一系列丑闻迫使瑞士银行业进行改革。1995年,瑞士的银行在犹太团体的压力下声明他们发现了存于1945年以前旧账户中数以百万元计的“沉睡的存款”(大部分属于纳粹大屠杀的受难者和幸存者)。由于被指坐拥如此财富而从未尝试寻找其主人,www.youxs.org。

瑞士于2002年经全民公决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瑞士乃是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创始国,但并非欧洲经济区的成员国。瑞士于1992年5月提出加入欧洲联盟的提案,但于同年12月加入欧洲经济区的提案由瑞士公民公投否决后无进一步行动。瑞士同时是第一个以全民公决决定是否加入欧洲经济区的国家;而后瑞士又对欧盟相关议题进行了数次全民公决,但由于意见不一,加入欧盟的提案冻结。现时实行了部分欧盟的标准,例如瑞士加入了《申根协定》。该协议允许申根区国家和瑞士之间各国人口可自由互相进出。

2015年10月28日,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任期自2016年至2018年。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瑞士是位于欧洲中南部的多山内陆国。东界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南邻意大利,西接法国,北连德国。其领土东起东经10°29′26″格劳宾登州的沙瓦拉茨峰,西至东经5°57′24″的日内瓦的尚希镇,最南端位于北纬45°49′8″,靠近提契诺州的基亚索,最北面在北纬47°48′35″,系沙夫豪森州的巴尔根。www.youxs.org,www.youxs.org。面积41284平方公里,www.youxs.org。

地形地貌

瑞士全国地形高峻,全境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占总面积的60%)、西北部的汝拉山脉(占10%)、中部高原(占30%)三个自然地形区。平均海拔约1350米,最高点是接近意大利的杜富尔峰(Dufourspitze,海拔4634米),最低点是位于提契诺州的马祖尔湖(LAKEMAGGIOLE,海拔-193米)。

气候

瑞士地处北温带,地域虽小,但各地气候差异很大。阿尔卑斯山由东向西伸展,形成了瑞士气候的分界线。

瑞士夏季不热,冬天很冷。但是地理位置与多变的地形又造成当地气候的多样性。阿尔卑斯山区南部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干旱、冬季温暖湿润。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自西向东,由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冬寒夏热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局部高海拔地区属于高原山地气候。

www.youxs.org。中部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0c左右,山区以外的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c左右。山区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递减,海拔2500米的森蒂斯7月平均气温仅有5c。但在山谷地带冬季易形成逆温现象。方位对局部地区的气温也起一定作用,朝南的山坡比谷地和朝北的山坡温度要高。

瑞士每年的降水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3/4地区平均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降水也深受地形的影响,高山峻岭处降水量远远超过中部高原一些地区及河谷地带。

水文

欧洲三个主要的河流:莱茵河、罗纳河(法国主要河流)和因河(多瑙河的支流)均发源于瑞士。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瑞士的矿产资源匮乏,仅有少量盐矿、煤矿、铁矿和锰矿。生产生活所需能源、工业原料主要依赖进口。

水资源

瑞士的河湖面积达1726平方公里,www.youxs.org。水力资源丰富,利用率达95%。瑞士的淡水资源站欧洲总量的6%。

森林资源

www.youxs.org,www.youxs.org。

行政区划:

区划

瑞士的行政区划分为三级,即联邦、州、市镇。

全国由26个州组成(其中6个州为半州):苏黎世、伯尔尼、卢塞恩、乌里、施维茨、上瓦尔登(半州)、下瓦尔登(半州)、格拉鲁斯、楚格、弗里堡、索罗图恩、巴塞尔城(半州)、巴塞尔乡(半州)、沙夫豪森、外阿彭策尔(半州)、内阿彭策尔(半州)、圣加仑、格劳宾登、阿尔高、图尔高、提契诺、沃州、瓦莱、纽沙泰尔、日内瓦、汝拉。

首都

伯尔尼是瑞士的首都、行政中心,也是一个文化和旅游城市。www.youxs.org(2022年9月),瑞士联邦政府、议会及瑞士国家银行、各国大使馆及一些国际机构均聚集于此。伯尔尼市拥有欧洲最大的具有中世纪特色的购物区,老城作为欧洲保存最为完好的中世纪古城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

