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 动画市场

所以,87年制作的《fate/staynight》剧场版,能达到2006年的TV动画水平,也不是不可能!

担任这部动画导演的常光希汇报道:

“《fate/staynight》,预计能够在11月份能够上映。国语、粤语版本已经完成,正在准备英语、日语配音。

内地市场、香江和东瀛市场,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几乎能够同步上映,即使院线安排时间有差异,但前后上映时间表,预计相隔在一周以内!”

刘森点了点头,说道:

“我觉得,《fate/staynight》票房重心,可能更集中在东瀛市场!”

常光希很意外的说道:

“欧美的市场难道不是更大吗?”

刘森笑暂时道:

“不!在欧美市场,D士尼那种动画电影,才是真正的主流。东瀛的市场,更能接受这种当做正常的电影拍摄制作的动画。”

东瀛动画市场和欧美的动画市场,最大的区别就是东瀛动画越发重视青年向的动画。其剧情内容,已经接近真人电影。只不过,不用真人演员,而是采取动画的方式表现。

把动画中的虚拟人物当做真人演员,在后来被东瀛的一些动画和游戏公司当做目标。制作《最终幻想》系列的史克威尔公司,一度叫嚣,动画电影代替真人电影,虚拟偶像代替真人偶像是大势所趋。

当然了,后来的《最终幻想》电影版,亏到吐血,史克威尔公司被迫跟其他的公司合并才能活下去,之后,就谦虚了很多,没有再叫嚣那么中二的口号了。

这个方向其实并没错!

要知道,成名的真人演员片酬会越来越贵,未来一些顶级的演员片酬甚至涨到5000万美元以上。

所以即使是好莱坞巨头,虽然付得起那些顶级巨星的片酬,但一部电影最终能获得的纯利润却是被压的很低,等于是给那些巨星打工。

利润率最高的公司,比如,D士尼公司,主要就是靠着动画、漫画和童话故事的IP来赚钱。

这些虚拟角色,永远都不会要求涨工资,所以,靠着虚拟角色IP的公司,最终获得的利益,远远超过将公司的兴衰压在真人明星身上的影视公司。

即使这些公司旗下的巨星很忠诚,但片酬却会一直涨,所以,公司能赚到的钱越来越少,成本压力却会越来越大。影视行业市场的增长,永远涨不过那些巨星身价上涨的速度。

当然了,《fate/staynight》跟《最终幻想》差不多,属于是拍给青年人和成年人看的题材,可以视为一部真人电影,却是用虚拟角色扮演。这在80年代动画市场,显得有点另类。

但是,在未来却是会越来越常见,很多的动画,都是走青年向,不再是全盘幼儿向。

跟真人影视剧一样,主打青年人和成年人市场的动画电影,在未来渐渐成为动画制作行业新潮流。

而且,这些题材的动画电影,只要用心拍,很容易出品口碑神作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