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华夏的先驱者,左宗棠!(求评价!求收藏!)

看着眼前的这些孩子。

嬴政沉默了,刘彻沉默了,李世民、朱元璋沉默了,所有人都沉默了。

春秋。

孔子率领弟子三千,共同注视着光幕。

“不愧为我华夏之少年儿郎,此种志气,真令吾荡气回肠!”

子路感叹。

他最是重视家国大义之人,志向便是安邦定国。

且看轻生死,君子死,冠不免。

“老师,您如何看?!”

子夏在一旁问道。

孔子沉默良久。

“这些孩子,未来可期!”

在深思熟虑之后,他给予了这个评价。

未来可期!

面对着光幕中这些,连社会都没有经历的稚嫩面孔,他不想说其他勉励的话。

更不想说什么,这些人未来必定都是栋梁之才之类的屁话。

毕竟他们现在还只是孩子,还有太多需要认识的事情。

有心为国,尽力就好。

南宋末年。

崖山海战之后。

同样是身在海岸边。

陆秀夫感觉自己胸口有些憋闷

大宋军队已经尽数被蒙元攻灭,大宋江山也是尽数沦丧异族之手。

他看了看光幕上的孩子们,又看了看自己背负着的大宋幼帝。

摇了摇头,叹道:

“相差不多的年纪,相差不多的命运,中华儿女自小,便要扛起历史和家国的责任。”cizi.org 永恒小说网

“你们为救民族的危难,远渡重洋,去往异国他乡艰难求学。”

“吾之陛下,亦是不弱于人,此行将要蹈海殉国,自此魂佑汉民,流芳千古。”

“尔等与吾之陛下,俱是幼年豪杰!”

说完,陆秀夫突然放声大笑,声震云霄:

“哈哈哈哈哈哈……”

大明。

王阳明也笑了。

眼眶之中有泪水打转。

他扬起头颅,努力遏制,不让其滑落。

自从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思想达成,已经心如磐石,无敌于世间。

再没有什么能够动摇他的心境。

像金银财帛、将相之位等,都不屑一顾。

只是此刻,王阳明却是笑了,也哭了。

只因光幕中那一张张稚嫩的面孔,只因那些最纯粹的童心,最干净的童心。

世间污浊,但有多么残忍不可视的世道,就有多么坚韧而不屈的灵魂。

“孩子们,华夏的未来,交给你们了!”

光幕上,文字再次浮现——

【孩子,永远都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承载着一个国家的希望。】

【这些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的留洋学子,将会像纤细的茅草,在大海上沉浮飘摇,流浪异国,无处生根。】

【他们是华夏大地丢出去的最后希望,是荒原中的第一批引路人,是万众的期待,是天下的未来。】

【他们立下誓言:以予之一身,受西洋文明之教育,则使后予之人,亦享有此同等之利益,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华,使中华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

【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散发着时代的光辉,他们背负着一个民族的希望。】

【现在,请看着他们,注视着他们,记住他们的模样。】

【待他们归来之时,将会亲手改变华夏,改变这个国家。】

【也正印证了,中华之魂,必将屹立于世界,永垂不朽,中华之气,必然浩荡宇内,与血长存!】?

“是的!”

“中华之魂,永垂不朽!”

“中华之气,与血长存!”

这一刻,千载之下。

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寒门学子,都在心中重复着这些话。

他们心中的中华,是无与伦比的辉煌!

【自虎门销烟以来,苦难在逼近,华夏儿女的光辉也开始闪耀,与苦难同行。】

【在洋务运动如火如荼的同时,另一件大事也在酝酿。】

【左宗棠,晚清名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华夏近代化的先驱者,华夏近代主权完整的捍卫者。】

【也是继林则徐、关天培之后,第三位视频主角。】

【值得庆幸的是,他并没有似林则徐般被革职发配,亦没有如关天培般战死沙场。】

【他做成了自己想要做的事!】

【而这件历史大事,史称,左宗棠收复辛斤疆。】

文字至此消失,画面开始浮现。

然而首先出现的,却并非是左宗棠,而是另一张众人早已熟悉的面孔。

林则徐。

只是如今,他已没有了壮年时期的意气风发,此刻两鬓斑白,皓首苍髯。

躺在病榻之上,气息奄奄。

“季高贤弟……”

林则徐虚弱地呼唤了一声。

“林大人!”

左宗棠赶紧抢身过来。

……

Ps:读者耙耙们!赏点月票鲜花评价打赏吧!孩子都馋哭了!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