伯尔尼城始建于12世纪,至18世纪建成现在规模,伯尔尼老城原来一些木质结构的建筑被中世纪的多次大火烧毁,后来重建时改为石头结构,现仍保持完好。碎石铺成的马车道,街道两旁是彼此相连的漫长拱廓,红瓦白墙相映生辉的古老房屋,各有典故的街心喷泉彩柱,16世纪的钟塔及始建于1421年的晚期哥特式大教堂,使伯尔尼显得古色古香,保留着中世纪时的风貌。

主要城市

苏黎世是瑞士第一大城市,瑞士的经济之都,工商业、科学和文化中心,由于这里集中了全球120多家银行的总部,其中半数以上是外国银行,故其又被誉为“欧洲亿万富翁都市”。瑞士联合银行、瑞士信贷银行、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以及许多欧洲私人银行的总部均设于苏黎世。瑞士银行业高效严格的保密能力,使得苏黎世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离岸银行业务中心,金融方面的帐户流转约占据整个苏黎世市四分之一的经济活动。瑞士证券交易所的总部即设于苏黎世,苏黎世证券交易所交易额在西欧交易所中首屈一指。苏黎世也是世界最大的黄金交易市场之一,是西欧重要的金融中心。苏黎世是瑞士重要的交通枢纽,苏黎世国际机场是瑞士最大的国际机场,欧洲最主要的的航空枢纽之一。苏黎世火车总站是瑞士最大的火车站。苏黎世还是瑞士文化、教育和科研中心之一,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苏黎世大学是享誉全球的高等学府。

日内瓦为瑞士第二大城市,世界钟表之都,也是重要的世界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是世界最重要的国际合作中心之一。日内瓦市有39个国际组织总部,每年超过4700位guojiayuanshou和政府首脑、部长和其他高级官员前往参加会议,日内瓦每年举行3400多场会议,www.youxs.org。此外,近750个非政府组织设立在日内瓦。日内瓦尤以国际组织所在地和国际会议城市著称于世,与纽约、维也纳并称为联合国城。日内瓦的国际机构大致分三类:第一,联合国机构,如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第二,政府间机构,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等;第三,非政府组织,如国际奥委会、各国议会联盟、保卫儿童国际联合会、国际红十字会等。著名的万国宫原是国联的所在地,而今是联合国驻欧洲总部,已成为重要的多边外交活动中心之一,有关国际裁军、贸易、劳工、卫生、气象、电讯、人权等涉及世界和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许多重大国际会议都在这里举行。近130个国家在此设有常驻联合国和其它国际组织代表。中国于1954年设立驻日内瓦总领馆,1972年改为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处和其它国际组织代表团。

巴塞尔是瑞士化工医药工业的中心,尤其以全球知名药业公司诺华和霍夫曼·罗氏集团为首的瑞士最大药品公司总部都设在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和国际重建发展银行的总部设在巴塞尔。著名的世界钟表珠宝展览会和国际医药展览会每年都在巴塞尔举行。

洛桑是瑞士第五大城市,沃州的首府。瑞士西部仅次于日内瓦的经济政治中心,瑞士法语区的文化中心。洛桑因是国际奥委会总部及奥林匹克博物馆的所在地而被称为“奥林匹克之都”,瑞士联邦法院、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洛桑大学、联邦理工学院、世界酒店培训中心等各类文理学院、组织机构、艺术院校均坐落于此。

卢塞恩是瑞士最大的夏季避暑胜地之一,是瑞士中部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卢塞恩市最重要的经济基础是旅游业和各种服务行业,如运输、医疗和企业咨询等。卢塞恩也是一个博物馆城。

国家象征:

国名

施维茨

阿勒曼尼语中施维茨及周边领地总称“Schwiizer”。该地区为建立旧瑞士邦联最初的老三州之一。瑞士人自1499年的斯瓦比亚战争后以Schwyzer称呼自己,也常与“邦联”(Eidgenossen)一词搭配使用。

