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112 孙子还是儿子

大呵完这一声好字, 湘王朱柏又大笑起来,笑着笑着又哭了。

他心口发闷的很,他死得其所, 他的妻儿何必跟着自己。

“老十二这是疯了?”朱樉往后倒退了一步,怕朱柏一会发疯在把自己带走。

朱允炆也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一步, 这样又哭又笑的朱柏让他害怕。

俗话说的好光脚的怕不要命的, 此时的湘王朱柏就是那个不要命的。

其他几位藩王也默默的往后退,生怕朱柏发疯, 他都敢**而亡, 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

“快看看, 他身上有没有火!”代王朱桂问 , 别一会朱柏发疯把皇宫给点了。

只有朱棣走到朱柏面前, 眼神中透露出心疼,他拍怕朱柏的肩膀,没说什么, 由着朱柏发泄。

“发什么疯?!”朱元璋一把把朱柏拽了过来,“咱老朱家, 不出自缢的怂蛋玩意。”

朱元璋看似是呵斥, 实际上在安抚朱柏,只是话说出口就这幅德行。

“啥宁死不屈, 自家人,你低个头又怎么了。”朱元璋继续劝,说实在的, 还不如不劝。

“好一个自家人, 爹,我拿他当自家人,他拿我当叔叔么?他拿我当仇人。”朱柏见朱元璋还护着朱允炆, 不由的心底发凉,愈发悲怆。

虽然事情还没发生,但是朱柏特别能体会自己当时的心情,若能活着谁想死,但朱允炆能让他活?

与其苟活,不如悲壮的死,用自己的死来撕破朱允炆“大义”的嘴脸。

“把黄子澄给咱押过来,挑拨离间的东西。”朱元璋把怒火转移到黄子澄身上。

自己孙子什么品行自己难道不知,若不是黄子澄一旁挑唆,他孙子怎可能会干出这些事。

朱元璋这人有个毛病,护短,他太信任家人了,觉得错都是外人的,绝对不是他们老朱家人的错。

【路人甲】:这湘王也是刚烈,唉。

【路人甲】:他就不能和他四哥学学,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路人甲】:手下亲信都愿意跟他死,为何不一搏。

朱柏看着眼前的一行大字,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悲呛的情绪竟被安抚住了。

见到朱柏情绪平复下来,朱元璋的情绪也稳定下来,他真怕朱柏做出什么过激的行为。

他已经死了一个儿子,再也经受不起第二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谁能体会的了。

“咱定饶不了挑拨离间的小人。”朱元璋把朱允炆拉过来,“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耳根子如此软,他们可是你亲叔叔,你不信你叔叔,信外人?!”

“孙子知道错了,十二叔,是允炆的错。”朱允炆到朱柏跟前道歉,心底弥漫着一股酸涩。

连皇爷爷都向着叔叔他们,自己一个孤孙又能如何,若自家爹爹还在,他们还敢造次?!

“允炆道歉,你愣着作甚。”朱元璋把朱柏也拉过来。

“他道歉,我就要接受?!”朱柏认死理,他不接受。

“你个兔崽子。”朱元璋又抬脚,但想起方才神迹所述,这一脚没落下。

李世民见朱柏死的如此悲壮,不由叹气。

他能体会到朱柏当时的感受,毕竟自己为秦王的时候也曾经历过那样的偏心。

但自己却反抗了,而不像朱柏这般毫无意义的**。

死最容易,逆境活着却难。

“儿子,他与你不同,为父可没那么偏心。”李渊听李世民叹气,赶紧说上一句,相比朱元璋,他起码给了李世民军权。

再看看后世的朱元璋,处处防备儿子,这样他儿子不反都没有天理。

【朱允炆没想到湘王朱柏会如此的刚烈,竟然带着一家老小以这样的方式死了。

按理说人死了,朱允炆应该特别高兴才对,但是他半点高兴不起来,甚至恨死了湘王朱柏。

朱允炆之前费尽脑汁给朱柏找罪行,要的就是合理合法的削藩。

如今闹成这个样子,不论他之前给湘王朱柏定的罪名到底是真是假,逼死亲叔叔的罪名已经扣下来。

对于坚持儒家之礼的朱允炆如何不气恼,自己的好名声就被朱柏的一把火给烧没了。】

“孙儿怎会如此想。”朱允炆不承认,如何那也是他叔叔,他怎么会为了为了名声而无视叔叔的命。

【但是人已经死了,还是挫骨扬灰的那种死,但是古代对死人也是有办法的。

气恼的朱允炆给湘王朱柏定了一个“戾”的谥号,从古至今戾都不是一个好词。

在古书《逸周书·谥法解》有详细定义了什么是戾,不悔前过为戾,不思顺受为戾,知过不改为戾。

从这个戾字能看出朱允炆对湘王朱柏的恨。

就算死了也要给湘王朱柏扣帽子,为何死?还不是畏罪自杀,不若死什么?

不知悔改,死不足惜!】

听到此处,建文年间的朱棣直接气的颤抖。

杀人诛心,不过如此。

“爹。”朱高炽开口,“十二叔。”

“十二叔真惨呀。”朱高煦感叹,“大哥,你想干嘛,刚刚爹可说了,谁都不让出这个门。”

方才朱高煦被朱棣训斥,心里不满,也想着讽刺讽刺他大哥朱高煦。

朱棣点头,没在多言。

朱高煦???

