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书坊1

绣样的底稿一半都是书生文人画的,画样不一定会原创,多半是临摹古人画作。

因画具精贵,画技的学习费用也高,这种底稿通常都不便宜,利润空间比绣样还高,这让林织有些时候格外羡慕。

“好,我明天去看看,我记得你说过,你丹青很好。”

林织被楚易程吸引了注意力,像是找到重心般,渐渐坐了下来。

楚易程自小学的是谦逊藏拙,一向不是个爱炫耀的人,可是在林织面前,他却难得说道,“我的丹青自然不是那些画稿能比的,画稿千篇一律,匠气十足,其实如果以后有机会,你多去看画稿,专心做画绣,走精品之路,会更为吃香。”

说白了,林织和那些靠批量卖画的书生没什么差别,为了能出售,选择的图样都是不出错,最为大众化的,但在这不断重复中,也会渐渐抹杀掉他们本身的灵气,失去创新的动力。

若是林织有那个环境,愿意沉下心,仔细钻研此道,放弃走量,改为提质,挖掘自己的风格,甚至做到别人无法做到的程度,到那时她的绣品才是真正的一针难求。

“我们这穷苦人家,与其去想着那些,更想顺着大家都走过的路,踏踏实实每个月拿个月钱。”林织笑着摇头,楚易程生前是名门贵族不愁吃穿,自然有那个资格任性。

他说的,林织也懂,只是对她当下而言,每个月实打实拿到的工钱,才是她的立身之本。

楚易程也明白,所以只是有感而发。他很清楚对于林织来说,当下最需要的是什么。

这世道难,百姓看似安居乐业,实则徭役负重。对女子而言,就更为艰难。所以楚易程才百般为林织谋划,希望为她找到一个可靠的靠山。

“不过...真是可惜了,我平常见多了图稿,倒是没什么机会欣赏到先人名作,若是有机会,能看到你的丹青就好了。”林织一直都觉得楚易程才华横溢,可惜英年早逝,她只能透过声音听到知道,真是太可惜了。

“那我的书法更绝了,书画本是一家,可惜没法教你书法,不然我的颜体更胜一筹。”在林织面前,楚易程也放下那些套话。

他师从许宗等多位书法大师,颜体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那点捺撇画中肆意张扬。比起丹青,楚易程花在书法上的时间更多。

真是太可惜了。林织忍不住想了想,真希望有一天,能在楚易程画的底稿上做刺绣。

“早点休息,明早我们去趟东市吧。”楚易程看到林织脸上的怅然,便顺势转移话题。他生前活得潇洒,死时轰轰烈烈,自认为对得起天地,对得住良心,他都不知道自己死了多少年了。

日月更迭,朝代更替,现如今还能在林织身边,他已经没什么遗憾。

林织点了点头,在睡前却突然间想起来,“先生,你刚刚不回话,是不是我当时顾着和梅荣庆聊天,没回你,你生气啦?”

林织也是现在才回味过来有这个可能。

听到林织提起梅荣庆,楚易程心里不屑,他和一个毛头小子有什么可争的。

“我没生气,我只是困了进来躺会。”楚易程死不承认,他坐在椅子上,修长的双腿向前伸展开,连椅子都显得格外的小。

林织都躺在床上了,哪怕他是灵魂状态,楚易程渗入骨子的教养却做不出和一未婚姑娘同床的事,便给她让位,自己则找个地方坐着。

楚易程越是不承认,林织就忍不住偷笑,嘴角不自觉的上扬。

梳洗后窝在被窝的林织,将软软的被子拉高,遮掩住自己快藏不住的笑意。

她就知道,楚易程不理她,肯定是赌气了。这点林织还是听出来了。她忍不住笑了笑,难得见到楚易程如此鲜活的一面。

隔日醒来,林织看着厨房还有一些面粉,就做了个快手面当早餐。

她和梅荣庆两人吃饱后,就正好一同去东市。

“东市买画稿估计得去书坊,你要不去那里看看,中午我接你一块回去。”梅荣庆担心的看着林织,担心安宁城太大,林织会迷路了。

这种两人早起吃饭,一同出门的感觉,让他不由自主的沦陷,也对林织多加照顾。

林织却摇了摇头,若不是顺路,她就自己来了,“没事,我正好也四处转转,你不用担心我,我现在这样没人会注意的。”

林织是被李空照的事情给整怕了,现在出门一如既往的画了丑妆,如今的她简直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农妇,顶多是眼神清澈,灵气十足,显得年轻。