Schwyz一词被证实最早于972年出现,来自古高地德语的Suittes,其意思可能与suedan(燃烧)有关,指森林地区烧除树林,清出建筑的空地。Schwyz延伸到指称整个施维茨州,自1499年的斯瓦比亚战争后逐渐称整个邦联。德语中瑞士的国家名称为“Schweiz”,同音借用自施维茨(Schwyz)。在瑞士德语中,两词皆可拼写为Schwiiz。为区别两词,国名瑞士为阴性名词,且领有阴性定冠词(主格和宾格为dieSchweiz、diSchwiiz,与格和属格为derSchweiz、deSchwiiz),而州名施维茨则为中性名词,且不领冠词(四格均为Schwyz、Schwiiz)。法语国名“Suisse”、意大利语国名“Svizzera”、罗曼什语国名“Svizra”皆源自于Schwyz。其他诸如英语的“Switzer(-nd)”等也源自Schwyz。

赫尔维蒂

拿破仑时期以赫尔维蒂为共和国的名称。1848年成为联邦体制国家后,以新拉丁语的“federatioHelvetica”(赫尔维蒂邦联)作为正式国名全称。“federatioHelvetica”于1879年在硬币上出现,1902年落成的联邦宫也能够见到,瑞士公章自1948年起刻有该词。Helvetica源自在罗马帝国建立以前以居住于瑞士高原的赫尔维蒂人[注10](Helvetii)。赫尔维蒂(英语:Helvetii)最初出现于约翰·卡斯帕·魏森巴赫(德语:JohannCasparWeissenbach)1672年的剧作中,成为瑞士邦联的国家化身。

中文译名

在1849年出版的《瀛寰志略》里,作者使用了“瑞士”一名来称呼该国;书中亦收录“瑞子”(德语:Schweiz)、“束色楞”或“绥沙兰”(英语:Switzernd)、“苏亦萨”(法语:Suisse)以及“黑尔威西亚”(拉丁语:Helvetia)等等与粤语或闽南语发音相近的其它音译译名。

国旗

瑞士国旗呈正方形。旗底为红色,正中一个白色十字。瑞士国旗图案的来历众说纷纭,其中有代表性的说法就有四种。至1848年,瑞士制定了新联邦宪法,正式规定红底白十字旗为瑞士联邦国旗。白色象征和平、公正和光明,红色象征着奋斗和爱国热情;国旗的整组图案象征国家的统一。这面国旗在1889年曾作过修改,把原来的红底白十字横长方形改为正方形,象征国家在外交上采取的公正和中立的政策。

国徽

瑞士国徽为盾徽。图案与颜色与国旗相同。瑞士国徽是一枚绘有红底白十字国旗图案的盾徽,其意义与国旗一致。瑞士国旗的由来,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赏赐给施维茨州人作为自由标记的旗帜。

军徽

瑞士军徽是瑞士国徽的变形,于1858年现世,使用至今。瑞士军徽用于海军、陆军、空军及海军陆战队。士兵及军官的军服都印有瑞士军徽。

瑞士军刀上都印有瑞士军徽(士兵刀印瑞士国徽,但现时的瑞士士兵及军官不用士兵刀而是用军官刀,不同部队用不同款的军官刀。而且所有部队,军校、军队部门的徽章上都有瑞士军徽。

国歌

瑞士诗篇是瑞士国歌,原文为法语,作者为列昂哈尔德·维德美尔,由修道士阿尔贝里克·茨维济希配曲,茨维济希只是从自己1835年创作的B大调弥撒曲中找了一段适合的曲调配上,1841年11月22日在苏黎世音乐节上首次演唱,受到欢迎,1961年定为国歌。

歌词大意:祖国,请你召唤,我们披肝沥胆,将身奉献!瑞士万寿无疆,儿女茁壮成长,象圣雅各之战,争赴疆场。

人口民族:

人口

根据瑞士联邦统计局数据,www.youxs.org,www.youxs.org。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及拉丁罗曼语4种语言均为官方语言,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

民族

瑞士是由瑞士籍日耳曼人、瑞士籍法兰西人、瑞士籍意大利人和少数会讲多种列托-罗马方言的列托罗马人后裔组成的多民族群体。瑞士民族的复杂性与历史上的人口迁移、战争以及联邦的构成密切相关。

截至2012年12月,www.youxs.org。

截至2014年,www.youxs.org,华人数量为2-3万人左右。

政治体制:

政体

瑞士为委员制国家,最高guojiayuanshou为联邦zhuxi,亦称zhuxi,但只为形式上领导人。真正的权力源自七席联邦委员会,由国家七个机关的部长(包括现任联邦zhuxi)组织构成。联邦委员会全体成员集体作为guojiayuanshou。联邦zhuxi由联邦委员会七名委员轮任,对外代表瑞士,任期一年。

