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东莱镇的僵局

“楼上的汉奴们听着,参领大人已经发话了,只要你们献城投降,就留你们一条狗命,不然城破之时,定将你们杀得一个不留!”

东来镇东门外,距离城墙五六十米远的空地上,一名身着绵甲的八旗士兵骑着战马,朝着远处的城楼不断喊声道。

不远处,在这名八旗士兵的身后,2000八旗骑兵列阵以待。

骑兵军阵的中央,遏必隆和索克图两人立于前方,都是神色凝重地看着远处的城池。

此时,距离遏必隆和沙克图两人领兵赶到东来镇已有五天时间。

面对仅有两千兵马的八旗骑兵,城内的上万五镇联军却是一直龟缩不出,任凭他们如何派人骂阵都不理会。

“遏必隆,敌军一直在城内龟缩不出,我们该怎么办?”

阴沉着脸,看着远处平静依然的东来镇城头,索克图看向遏必隆,沉声道。

“索克图,不必担心!

东莱镇周边已经密布有我们的骑兵斥候,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是避不开我们的耳目的。

根据之前的情报来看,五镇联军的兵力有上万人之多,如此多的兵马聚集在东莱镇这座小小的城池里,他们的粮草是坚持不了多久的。

我们只要牢牢将其困在城内,他们早晚会不攻自破!”

遏必隆闻言面色也是阴冷了几分,但是口中还是冷静自信地安抚索克图道。

只是,口中虽是如此说,但遏必隆的心中却是比索克图更加焦躁。

作为此战的主将,遏必隆可是在阿济格和尚可喜等人面前夸下了海口,要一举击溃东来镇的五镇联军。

可这两天来,对方一直龟缩不出,他们完全拿东来镇一点办法也没有,总不能拿麾下的骑兵去攻城吧。

遏必隆虽然在尚可喜等汉将面前一直保持着一副高傲不可一世的模样,但面对真正的战事他还是十分小心谨慎的。

在这期间,蓟城那边阿济格已经派人前来询问过一次战况如何了。

如果战事继续这样毫无进展下去,保不齐阿济格就会重新派人过来接掌他的位置。

蓟城久攻不下,阿济格麾下的所有将兵都已经明显感觉到了自家主子的耐心正在不断被消磨殆尽。

“难道我们就这样一直干看着?然后等待陛下的责罚?”

索克图闻言,脸上的神色依旧没有丝毫放缓的迹象。

“等!”

遏必隆沉默了片刻,口中仅吐出了一个字。

军阵前方,过了一会儿,这名八旗士兵或许是骂得有些累了,他停下了叫骂声,从马背上拿出一个水壶就畅饮了几口。

不过,就在这名八旗士兵饮水的时候,他却没有注意到自己脚下的战马已经向前踏出了一段距离。

咻~

噗!

一道锐利的破空声响起,正在饮水的八旗士兵尚来不及反应,就被突然飞至的箭矢直接从喉咙要害处插入。

入肉声中,箭矢刺入的喉咙处,一股股鲜血汩汩流出,任凭他怎么捂也捂不住。

“东美,这是第几个了?”

东莱镇城楼上,一身甲胄的方杰缓缓放下手中长弓,看着城外被一箭射翻落马的八旗士兵,转头看向旁边的岳钟琪道。

“第四个了!”

岳钟琪闻言,出声道。

作为方腊麾下的一名八品武将,方杰号称南国第一名将,虽不以箭术见长,但却也绝不是庸手。

自打五镇联军攻破东莱镇后就停下了前进的步伐,在这段修整的时间里,年纪相仿的方杰和岳钟琪原本还是曾经的作战的对手,现在竟是意外地成为了朋友。

一个是佩服对方的武艺,一个则是钦佩对方的出身,以及认可对方的领兵才能。

当然,这其中也有方杰和岳钟琪两人都有意想要向华夏军靠拢的缘故。

“好了!

这下子应该又会安静一下了,走了,我再去找那蛮将比试比试!”

方杰闻言撇了撇嘴,将手中的长弓丢给身边的一名亲兵,转身就往城楼下走去。

同为八品武者,招式大开大合的本多忠胜是最对方杰胃口的,他也总爱去找本多忠胜切磋。

岳钟琪见状,紧随其后后。

而随着那名喊话的八旗士兵被射杀当场,城外的八旗骑兵军阵中果然很快就响起了撤军的号角。

2000八旗精锐开始有序后撤,朝着两里之外的大军营地退去。

东莱镇,位于城内中央位置的一条空旷街道上,华夏军的营地就设立在此。

营地里,虎贲营的2000大军驻扎在中央位置,骁骑营的1000骑兵和近卫营的2000大军则分别驻扎在左右两翼。

中军主帐,脱下甲胄的俞大猷静立在挂在帅帐里的行军地图前。

这是一张半成品的行军地图。

在地图的左边部分是包括五镇和高开道麾下的怀戎县、蓟县、九门县之地,上面对这些区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绘和标注,而在右半部分的东北满清阿济格控制下的区域则描绘得极为简略,只对盛京城、白城、满洲里等地进行了草草标注。

而眼下,俞大猷的视线并没有集中在高开道麾下的三县之地,他的目光反倒是主要在东北面的满清阿济格直辖地域和西南面的五镇之地徘徊。

此时,俞大猷的心底还在琢磨着出兵前赵安私下里对他的嘱咐。

将阿济格拖在蓟县。

这也是联军在拿下东莱镇后,俞大猷会建言大军就此驻扎在这里的原因。

其实,按照俞大猷的本心,此战他原本是认为应该要速战速决才行的。

之所以这样认为,是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华夏军联合五镇联军后,总兵力高达11000多人。

虽然从兵力数量上对比,联军依旧毫不占有,而且阿济格麾下还有着4000极为精锐的八旗骑兵。

可是,联军这边也同样有着5000华夏军和2000岳家军这样的精锐,军中也不乏骁将,与清军正面对抗未必会处于下风。

若是任其指挥,俞大猷有信心率领5000华夏军快速解决蓟县之围。

另一方面,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则是燕王高开道下辖的三县之地远离华夏军本土,在粮草补给上存在着重大隐患。

虽然,赵安曾经向坦言过可以利用水师走龙川江为大军提供补给,但这条路也并不可靠。

再加上联军之中又有着长岗镇这样与华夏军不睦的势力,5000北上远征的华夏军随时都有可能陷入险地,必须要速战速决。

所以,临行前赵安对他的交代,让得俞大猷清楚地意识到。

此战,赵安让他领军北上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想要击退满清大军以解蓟县之围。

那么,主公的真正目的到底是剑指东北,还是意图趁势染指五镇呢?

俞大猷的心中充满了疑虑。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