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东海糜氏

乾安五年十一月,汉徐州牧陶谦病逝,天子刘辨下诏追封陶谦司徒、丹阳候,有其子陶商袭爵,徐州长史陈登暂代刺史之位,主持徐州政务,安汉将军刘备加封沛国相,暂领徐州军权。

这样做实际是由于陈登家系名门,正史中就是他作为内应打开了下邳城,致使吕布占据徐州,所以军政权利分离实则是让陈登牵制刘备。

陈非很清楚刘备在手下文武兼备的情况下,不可能放任徐州政事在陈登手中,他不指望陈登能起到多大作用,就是只能给刘备“添堵”,陈登的价值也就达到了。

此外,还有陶商在,正史中在陶谦病逝后,徐州文武会集体拥戴刘备上位,而这一世有陈非领衔的北平朝廷在,一道天子诏令即可让刘备的期望化为乌有。

可想而知,这个时候没有正式名分留在徐州的刘备,处境应该不算太好,甚至可能因为处在敏感时期,遭到徐州世家大族的排斥。

东汉糜氏就是其中之一,糜氏早年是天下三大巨商之一,陶谦主政徐州为了拉拢本地豪族,征辟了作为东海郡豪族的糜氏家主糜竺为别驾从事,糜氏遂踏入了官场。

后来,经过一番努力,糜竺又被陶谦表为彭城国相,所以糜氏在东海郡和彭城国都颇有势力,陶谦也十分倚重糜氏,甚至有意与糜氏联姻。

按正史来说,糜竺会在刘备入主徐州之时,将妹妹糜贞嫁给刘备,后来成为刘备起家的大功臣,蜀汉建立之时,糜竺也成为蜀汉的文臣之首。

不过,这一世有北平朝廷在,糜竺就不这么想了,本来商贾之家,做的就是“投资”,虽然这一世刘备来徐州后没少拜访糜家,奈何糜竺这时候并不怎么看得上此刻潦落的刘备?!为什么呢?因为糜家有更大的目标,北平朝廷的丞相陈非,作为当今天下最有权势的人,陈非年纪不过二十七八,丰神俊朗,目前尚未婚配,是整个大汉世家大族梦想中的联姻对象。

要说“潜力股”,陈非才是全天下当之无愧的第一,位极人臣,手中雄兵数十万,地位稳如泰山,有这位在,糜竺怎会将刘备看在眼里?

糜家之所以一直没有动静,还是因为没多少拿得出手的筹码,陶谦还没病逝的时候,糜家也不敢有什么动作?可如今陶谦病逝,徐州一片大乱,糜竺自然就该为自己家族的前途打算了。

糜竺的想法很简单,趁着刘备还没在徐州形成势力,以他糜家掌控的东海郡和彭城国作为晋身之资投靠朝廷,至少可以获得不低的官位,加上北平朝廷的名望,诸侯们再想动糜家也得三思而后行了。

糜竺最高的期望自然是联姻,自己的妹妹若是能嫁入相府,哪怕不是正室,作为妾,糜家的地位也会由此一飞冲天,这就是陈非在如今的大汉无与伦比的地位。

彭城,糜府。

“大哥,我们什么时候动身?”糜芳接到大哥糜竺的传信,火急火燎的从东海老家赶过来,问道。

“为兄正要与你说此事,明日我会带上一些财货去青州拜访朝廷的青州都督冯胜,探一探他的态度,若他愿意为我糜氏引荐,此事便算是成了。”糜竺说出自己的打算。

“我要做些什么?”糜芳问道。

“你在府中留守,要严防刘备和陈登,刘备此人口蜜腹剑,陈登心思深重,万万不可与他们有交集,待为兄回来,便可以起事了。”糜竺叮嘱道。

“兄长放心!”糜芳点头道。

糜竺能放心?当然不能,自己这个弟弟的斤两,他还是很清楚的,他早就交待好了府中上下,自他走后就闭门谢客,糜家府库没有他的命令不得开启,糜芳也没有那个权利。

在下邳的刘备,此时急得团团转,探子来报,解决了吕布的突袭之后,曹军有再次卷土重来的迹象,他手握徐州兵权之后才发现徐州的军队有多“烂”。

整个徐州能称得上是精兵的,只有陶谦起家的“丹阳兵”,其他的郡兵之类的都是乌合之众。

但丹阳之地是扬州的,这时候的扬州袁术、刘繇和孙策三方犬牙交错,丹阳作为重要的兵源,早就成为了各方的“角力场”,陶谦手下的“丹阳兵”早已经成为了没有补充的家底。

经过连年消耗,最近更是为了拦住曹军的进攻减员严重,目前只有不到三千人,各郡国的郡兵有三四万人,别说现在这些郡兵还分散在各个郡县,就算这三四万郡兵全部集中在下邳,也决计是挡不住曹军的进攻。