宪法

1848年,瑞士制定了新宪法,宪法规定瑞士联邦政府是最高的行政机关,下辖州政府、市政府等。各州有自己的宪法与立法机关,每州有一名代表参加联邦议会,只有联邦议会才有权宣战或与外国结盟。

1874年以后曾多次修改。瑞士实行“公民表决”和“公民倡议”形式的直接民主。凡修改宪法条款、签订期限为15年以上的国际条约或加入重要国际组织,必须经过公民表决并由各州通过方能生效。1999年瑞士公民表决通过新宪法,明确规定瑞士是联邦制国家,各州有自己的宪法。联邦政府管辖外交、财政、金融、联邦税收、货币、国防、海关、铁路、邮电、能源、电视、广播和社会保障等,其它事务由各州管辖。各州必须遵守联邦的全国性法规并接受联邦的监督。新宪法还确定了国际法高于国内法的原则。

议会

联邦议会是瑞士最高立法机构,由具有同等权限的国民院(theNationalcil)和联邦院(ThecilofStates)组成。只有两院一致批准,法律或决议方能生效。国民院有200名议员,由公民普选产生,任期4年。联邦院有46名议员,由各州选派,任期因州而异,最长4年。两院议长任期均为1年。2020/2021年度国民院议长安德烈亚斯·埃比(AndreasAebi,人民党),联邦院议长亚历克斯·库普艾希特(AlexKuprecht,人民党)。

政府

联邦委员会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由7名委员组成,分任7个部的部长,实行集体领导,任期4年。设zhuxi和副zhuxi,由联邦委员轮任,任期1年,不得连任。联邦委员会全体成员集体作为guojiayuanshou。

瑞士联邦政府包括7个部门:联邦外交部;联邦内政部;联邦司法警察部;联邦国防、民防和体育部;联邦财政部;联邦经济、教育和科研部;联邦环境、能源、交通和通信部。

2022年度联邦委员会组成如下:联邦zhuxi兼外交部长伊尼亚齐奥·卡西斯(IgnazioCassis,zidang),联邦副zhuxi兼内政部长阿兰·贝尔塞(ABerset,社民党),联邦委员兼经济、教研部长居伊·帕姆兰(GuyParl,人民党),联邦委员兼财政部长于利·毛雷尔(UeliMaurer,人民党),联邦委员兼国防、民防和体育部长薇奥拉·阿姆赫德(VioAherd,基民党),联邦委员兼环境、交通、能源和通信部长西莫内塔·索马鲁加(SiotaSa,女,社民党),联邦委员兼司法警察部长卡琳·凯勒-祖特尔(KarKeller-Sutter,zidang)。

民主制度

瑞士实行民主制度,公民的民主权力很大。公民对重大国事与地方事宜拥有表决、创制与复决权,可以成立请愿,也可以以投票抵制政府的一些政策。十万名瑞士国籍者可以修改宪法,也可以修改国家外交政策。

瑞士人自己说:“瑞士之所以成为瑞士,是因为有些德意志人不愿做德国人;有些法兰西人不愿做法国人;有些意大利人不愿做意大利人。于是这些人一起成了瑞士人。”

这也就形成了瑞士的国家政治制度——联邦制。但是由于种族、宗教、语言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同,组成联邦的各州之间的关系一直十分微妙。由于历史上存在的不平等的创痕,各州之间彼此心存芥蒂,互相防范。而且原本一州的地区,也闹出不少分裂事件。

联邦政府统一管理全国性的事业,如外交、国防、海关、货币发行、邮电、铁路、度量衡等等,联邦警察主要处理外国人事务。

尽管在外交上一直奉行着中立政策,但瑞士还是在2002年加入了联合国这一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政治组织。瑞士既不是北约成员,也不是欧盟成员。

司法

联邦法院是瑞士最高司法机构。法院内设民事、刑事、公法和社会法法庭。2007年前,瑞士在联邦层面曾设有联邦法院和联邦保险法院。后经机构调整,联邦保险法院成为联邦法院下属的社会法法庭,负责有关社会保险方面的诉讼。整合后的联邦法院现有联邦法官38名,其中14名女性和24名男性,均由议会选举产生,正、副院长每2年改选一次。现任联邦法院院长为妮奎勒·玛塔(NiquilleMartha),副院长为唐扎拉斯·伊夫(DonzalzYves)。

