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立国称王

三月十八日这天,旭日高照,万物复苏,是一个诸事皆宜,不必吉凶的黄道吉日,一场盛大的称王典礼在夏都隆重举行。

在夏都城南,王猛连日组织劳工在城外三里位置筑起一座高台,高九丈,宽九丈,专为称王而筑。

当天,听闻赵安要正式称王立国,夏都城内的百姓纷纷扶老携幼,来到城外观礼。

待到正式举行称王仪式时,九丈高台外已经汇集了数万百姓。

从夏都南门至高台之间的宽阔驰道上,4000长风营和羽林营的将士身着铠甲,手持长枪,庄严护卫在道路两旁。

事前,由蔡邕选择了一个良辰吉日,作为称王之时。

正午时分,高台之下,已经汇聚了包括华夏军在内的数万军民,人山人海,黑旗招展。

驰道上,数五百名身着玄衣莾蟒服的内卫个个气宇轩昂,他们骑乘着战马护卫着一辆六马玄车缓缓而行。

玄车上,年轻俊朗的赵安头戴九旈冕,身着玄色九章服,手按腰间长剑剑柄,身姿挺拔,气势勃发,在道路两侧将士崇敬的目光凝视下,一路前行。

一到高台之下,周遭无数围观的百姓爆发出响彻云霄的欢呼声,他们不断挥舞着双手,奋力地朝着自己的君主表达忠心。

人群中,一些年轻的少女少妇们看着英明神武的年轻君主,一个个更是激动得几欲昏厥过去,其场景与赵安后世所熟知的那些大型迷妹现场几无二至。

人群前方,若不是有着赶回夏都的俞大猷和本多忠胜率领着虎贲营和近卫营的将士奋力拦截,怕是有人就已经冲到了赵安的车驾之下。

通往高台的路上一共有九十九步台阶,台阶上用一条长长的大红地毯铺就而成。

在古代九为极数,也隐有九九至尊之意。

道路下方的台阶两旁,以陈群、王猛、蔡邕等人为首的一众文臣居于左侧,以俞大猷、窦山、杜平、孔雀、贺拔度拔、本多忠胜等人为首的武将则居于右侧。

上百名文臣武将皆是穿着玄色吉服,神色肃穆的立于两侧,凝视着赵安缓步登台,眼中隐现激动之色。

沿着台阶,赵安缓步而上。

台阶两侧插满了无数的玄色旗帜,大风吹拂而来,旗帜猎猎作响。

九十九步台阶,赵安花费了将近半刻钟时间才登上高台之巅。

“今日,孤一统东洛,万民思定,遂立夏国,称夏王,改年开元,以安民心,,,”

登上台顶,赵安转身面向下方数万军民,胸中心潮澎湃,祭天誓词缓缓道来。

“吾王万岁!”

“吾王万岁!”

……

赵安誓词完毕,数万军民在陈群王猛等人的带头下,全部双膝跪拜,齐声高喝道。

一时间,洪亮的高呼声响彻四野,犹如一股滔天巨浪,朝着四周滚滚席卷而去。

一场盛大的祭天典礼过后,赵安正式在夏都进位称王,建立夏国。

同时定夏都为国都,改年号为开元,群雄大陆二年即为开元元年。

关于国号和国都的选定,在召集群臣商议时,还是有过一番争论的。

国号是赵安直接从华夏两字中择一字而定的,考虑到华字用作国号不太好听,这才选了夏字,而且夏朝作为华夏历史上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也是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的。

原本,在召集众文臣讨论时,还有人提出定国号为汉、唐、明的,毕竟华夏军中有不少汉人都是来自这三个朝代。

不过,这三个选择都无一例外的被赵安直接否决了。

这三个国号虽是对华夏人有着非同一般的号召力,但赵安却非是三朝皇姓,名不正言不顺,难免会遭人非议。

夏朝的国姓虽也不姓赵,但姒姓却是华夏上古八姓之一,后世有多少姓氏都是源自于此,谁又可知。

相较而言,选择夏为国号可以免去很多麻烦。

国都则是众人一番商讨之后,经过综合考量而选定的。

首先,即已立国号为夏,定夏都为国都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其次,从地理位置而言,夏县虽是居于东洛岛西部位置,但却地处一马平川的龙川平原腹地,境内土地肥沃,便于耕种,向西和向北又皆可连通龙川河域,陆运和水运交通都极为便利,有利于王都统御四方。

加之,夏县相邻的北原县、南原县、南浦县三县乃是原华夏军的根基所在,境内百姓民心归附,农业和经济也最为发达,乃是心脏腹地所在。

在高台之上,除了赵安进位夏王的仪式之外,还举行了隆重的王后册封仪式。

参照汉朝的后宫制度,夏国的后宫将设有王后、妃子、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妃嫔称号,各称号的妃嫔之间等级和待遇自然也不相同,王妃为后宫之主。

册封仪式上,赵安首先对蔡琰进行了册封,封其为夏国王后。

举行称王仪式数天前,赵安已委托陈群前往蔡府走完了三书六礼的程序。

蔡琰作为蔡邕的独女,出身名门,才学过人,赵安纳其为正室自然是无可争议,赵安称王她也就自然成为了王后。

受封仪式上的蔡琰身着红妆,又在双唇上涂了朱砂,两腮上抹了胭脂,头发上戴着镶嵌有红宝石的发簪。

本就是天下绝无仅有的美人,红装之下,更显端庄大气。

高台台阶之上,她一步步缓缓踏上高台,长长的红色凤尾拖行在红毯上迤逦而行。

她虽是仅有二八年华,但红润如玉的娇颜上面色沉凝,周身环绕着一种的气质,使人不敢生出亵渎之意,端的是有母仪天下之姿。

及至蔡琰来到台顶,赵安缓缓将凤冠戴于她头顶。

看着这娇艳端庄的美人,赵安对着这王后的人选也是感到十分满意。

原本,赵安是还准备将杜氏也册封为妃子,不过却被杜氏给断然拒绝了。

杜氏考虑到自己曾经是有妇之夫,还有过一个孩子,其身份并不适合暴露在众人视野之中,赵安若是将其册封为夫人,必然会遭至众人的非议。

这是杜氏不愿看到的,而且她还担心邓艾也会为此受到牵连。

对此,赵安自然也就不再强求,将其纳为了良人,不在受封之列。

祭祀天地和册封仪式完毕之后,赵安这才在数万军民的欢呼拥戴中返回夏都城内。

城内,原来的杨武将军府已经被临时改建为临时行宫,真正的夏国王宫已经在城北开始动土施工。

这片区域是当初陈群在重新对夏都进行规划时所预留下来的,其目的就是等着将来修建王宫或皇宫所用。

那里,将来也会成为整个夏国的政治中心所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