“玄成,你以为眼下我等该何去何从?”刘备满脸忧心忡忡,这摊子太烂了,让他有种想一走了之的感觉。

“主公,眼下我等独自对抗曹军自然不可行,依属下看,不如去信袁术和袁绍,许下重礼,邀请他们两家出兵合力给曹操施压,只要曹军退走,再有几年时间,主公在徐州站稳脚跟,必能与曹军有一战之力!”魏征建议道。

“那曹操打着报仇的名号而来,袁家兄弟二人会出兵相帮?”刘备不太报希望。

“袁绍此刻忙于西进,与吕布开战在即,或许不会出兵,但袁术定然会,曹操为了颖川之地与袁术久持不下,袁术同样觊觎曹操手中的豫州地盘,事关土地人口,袁术定会动心!”魏征肯定地回道。

“是极!”刘备冷静下来,随即他又对身边的简雍说道:“宪和,劳烦你携厚礼往寿春走一趟,游说袁公路,如何?”

“属下领命!”简雍毫不犹豫地领命。

“公佑,糜家那边就劳烦你去一趟,若能有糜家相助,军资粮草都有着落了。”刘备转头又对孙乾说道。

“属下领命!”孙乾回道。

若不是下邳城内局势未定,不能轻易离开,他就亲自前往彭城去劝说糜竺了,糜家的态度他已经有所察觉,但眼下的情势已经顾不上糜家的态度了,他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这时,在下邳城内的陈登府上,聚集了一批陶谦时期的徐州旧臣,这些人都是徐州本土的豪族世家出身,不同于陶谦扶植的外来官员,他们比较倾向于由本地官员来把持一切,所以名望很高的陈硅陈登父子就成了首选。

陈硅年事已高,难以堪当大任,徐州世家大族就想让陈登出面上位,加上有朝廷的任命,陈登自己也十分地心动了。

“诸位,眼下徐州五郡风声鹤唳,闻曹军之名色变,在下得诸位厚爱做这父母官,诚惶诚恐啊!”陈登谦逊地说道。

有世家官员出言道:“刺史大人过谦了,陈家父子的贤名远播,朝廷能第一时间想到有陈家来主持大局就可见一斑啊!”

“我等今日过来,是想请教刺史大人,眼下我等该何去何从啊?降了那曹操?”有世家话事人请教道。

陈登闻言微笑着回答:“诸位心思元龙知晓,然曹军前次征伐徐州,一路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若令其占据徐州,徐州二百三十万百姓无可幸免,依元龙之见,降曹为下策。”

“那以何为上策?”

“自然是归顺朝廷,自打关中大变,长安天子出逃关东,北平天子即为大汉唯一正朔,北平朝廷如今带甲二十余万,占据战略要地,乃是大势所趋,我等此时若将徐州献与朝廷,岂非一条坦途?”陈登自然而然地说道。

“自当如此!自当如此!”世家官员们纷纷附和。

陈登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他本以为若是官员中有被曹操买通的人,他主张投靠北平朝廷会有阻碍,没想到曹军前番作为亦引起了大家的不满,这样一来他的机会就来了。

别看现在徐州军权在刘备手中,实际上因为世家官员众多的原因,徐州大部分基层军官都是世家之人,刘备唯一能掌控的只有陶谦遗留下的几千丹阳兵,徐州的大势却不是几千丹阳兵可以阻碍的了。

不多时,远在北平的陈非就收到了来自青州都督冯胜的上书,糜竺主动拜访,并阐明了糜家愿携东海、彭城投靠朝廷的想法。

陈非思虑一番后,觉得可以趁势改变一下青州方面的防务,随着袁绍的日益做大,青州方面的兵力不足的问题开始凸显出来。

赵云是不能动的,自从铁木真出世后,草原方向的一举一动都是他关注的重点,北平军中能动的,唯有北平三卫了。

于是,他下令由狄青为北平三卫主将,即可率北平三卫南下,过境青州前往徐州准备接收糜家献给朝廷的东海郡和彭城国,事实上,还有一个夹在中间的琅琊国。

陈非不知道的是,陈家派出的使者同样在去北平的路上,他即将得到的是一整个徐州。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