此外,瑞士还设有联邦行政法院和联邦刑事法院,负责审理行政申诉或上诉案件、渎职案件及恐怖袭击、泄密、叛国、洗钱等特殊刑事案件。

政党

瑞士大小政党共有30多个,主要政党有:

(1)人民党(SVP),法语区称中间民主联盟,1971年由农民党和民主党合并组成。现任zhuxi马克·谢莎(MarChiesa)。

(2)自由民主党(FDP),法语区称激进民主党,1894年成立。zhuxi蒂埃里·布尔卡特(ThierryBurkart)。

(3)社会民主党(SP),法语区称社会党,1888年成立。双zhuxi玛蒂亚·梅耶尔(MatteaMeyer)和塞德里克·韦尔姆斯(CédricWeruth)。

(4)中间党(DieMitte),2021年1月由基督教民主人民党(CVP)和公民民主党(BDP)合并而成。zhuxi格哈德·普菲斯特(GerhardPfister)。

(5)绿党(GPS),建于1983年。zhuxi为巴尔特哈萨·格莱特里(BalthasarGl?ttli)。

(6)自由绿党(GLP),建于2004年,自2007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参选。zhuxi约尔克·格罗森(JurgGrossen)。

(7)新教人民党(EVP),建于1919年。zhuxi莉莉安·施图德(LilianStuder)。

(8)瑞士共产党,zongshuji阿伊。

政要

联邦zhuxi兼外交部长:伊尼亚齐奥·卡西斯,61岁,zidang。医学博士。2007年进入联邦议会国民院,2015年任zidang议会党员zhuxi。2017年9月补选进入瑞士联邦委员会,11月出任联邦委员兼外交部长,2022年1月起轮任联邦zhuxi(任期1年)。

经济情况:

概述

瑞士是世界最为稳定的经济体之一。其政策的长期性、安全的金融体系和银行的保密体制使瑞士成为避税投资者的安全避风港。瑞士是世界上最为富裕的国家之一,人均收入处在世界最高行列,同时有着很低的失业率和财政赤字。由于拥有发达的金融产业,服务业在瑞士经济中也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

瑞士经济市场稳定且科技先进,于2011年瑞士就人均财富而言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包括金融及非金融资产)。依国际汇率计算,瑞士为世界第19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则为世界36大经济体;出口额及进口额分别居世界第20位及第18位。虽然瑞士公营事业的服务范围相当广泛,但瑞士的经济自由度仍居欧洲首位。瑞士依国际汇率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西欧及中欧主要经济体及日本为高;以购买力平价换算则居世界第8位。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瑞士为世界竞争力最强的国家,欧盟报告显示瑞士的创新力表现为欧洲最佳。瑞士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长期居欧洲前列。于2005年,瑞士家庭收入中位数为96500瑞士法郎,瑞士经常收支占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亦居世界前列。

瑞士为许多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瑞士营业额最高的企业为维多、嘉能可、贡沃尔、托克、雀巢、诺华、罗氏、ABB、摩科瑞及德科,其他较著名瑞银集团、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瑞士信贷集团、利乐包装、百乐嘉利宝、瑞士再保险及史华曲集团。瑞士也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经济体之一。

制造业为瑞士最重要的产业,制造业以生产专业化学制品、药品及医疗产品、科学精密测量仪器、乐器为主。主要出口产品包括化学制品(34%)、机械及电子设备(www.youxs.org)、精密仪器及钟表(www.youxs.org)。服务业为瑞士另一重要产业,包括银行业、旅游业、保险业及国际组织等。

瑞士全国就业人数约380万人,瑞士就业市场较邻国有弹性,失业率也相对较低,www.youxs.org。www.youxs.org,约与澳大利亚相当。瑞士每工时生产总值居世界第17位,www.youxs.org。

瑞士为西方世界中私营部门较为发达且税率较低的国家,为发达国家中总税率较低的国家。瑞士经商容易度在178个国家中排名第26位。瑞士于1990年代及2000年代初期面临经济成长停滞,欧盟协助瑞士经济改革及整合。瑞士信贷集团指出瑞士仅有37%的居民拥有住宅所有权,比率为欧洲最低。于2007年,瑞士房屋及食物价格分别为欧盟25国平均的171%及145%,约为德国的113%及104%。

