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神佛人选,佛祖献地!

道法,佛法。

统称为法。

此计。

为灭法之计。

然,计策再完美,却少不了执行者。

事关重大。

若无必要,不必再为殿外之人所知。

那执行此计的人,自然而然,就限制在殿内众人之间。

本来。

提出此计者,是最佳实施者。

可王守仁肩负着北征大业,即将前往漠北,无暇在国朝内。

再有就是,锦衣卫、东厂和西厂,是特殊衙门,虽说奉圣意监察天下,但与道、佛挨不着。

而杨一清尚书,又刚提出三级主政官制,虽然要等明年恩科方会施行,可前期的准备,朝廷文官的抵触和报复,却是不少,能够预见,接下来会无比忙碌。

那么。

主持灭法的人,就圈定在梁尚书和杨廷和尚书之间。

九卿身份,完全可以主持大局。

再加上,军政分离制度,要等北征结束方会施行,兵部、工部的事务,暂时比较清闲。

扛起国朝灭法大旗,很是合适。

察觉到龙目和诸位同僚眼神流转,梁尚书、杨婷和尚书忽然觉得,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如坐针毡。

化外之人。

可与凡尘之人不同。

一旦惹怒了道、佛,可是会被塑造成魔头的。

日后。

随着道、佛法流传。

估计会出现在道教众神斩妖除魔的话本中,被众神轮流斩杀。

至于佛教的话本,或许不会被杀,却少不了被众佛暴揍一顿,然后收为坐骑的篇幅。

任骑任打!

伤害不大,但侮辱性极强。

世人多蒙昧。

有关神佛的事,是很容易相信的,而且,是扎根于心那种。

口口相传之下,永生永世难以翻身。

丝毫不逊色被当代文人口诛笔伐,留下千古骂名的程度低。

“介夫,您来吧。”

梁尚书率先推诿道。

如果,陛下是有确立国教之心,道、佛两派生死相搏下,一派胜利,一派失败。

胜利的那派,绝对会为主持道、佛辩论大会的官员歌功颂德。

失败的那派,绝对会大肆贬低主持道、佛辩论大会的官员不公。

而此次辩论,输掉那派,基本连道统都会毁掉。

两者对冲之下,夸赞之声,远超过谩骂声。

主持道、佛辩论大会,未尝不是个扬名的好机会。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陛下无心立下国教,而王守仁又定下了道、佛辩论双方八胜八负一平的大会结果。

纯粹是为了坑道、佛两派。

等道、佛两派回过神,明悟了过来,天大的怒气,也不敢去攻击陛下,那就只能将无穷怒火加之于主持道、佛大会的官员身上。

一想到,在道教话本中被杀,在佛教话本中被揍变坐骑,就恶寒无比。

“叔厚老成持重,比小子我稳当,还是您来比较好。”

杨廷和尚书推太极道。

这就是个天坑,谁敢往下跳?

言罢。

狠狠瞪了眼旁边低眉顺眼的牟指挥使、黄督主和孙督主,呈奏灭法之事,就不能晚点来吗?

非要赶在人少事多的时候,连推锅都没地方推,真是太没眼力见了。

牟指挥使三人察觉到那近乎实质的怨气,讪讪一笑。

两厂一卫的原意就是凑个热闹,没想到,让两位国朝九卿陷入泥潭,难以脱身了。

“叔厚,介夫,事情,没你们想的那么严重。”

王守仁摇摇头,笑道:“所谓国教之争,其本质是道、佛两派,向陛下,向朝廷展示更多的价值。

这点,道、佛两派也心知肚明。

在历朝历代的十四次道、佛大辩之中,道教输多赢少,不外乎诚意不足。

但是,诚意不足,不代表不聪明。

在涉及到真正道统生存或毁灭时,道教会比谁都清楚该如何做。

作为主持道、佛大辩的主官,要做的,就是“公道”。

比方说,佛教优先展露价值,那就提前秘密告知佛教,第一道辩题是什么。

等佛教赢下第一场大辩后,你们说,佛教会不会心生感激?

而等道教输掉第一场大辩后,国朝一成的道观被毁去,一成的道徒被驱散,一位大真人被剃发为僧,道教也许会心生怨恨,但也知道之后要是不想连着输,就必须对陛下,对朝廷展露足够的诚意。

那时,告知道教第二道辩题是什么,暗中偏袒之下,让道教赢下第二场大辩。

这样一来,道教的怨恨,就会转念为感激。

以此为法,收获道、佛两派感激的同时,让道、佛两派不断加码。

等第十七场大辩下来,你们,或可立地成圣,还可能是道、佛两派共同的圣人!”

最后的几句话。

王守仁带上了几分玩笑意味。

但众人不仅没觉得好笑,反而,紧了紧身上的官袍。

让道、佛两教,在充满感激中被灭掉,这手段,何止是毒辣,简直是缺大德了。

“陛下,如果道、佛两派趁机向主持大会的官员予以贿赂,为了灭法之计顺利,不妨准许这些金银,为主持官员的嘉奖之一。”

王守仁看两位尚书依然不够动心,朝陛下恭声道。

知晓了王守仁下饵钓鱼之术的众人,闻之冷笑,可笑着笑着,就笑不出来了。

道、佛两派富到流油,倘若真在大会进行时,施展金银开路大术,那绝不是小数。

怕是一百辈子的花不完!

只要后世子孙中,不出现大败家子,富贵延绵数代不绝。

这比那空口白牙的道、佛两派圣人之名来的实在多了。

“可!”

朱厚照注意到臣子们的异动,亦是一笑,准许道。

些许化外之地的金银罢了,能调动臣子的积极性,那再好不过了。

“陛下,臣愿领旨,为国灭道除佛,还国朝天朗地清!”

梁尚书和杨廷和尚书,不约而同地起身,异口同声下拜道。

不就是被道教的神杀,不就是被佛教的佛骑,那也算是千古留名了。

无数人想这样,都没有机会。

牟指挥使三人嘴角疯狂抽搐,与这些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文臣相比,作为皇家鹰犬,脸皮子练得不到家啊。

看这变脸的速度,都赶上川地兴起的变脸术了。

自愧不如!

“那便梁卿来吧。”

朱厚照点点头道。

军政分离制,于兵部,于兵部尚书的伤害,着实是太大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