梅荣庆就是再不舍,他约了房牙继续看铺子,也没多少时间陪林织了,他将林织送到书坊,自己就先去牙行。

安宁城的几家书坊都开得很大,比水边镇的大多了,林织来的这家,又是安宁城最大的书坊,永乐书坊,正开在永乐书院的隔壁。

永乐书院是告老还乡的一官员返乡后开的,这几年也为朝廷输送不少人才,家有几分富裕的百姓们也都纷纷将孩子送来上学,不过学生还是以富贵人家出生的居多。

林织一走进来,明显就和永乐书坊的氛围格格不入,书坊一店小二走了过来,贴心询问林织想要购买哪种物品。

“我想找一些图稿做刺绣用。”林织笑着说道,刺绣虽然可以盲绣,但盲绣还是比不上图稿来得精准,像是画绣这种,就更为讲究图稿,先定图稿,再细细选定针法丝线,最后才开始动针。

店小二也猜到林织是来找图稿的,不然以林织这种打扮,真不像是能买得起书的,这年头,书都是手抄本,识字的人少,还得专门雇人慢慢誊写,价格贵着呢!

“那客官你往这边来,图稿我们有收不少,常规的居多,你是要找哪种图案?”店小二将林织引到书坊里头,这种图稿购买的人不多,利润空间有限,通常也不会放在显眼之处。

店小二的问题把林织给为难到了,“这...我也不太清楚,就是想找一些新奇点,但兆头好的,最好就不要常规那些。”

这收图稿,他们书坊也不敢收兆头不好的,不过林织要特别一些的,他们书坊倒是有一些。

“我们有收几张风景图的,都是仿前朝丹青大师欧阳杰老先生的,画的也是安宁城一带的秀丽风景,客官你要不挑一下有没有合适的。”

店小二拿出包好的图稿,选了几张出来,指给林织看。

这风景图不比花鸟静物,意境更为悠远开阔,他们寻常也不敢收多,就是因为这几张图稿仿得实在是出色,他们才收的。

“不错!”楚易程一看,就忍不住叹了一声。

虽说这画师笔法稍显稚嫩,笔力也有些不足,但抛开这些青涩,风景图讲究的是意境,欧阳杰大师的画作,楚易程是见过的,自然清楚其中他那悠然自得的意境。

图稿与寻常的画作不同,就不同在画稿是将物品具体化,这种风景图在画作中都画得虚虚实实相见,但为了做刺绣,画图稿的人就必须得懂得刺绣,懂得如何将其具现化,浓缩在一张图稿中,方便绣娘一看,就知道该如何动针。

楚易程都说好的,林织自然是不会怀疑,只是她更关注于,这类风景图稿,该用什么针法去勾勒更佳。

“除了这几张,就没有别的风景图了是吧?”林织看了看这几张明显是同一风格,便好奇问了起来。

店小二点了点头,“正是,这是一穷苦书生的仿画,没有名气,只能作为刺绣图稿卖出去,偏偏这类风景图的,绣样用得极少,我们也不敢多收。”

所以林织难得说要找一些新奇的,店小二才连忙推荐这个,就希望赶紧清库存拿走。

“如果要挑,挑第三幅吧,这第三幅更为悠远,仿得也比较好。第四幅太锐了。”楚易程给了林织建议。

楚易程说是这么说,但其实他一直在看着第四幅画,这幅画看得出是最新的一副,图稿颜色有所差别,这幅在楚易程看来,也是更为成熟的。

虽说是仿画,可是最后这幅画师才加入了自己的一丝色彩,比起欧阳杰年老在安宁城养老的淡泊,更透出年轻人的活力。

林织看了看,这幅夏山图,也的确更为适合。绵延不绝的山峦,藏着绿绿葱葱,这正是取景于安宁城附近的安宁山。

夏山图又是出自大师之手,若是绣这幅名作,估计会更为出彩。

林织心里有了主意后,便询问价格,“那这几幅图稿怎么卖?”

“客官若是一幅就给一两银子就行。”那店小二笑着说。看林织身上那穿着的麻布,这种画稿也不可能买多,通常这样一副画稿,要绣也得几日功夫,一般不会买多。

想了想,林织觉得有讲价的空间,道:“两幅一两银子如何,这些图稿你们放了也有些时日了,边角都没保养好,再放下去也未必有人会买,还不如两幅一起卖给我。”

林织指了指第三和第四幅,虽然楚易程说第四幅锐气太重,但林织还是听出其中的欣赏。

吉祥绣坊散时,梅掌柜有给她一些银两,林织平常也存了一些,一两银子买幅楚易程喜欢的画,林织觉得不亏。

店小二也被林织说服了,其实这些画稿放在这确实有不短的时日,每次给他们驱虫晾晒,也花费不少功夫,两幅一两银子已经有赚了,店小二也随即同意。

“行咯,那客官你稍等,我去拿东西给你包上好带走。”

这画稿精贵,自然不是这么简单拎着就能拿走。

林织也不急,晃悠悠的站在原地,看看书坊书架上卖的书,却不想自己无意间被拉扯进一场纠纷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