瑞士农业保护政策为瑞士自由贸易政策的少数例外,也导致食物价格较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报告显示瑞士市场自由度略低于部分欧盟国家,但瑞士国内购买力仍居世界前列。除农业外,欧洲国家与瑞士间的贸易壁垒相当少,瑞士也与世界各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瑞士为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员国之一。

瑞士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政府尽量减少干预。对外主张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www.youxs.org。

农业

瑞士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燕麦、马铃薯和甜菜。肉类基本自给,奶制品自给有余。

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www.youxs.org。长期以来,瑞士政府相当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农业长期实施补贴政策,诸如发放补助金,对山区提供特别补助,对主要农产品提供价格补贴;限制和减少蔬菜和水果的进口;对农民提供无息贷款;支持农业的机械化和专业化;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培训;普及重视农业知识。

2012年,农业就业人数24万,www.youxs.org。

工业

工业是瑞士的支柱型产业,机械制造、化工、医药、高档钟表、食品加工是瑞士的主要支柱产业。工业技术水平先进,产品质量精良,在国际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除斯沃琪、劳力士、雀巢、诺华、苏尔寿等著名大公司外,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

机械、电子和金属业

机械、电子和金属业是瑞士主要工业部门之一,包括冶金、机械工程、车辆制造、电子工业和精密零件加工等。产值占GDP比重约7%,就业人口占比8%。该行业是瑞士第二大出口行业,约有80%的产品用于出口。2020年,受疫情影响,www.youxs.org,出口额为607亿瑞郎,www.youxs.org,占瑞士出口总额的27%,出口产品主要包括机械、精密器械、金属、电子电气和交通工具。

医药化工业

医药化工产值占瑞士GDP比重超过5%,在全球医药化工领域居领先地位。产品多达3万余种,其中特种化工产品所占比重超过90%,是瑞士医药化工业的命脉和出口盈利的主要来源。主要产品大类包括医药和诊断技术、精细化工产品、维他命、香料香精、植保产品、兽药、工业用特种化工产品、染料和涂料等。该行业是瑞士第一大出口行业,2020年,该行业出口额为1164亿瑞郎,www.youxs.org,www.youxs.org。

钟表业

钟表业是瑞士第三大出口行业。作为世界最大的钟表生产国之一,瑞士拥有众多享誉世界的钟表品牌,如斯沃琪、劳力士、百达翡丽、天梭、浪琴等,产品以腕表为主,另有座钟和摆钟等。瑞士每年生产的手表中有95%以上用于出口。www.youxs.org,www.youxs.org。

食品加工

食品加工业是瑞士最早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奶制品、咖啡、巧克力等领域的国际知名度较高,从业者近6万人。产品主要用于国内消费。2020年,www.youxs.org,www.youxs.org。全球最大的食品生产企业雀巢公司总部位于瑞士沃韦。

金融业

金融业是瑞士的重要经济部门之一。得益于健全的银行体系和先进的资产管理水平,瑞士被誉为全球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和国际资产管理业务领导者。2020年金融业增加值为681亿瑞郎,www.youxs.org,www.youxs.org。根据2019年最新统计数据,瑞士全国共有银行246家。最大的城市苏黎世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是仅次于伦敦的世界第二大黄金交易市场。

中央银行

瑞士的中央银行是瑞士国家银行,相对于联邦政府有较大自主权,负责执行国家货币政策,其主要政策宗旨是在考虑经济发展的同时确保物价稳定。

商业银行

瑞士银行业包括大银行、州立银行、信用合作银行、外国银行、私人银行等。其中,瑞士金融监管局定义的“系统重要大银行”有四家,分别是瑞士联合银行(简称瑞银集团,UBS)、瑞士信贷银行(CreditSuisse)、莱夫埃森银行(RaiffeisenSchweiz)和苏黎世州立银行(ZurcherKantonalbank)四家大银行的资产负债总额占瑞士银行业近一半,包揽瑞士40%以上的国内信贷业务以及近40%的地产抵押业务。大银行的主要业务范围是:资产管理、股票管理、外汇交易、贵金属交易、信用证、担保及金融衍生交易,其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络遍布全球。

