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南宋反攻

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

数月前于五坡岭被俘。张弘范以客礼相待,将其带到崖山附近,要他写信招降张世杰,被文天祥断然拒绝:

“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张弘范仍然不依不饶,试图逼迫文天祥屈服。

于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和忠诚,文天祥写下了传世名篇《过零丁洋》。

张弘范微笑着将诗歌珍藏起来,同时将战略重心从劝降转为强攻。

崖山一战历经二十多日,到最后,却连半具浮尸都找不见。

面对如此异象,元朝汉军人心惶惶,妖法之说甚嚣尘上。

张弘范为遏制恐慌情绪蔓延,不得不严行军法,砍了好些人的脑袋。

在张弘范看来,这是伪宋的一场有预谋的大撤退,背后必定藏有某种厉害的障眼法。

不论亲信如何劝说,他始终不相信伪宋会得到怪力乱神的庇佑。

每晚睡前,张弘范都会例行向文天祥询问,试图从他口中得知伪宋使用的是何种手段。

今夜依旧。

“履善先生,天命在元,莫再逆天行事。”

文天祥默不作声。这次绝食已经持续了两日,他只希望在被强迫灌食之前,身体能够再虚弱一分。

“陛下快马加急发来旨意,明日,你便会被押送京师。”

文天祥掀起眼皮,气息微弱地问道:

“可是极刑?”

“找不回伪帝的尸首,陛下只能拿你祭天。”

“甚好。”

张弘范无言以对,端起茶盏一口饮尽。

“先生求死之心坚如磐石。试探了这么多天,是仲畴的过失。”

他心灰意冷地摆了摆手,示意将犯人押解下去。

“难道真的只能无功而返,戴罪回朝吗?”

张弘范头疼不已,整晚失眠,终于决定放弃搜寻,回京面对蒙古王公们的诘难。

却不料,翌日拔营时分,从西边来了队人马,送来一个琼州的官员,正是那临高县令江韬。

听完江韬的奏报,张弘范自动忽略了与“修炼”有关的内容,牢牢抓住一个信息点:

“伪帝还活着,他们全都躲在临高!”

当即下令加快拔营,连夜行军。

同时,张弘范认定江韬延误军机,将其以“瞒报”问罪,与文天祥一并打包装车,押往京师。

张弘范则统领水师,延海岸线往西南而下,三到五日便可抵达临高。

在离开崖山的第二天夜里。

“若非我情急之下,四处调军,琼州岂能发生变故?罢了,只要抓到张世杰一干人等,崖山众人消失之谜自然水落石出。”

即便得知了伪宋的下落,张弘范的失眠症依旧没有好转。

他披上大氅,立在甲板上。

眼望漆黑无垠的海面,只觉得下一刻自己将被某种庞大而不可名状的存在吞噬。

那种感觉如同一股寒流,从心底涌起,弥漫至全身。

“不对劲,不对劲……”

多年征战培养出的敏锐直觉,正在向张弘范发出警告,告诉他有某种危险正在悄然接近。

张弘范先是下令全军灭灯,然后目光如炬,仔细审视着视野环境。

在这片漆黑的夜幕下,任何一丝微弱的光亮都显得格外醒目。

他极目远眺,远处海岸线上瞭望塔的昏黄灯光若隐若现。除此之外,他并未察觉到其他任何亮光,也未曾发现任何敌人的踪迹。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