当夜,一商户从北平出发,去开封做买卖。

【总之,虽然没活捉了湘王朱柏,但朱允炆的削藩还是成功了。

算算一他的战绩,把五叔朱橚贬为庶人,并流放到了云南。

把十叔代王贬为庶人,囚禁在都城。

十二叔湘王不等贬为庶人,**湘王府。

www.youxs.org,因为二十到二十六没有成年,所以没被封藩王。

除去已经死的前位,加上已经被废的位藩王,目前还剩下十四位藩王。】

汉景帝听此,忽然觉的自己还是挺仁慈的,虽然他也削藩,但是没往死了削。

即便李氏子弟不是藩王,但还是刘家血脉,荣华还是有的,不至于一下让他们成平头百姓。

“蠢钝如斯,暴力如斯,后朝小儿就不怕藩王一起造反?”汉景帝作为过来人,很是不解,讲真,当年自己削藩也没想过七王会造反,若早知道,他便换一种方法,比如像现在,对还没削完的慢慢瓦解。

“他难道都不会借鉴?还是觉的朕不行,他就行?”汉景帝摸着下巴,感觉又被后朝小儿轻视了,不爽,十分不爽。

【刚削完了一个硬茬的叔叔,朱允炆下一个目标就选了个好拿捏的,缓一缓。

呀,这么晚了么,大家赶紧休息,别熬夜,咱们明天见!】

乐瑶一看时间竟然这么晚了,今天讲的实在是多,不知不觉都十点了!

一般乐瑶九点半就要收拾睡觉。

面前的神迹突然消失,除了朱棣外,其他十五个藩王傻眼了。

要不就别让他们知道,要么就一口气说完,这不上不下的,得难受死谁么!

下一个,下一个到底是谁呀!!还有他们特别想知道老四到底造反成功了没有。

神迹出现的时候,他们惊叹于老四造反成功,可方才神迹又说了,他们的好大侄朱允炆也自称太宗,所以成功的太宗到底是谁?

“都散了吧,各回各屋,别给咱整幺蛾子。”朱元璋一句话把还想看热闹的儿子打发回去。

但朱樉他们明显不想走,他们心里不上不下的,难受的紧。

“陛下。”黄子澄被带了过来,行臣礼。

“打二十大板。”朱元璋直接下令。

黄子澄???

“陛下,臣何罪之有?”黄子澄立马叫屈,他对大明一片赤诚,何人诬告他?!

“殿下,殿下。”黄子澄看向朱允炆,朱允炆想求情,但朱元璋一个眼神过来让他半张的嘴闭上。

“也不都是佞臣之错,某些人就没一点想法!。”代王朱桂阴阳怪气。

他之前就看朱允炆不顺眼,如今更不顺眼,软禁他?!真是好大的胆子!

“看什么热闹,怎么了,咱这当爹说话的没用?你们翅膀硬了要造反?!”朱元璋一声吼,朱桂闭嘴。

“回去,今个晚上谁都不准出门,给咱老老实实的睡觉!谁敢出来看咱不打断了他的腿!”朱元璋下了死命令。

面上是来自老父亲的狂怒,但深想一下,朱元璋此举直接断了晚上想一起“商议大事”的儿子们的念想。

但最后黄子澄也不明白自己怎么就成佞臣,二十大板要不了他的命,但也够他在床上趴几个月。

众藩王各回各屋,门口都有侍卫把守,连只苍蝇都飞不出来,虽然屋里的灯都灭了,但多数能睡的着。

特别是那些没被提及的藩王翻来覆去,心里作着各种推演,不知自己日后会是如何的命运。

虽然事情还没发生,但听朱橚朱柏他们的遭遇,他们都有狐死兔悲之感。

但是……

几个屋内的藩王齐刷刷的叹气,若事情真发生在他们头上,他们能如何?凭着手上的几千人马去抵抗朝堂的五十万大军?

这和去送死有什么区别。

他们没有湘王朱柏**的勇气,更不用说像老四朱棣那样造反。

死局…完全是死局…

但,若是他们联手呢?

可他爹还活着…只要朱元璋活着,谁敢造反,怕是老四朱棣都不敢。

当然,也有人睡的特别好,比如已经知道自己结局的朱橚,反正他对皇位本就无心,爱谁当就谁当。

他比较关心的是神迹所述自己编撰的那些书,光是想想就让他兴奋不已。

朱柏也没睡,他一晚上都是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神迹,是让他跟着四哥造反么?

众子无眠,朱元璋这个当爹的也好不到哪去。

他之前一直觉得孙子朱允炆仁厚,怕自己驾崩后他那些儿子不安分。

没想到他的好大孙上位竟然会削藩,都是他的亲叔叔…他怎么忍心。

朱元璋叹气,作为朱家的一家之长,朱元璋对朱允炆此举心痛。

但是作为帝王,朱元璋又觉得朱允炆此举倒也…唉…

无毒不丈夫,有狠厉的手段才能平天下,但可以狠不能蠢。

若这天下给老四会更好么?

朱元璋想了想,这问题他不是没纠结过,没了长子,该让哪个儿子继承大统。

让老二,老老四会服?让老四?其他人会服?

不论哪个儿子,都会引起动荡,还是嫡子嫡孙为正统。

朱元璋甚至从定下朱允炆继承大统后就开始给他谋划,朱元璋想给朱允炆足够的安全感,让他好好坐这个天下。

“我的儿,你为何就忍心抛下爹就这么走了。”朱元璋锤着心口窝。

一夜未眠的朱元璋倒是没有想过这天下该给孙子还是该给儿子。

有一点是确定的,在朱元璋没决定好之前,皇太孙还是皇太孙,谁敢此时心有不轨之心,他决不手软。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