瑞银集团和瑞士信贷银行与中国国内银行合作密切。瑞银集团在北京和上海设有分行,在上海、广州和深圳均设有办事处,主要从事证券、投资融资服务等业务。瑞信在上海设有分行,在北京设有代表处。

州立银行

瑞士共有24家州立银行,其中21家由政府提供无限担保。在组织形式上,除沃州、楚格州、汝拉州、瓦莱州和日内瓦州银行是混合股份制,其他19家州立银行都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官方性质机构,其自有资本来源于州,所获盈利的一部分也必须交给州政府。州立银行均属综合性银行,其优势领域是储蓄和地产抵押业务,同时为本州企业提供资产管理、有价证券和外汇管理、小型信贷、出口信贷及租赁等业务。部分州立银行为国有性质,可提供政府担保。最大的州立银行包括苏黎世州银行、沃州银行、巴塞尔州银行、卢塞恩州银行、圣加伦州银行和伯尔尼州银行等。

外国银行

外国银行是外国人持有半数以上股本和投票权的银行,主要来自欧盟国家(逾50%)和日本(约20%)。业务范围主要是国外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根据瑞士商报统计,2017年,瑞士共98家外国银行,资产负债表排名前三的银行分别是盈丰银行(EFGBankAG),法国兴业银行和嘉盛银行。2019年,在瑞士有71家被外资控股的银行和23家外国银行的分支机构。

保险公司

瑞士保险业发达。2019年,有198家保险公司受到联邦金融监管局监管,包括19家人寿保险公司、118家财产保险公司、11家补充医疗保险公司、25家再保险公司和25家专属保险公司。其中,瑞士保险公司为149家,其余49家为外国保险公司。从保费金额计算,保险主要标的包括人身、医疗、事故和机动车。主要企业包括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瑞士再保险公司、瑞士人寿保险公司、安盛—丰泰保险公司。2018年,瑞士保险公司的资产达5820亿法郎。

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ZuricialServicesGroup),1872年成立。1997年与英国最大的烟草集团BAT的金融保险业务分部(BASF)合并,组成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总部设在苏黎世。新集团为世界第二大保险公司,www.youxs.org。2019年盈利53亿美元。

证券市场

瑞士证券交易所位于苏黎世,为瑞士主要的股票、债券及期权等衍生工具的交易所,欧洲最重要的股票交易市场之一,是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证券交易所之一。1995年由苏黎世、巴塞尔和日内瓦这三家有百年历史的证券交易所合并而成。此外,瑞士还有伯尔尼交易所,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瑞士证券交易所是SIX集团的一部分,该集团在证券交易和结算、金融信息以及支付交易方面提供全球性服务。

得益于其自我监管能力,瑞士证券交易所为国内外股票、债券、交易型交易基金(ETF)、交易所交易产品(ETP)、基金以及结构化产品的挂牌上市和交易提供了友好的市场框架条件。目前共有包括雀巢、ABB、诺华、罗氏等知名企业在内的251家企业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2020年,www.youxs.org,营业收入为14亿瑞郎。瑞士证券交易所一个重要特点是集合了众多生命科学类企业,欧洲大型交易市场上超过1/3的生命科学行业的市场资本都在瑞士证券交易市场进行交易。

信用卡使用

瑞士当地信用卡使用相当普遍。维萨卡和万事达卡使用十分方便,在绝大多数商铺都可以接受。2011年起,瑞士最大收单机构SIX-Multipay公司与银联合作,旅游城市的主要商铺可使用银联卡。瑞士SIX集团已启动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合作,未来有望在交通枢纽和主要商铺使用国内移动支付手段。

中瑞金融合作

瑞士共有6家银行(瑞士银行有限公司、瑞士信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瑞士苏黎世州银行、欧洲金融银行集团瑞士有限公司、汇丰私人银行(瑞士)有限公司、瑞士银行盈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3家保险公司(丰泰保险公司、苏黎世保险公司和瑞士再保险公司)在中国共设立了8家代表处和5家营业性分支机构。

