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颁诏举美,兼并土地!

乾清宫。

新内阁中书舍人李梦阳呈交全国选妃奏疏。

李梦阳。

与内阁首辅大臣李东阳之名,仅是一字之差。

两人不是兄弟,但却是师徒。

弘治六年,举陕西乡试第一,次年中进士。

因连丧父母,在家守丧,直到弘治十一年,才出任户部主事。

在年初时,上疏先皇,直陈寿宁侯府“二病、三害、六渐”,大胆揭露寿宁侯府“招纳无赖,网利贼民、夺人田土,拆人房屋,虏人子女,要截商货,占种盐课,横行江河,张打黄旗,势如翼虎”等罪行。

以先皇对张氏兄弟的宠惯,奏疏不但没对寿宁侯府产生丝毫影响,反倒是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就在先皇御前,寿宁侯百般陷害,想将其解职问罪,严刑拷打。

诸多权贵也是欲杀之而后快。

不为别的。

寿宁侯府的问题,不是特例,国朝勋贵府上都有。

一束光照进黑暗的铁塔里,让里面的肮脏与罪恶暴露无遗,于是这道光便有了罪。

而李梦阳,就是照进勋贵集团肮脏与罪恶的那道光。

不过。

那时的先皇,虽沉疴难起,但脑子不糊涂,最终令其官复原职不说,还进升至户部郎中。

学识、经历,都足以媲美更高的官职,唯一差的,就是对局势的把握。

再加上嫉恶如仇,在官场中,很容易夭折。

所以。

在内阁中书舍人空缺后,李首辅就将爱徒调至身边为任,手把手教导。

虽说在此过程中,品秩降了些,可前程似锦。

而且,六部尚书预备,本就是是无数人艳羡的位置。

“全国选妃?”

“颁诏邻国举美?”

朱厚照看着奏疏,嘴角微微抽搐。

这刘成学。

到真是个奇葩。

初登地官之位,就搞了个大动作。

最关键的是。

内阁竟然同意了这穷奢极欲的事。

范围不止国内,还包括了藩篱之国。

通过这点看出,阁老们确实视这些藩篱之国为与夺与求之地。

“陛下,不征之国进献美人是循例,太宗皇帝、宣宗皇帝的后宫中,都不止一位异国妃嫔。”

司礼监随堂太监毕云提醒道。

这种颁诏进献美人的事,最初起源于太祖皇帝和高丽王朝太祖国王的结亲设想。

不同于和亲,这是结亲修盟。

但直到太祖皇帝驾崩,结亲之事依旧未能成行。

国朝太宗皇帝靖难后不久,高丽王朝太宗国王亲自到应天府觐见。

之后。

国朝太宗皇帝三次颁诏高丽王朝选妃。

高丽姬,也确实得到了国朝太宗皇帝的喜爱。

受国朝太宗皇帝影响,宣宗皇帝也对高丽女子颇为喜爱。

尤其是,宣宗皇帝很喜欢高丽舞乐和美食。

林林总总的,宣宗皇帝后宫中,共有一百多位高丽女子,其中八个被封了国朝妃嫔之位。

总之。

颁诏于邻国,非是先例。

只不过。

很多年未有此举了。

自宣宗皇帝后,国朝后继之君,多神人。

英宗皇帝受鞑靼阴影,对异族之女,戒心极重。

景泰皇帝的宫廷内,太过复杂,再加上在位时间较短,或许有心,但谁也不知道。

而成化皇帝、弘治皇帝,一个比一个痴情,前者后宫的万贵妃,连国朝女子都容不下,何况异族之女。

后者的后宫,干脆就是個摆设。

自正统元年,到今弘治十八年,满打满算,正好七十年了。

国朝繁荣昌盛,民殷兵强,借着这机会,正好试试邻国的态度。

土木堡之变后。

十五个不征之国就再没来国朝朝贡。

这很不好。

虽然国朝地大物博,看不上番邦小国的那点东西。

但我可以看不上,你不能不送。

这关乎国朝威严。

“太后那是什么想法?”

朱厚照询问道。

太后,掌皇子教养,皇媳选配之权。

全国选妃的事,怎么也绕不过去。

“回陛下,臣先去的仁寿宫,太后对全国选妃无有异议,只是,闻听颁诏邻国时,面露不虞,在太主劝说下,勉强同意。”

李梦阳详细述说道。

太后。

是个霸道的人。

可从两位胞弟死后,性子慢慢变了不少。

当然。

这中间太主没少使力。

寿宁侯之事后,那道让世人看到皇帝孝治,也令太后克制的圣旨下,除了太主外,基本没人再能进仁寿宫。

太主知道太后喜欢热闹,可对现状无法更改,只能时常入宫陪伴,姑嫂间,因此无话不谈。

对太主的劝说,太后哪怕有不满,但还是颔首同意。

“既然太后允准,那便照懿旨办吧。”

朱厚照点点头道。

选妃。

是皇帝必做之事。

范围大或小罢了。

范围大点,找到贤后的几率也大些,没什么不好。

“臣遵旨!”

阁老们交代的事情妥了。

李梦阳告退。

“近日里,仁寿宫可有什么事发生?”

朱厚照望着仁寿宫方向,询问道。

到底是亲生母亲,那份血缘,怎么都无法割舍。

“回陛下,太后近来信起了佛。”

毕云恭声答道。

宫廷女子。

不管地位高低,特别是到了晚年时,大多数都会信佛。

这始于国朝太祖皇帝曾出家为僧,马皇后又一生信佛,是以,在历代宫廷内,盛行藏传佛教。

还有,宫廷生活难挨,有个信奉,能打消这漫长岁月里的不少苦闷。

“让工部在仁寿宫里,为母后修建个佛堂吧。”

朱厚照摇摇头,继续道:“太主长子,所在何处?”

“回陛下,太主长子齐良,举人功名,在武清县内帮助太主打理赐地。”

弘治三年,就是太主结婚次年,先皇赠太主三河县庄地二百一十五顷。

弘治十七年,赐太主武清县利上屯地二百九十四顷。

作为嫡长子的齐良,未来自然会继承母亲最多的赐地。

“让他出来做事吧。”

朱厚照想到这位姑表兄弟,沉吟道:“锦衣卫指挥佥事的位置还空缺着,就让他去那吧。”

正四品之位。

算是感念太主这些日子的辛苦。

在锦衣卫里,有牟斌照拂着,想必不会出什么事。

“臣遵旨。”

全国选妃旨意,传扬天下。

在举国沸腾之余,京中的有心人也注意到,另有一道旨意降临了武清县。

纷纷感慨陛下是个孝顺的皇帝,然后,无数礼物送入了鸿胪寺卿府上。

没那个雪中送炭的眼光,但锦上添花的本事还是有的。

齐府,大兴。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