2013年5月,两国签署《中国人民银行与瑞士联邦财政部金融对话谅解备忘录》,宣布建立中瑞金融对话机制。2015年10月,中国建设银行苏黎世分行获得瑞方颁发的营业执照,并被人民银行授权担任瑞士人民币业务清算行。11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人民币与瑞郎直接交易,瑞郎成为第7个可直接与人民币进行交易的主要货币。2016年1月,建设银行苏黎世分行正式挂牌营业。2018年6月,工商银行苏黎世分行开业。2021年10月,中国银行日内瓦分行开业。

银行业

瑞士银行保密制度

银行为客户保密是指银行履行对客户所有事宜保持沉默的一项义务。这同时也是客户的一项权力,因为他们才是那些被保护数据和信息的主人。银行保密制度保护客户的个人权益。对私人权益的保护是瑞士法律的基础,也是联邦宪法明确规定的。

17世纪,瑞士银行业迎来大发展。一大批有钱人和精通银行业务的管理人才从法国和意大利来到瑞士日内瓦。他们带来的资金和技术使日内瓦的银行业在短期内有了跳跃式发展。同时,为了避免泄露这些人的财产状况,瑞士银行开始形成保护私人账户隐私的传统。1713年,日内瓦议会制定银行法,规定银行人员有责任记录客户信息,但是禁止将客户的信息透露给他人。

为保护银行客户安全,同时也为防止客户流失,1934年瑞士政府颁布《联邦银行法》,瑞士银行保密制度正式建立。该法律规定任何储户都可选择自己认为妥当安全的方式在瑞士银行开户存款,储户被允许使用化名、代号或数字来代替真实姓名。不仅开户存款时,可以委托代理人办理,而且取款或转账时,银行也完全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章程办理,财产的真正拥有者可以做到永不露面。该法律还要求银行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原则,银行职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向第三方泄露储户秘密,无论第三方是私人还是官方。若有违反,该银行职员及引诱其泄露信息的第三人,都将面临6个月至5年的监禁,以及最高5万瑞士法郎的罚款。保密协议终身生效,,会因为银行职员离职、退休、解雇而失效。

保密制度终结

瑞士银行保密法规在为其吸引大量境外存款的同时,也暴露出缺乏透明度的弊端,客观上为逃税和洗钱等犯罪活动提供了便利。瑞士因此和同样恪守银行保密传统的奥地利、卢森堡等国一起饱受外界诟病,长期被称为欧洲的”避税天堂”。

美国的施压

2009年2月19日,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为了避免被美国起诉,瑞士最大银行瑞银集团做出妥协,www.youxs.org。

2009年2月20日,美国司法部就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瑞士重新定义银行保密法,www.youxs.org。

2013年初,瑞士最古老的私人银行——韦格林银行在重压之下被迫关门停业。

2013年9月,瑞士联邦议会在一片争议声中批准了瑞士和美国去年底签订的一项双边协议,允许美国税务机构向瑞士银行中美国公民账户征收所得税;瑞士还将执行银行信息自动交换,向美国税务机构提供美国公民账户。

欧洲国家的不满

瑞士的邻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由于本国实行高个人所得税制以维持福利制度,有钱人往往将钱存进瑞士银行,以此来逃避本国的高税收。这引起了这些国家的强烈不满。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欧盟国家提出,在欧盟范围内也要执行银行信息自动交换,以确保所有欧盟公民对其全部收入公平纳税。面对欧盟大国的强大压力,卢森堡、奥地利先后作出妥协,同意提高银行透明度,放松银行保密规定。在此情况下,瑞士引以为豪的银行保密传统退出历史舞台已经只是时间的问题。

2013年10月15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宣布,瑞士政府当天在法国巴黎签署《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成为该公约第58个签约方。

瑞士政府签署《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发出了一个明确而强烈的信号,即瑞士将与国际社会一起加强税务合作。签署这一公约是国际税务合作取得的重要进展,这意味着瑞士银行保密制度走向终结。全球加强打击跨境逃避税行为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2014年5月6日,在巴黎举行的欧洲财长会议上,瑞士同意签署一项有关自动交换信息的全球新标准。这是一次决定性的举措,象征着瑞士几百年来坚持保护银行客户隐私的做法从此将成为历史。

瑞士共有312家银行和3382个网点,www.youxs.org,www.youxs.org,其中国内和境外资产分别占49%和51%。一项调查预计,2014年到2016年,瑞士25%至30%的私人银行可能都会倒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