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求医,经济窘迫后的希望

“咳咳……”喉咙处一阵瘙痒,李小言就是在自己的咳嗽声中醒过来的。

想像平常一样起床打理自己的土地,却发现自己浑身无力,抬手摸了摸额头,“嘶……好烫。”

李小言低下头,“我这是在发烧?昨晚上睡觉就感觉有点冷,这被子确实薄了点。”

呃……生病了,怎么办?又不像现代一样可以吃退烧药,感冒药。

这在古代,还得先找找大夫,买点那啥中药熬来喝。

李小言强打着力气,起了床,从柜子里把钱都拿出来揣入怀中,“看来得去找李婶问问大夫在哪里,看下病,拿点药回来。就是不知道要花多少钱,简直太穷了。”

走了十来分钟,终于到了李婶家门前,李小言敲了敲李婶的门,有气无力地喊道:“李婶,在吗?可以出来一下吗?”

里面传来李婶的应声,不一会儿,门开了。“小颜啊。你这孩子怎么来了?”李婶问道。

“李婶,你知道咱村的大夫在哪里吗?我生病了有点发烧。”李小言直奔主题,她实在是快坚持不了了,头晕得慌。

“你这孩子,也不好好照顾自己,你等着,李婶我带你去找大夫。”说罢,李婶把自家门一关,扶着李小言就往南边走去。

大概五六分钟的样子,停在一户门前。只见这家院门大敞开来,院子里晒着满满的中草药。

“詹大夫~詹大夫~小颜这丫头生病了,你快来给她看一下啊!”李婶扯开嗓子先叫人。

“是李家妹子啊!你把小言带进来吧,我给她看看”里面穿来一老爷爷的声音。

“小颜丫头,坐吧!让我来看看。李家妹子,你也坐着休息下。”进屋以后詹大夫就招呼着李小言和李婶坐下。

然后观察了小言的脸色,发现小言面色泛红,再摸了摸额头,果然发烫,最后又把了把脉。

“没啥大问题,就是受了凉,有点发烧。”詹大夫给出结论,“你等我给你开几副药,回去熬来喝几天就好了。”

詹大夫起身便去准备草药了,过了一会儿拎回来三大包草药,递给李小言,说:“这是三天的药,一包药分成三份,早中晚各熬一份,喝完就好了。”

“谢谢詹大夫,请问这多少钱呢?”李小言摸了摸兜里的铜板连忙问道。

“你给我五个铜板吧。”詹大夫乐呵呵地说。

李小言心疼地数了五个铜板交到詹大夫手中,果然,生个病买药真贵,五个铜板都够买好多菜来吃了。

和李婶道别以后,李小言回到自己的草房里,拿出锅按照大夫的吩咐开始熬药。没多久,这药

(本章未完,请翻页)

味就出来了。

“闻着就苦,等下喝着估计更苦,哎……还得喝三天,想想就难受。”李小言扶了扶自己的额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没办法,这就是在古代,一个人的悲哀。也没个人帮着熬药,生病还得自己照顾自己。

终于,药熬好了,李小言捏着鼻子,闭上眼睛,大口大口的把药往嘴里吞咽着。

“呼……真苦。”

喝好药以后,李小言终于放下心来,在柜子里翻出几件厚衣服,搭在被子上。

“这下,就不冷了,啥时候得去再买床被子去。哎……简直太穷了,钱不多,要买的东西却很多。”

李小言脱了衣服钻进被窝,坚持了这么久,喝了药,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

“希望明天醒来就好了。”最后嘀咕了一声,两眼一闭,便陷入了黑暗中……

就这样连续喝了三天药以后,李小言感觉浑身一阵舒坦,这病终于好了。

既然病好了,该买的东西还是应该买了。“被子必须来一床,鞋子也得买一双厚实点的,还有一些油啊,盐啊,炒菜用的都需要买了。”

李小言揣好钱,起身去了集市。买完要买的东西后回到家,就开始清理剩下的钱。

“一个铜板、两个铜板……一文、两文……”

李小言看着眼前所剩不多的钱,心里一阵阵揪心的疼,“一共就剩下九个铜板余五文钱了。相当于九十五文钱。苍天啊!大地啊!我怎么这么穷啊?!!!”

“不过还好的是,缺的东西都补齐了。”李小言自我安慰道。

身体也好了,接下来该想办法挣钱了。“地里的青菜也该拿去卖卖,看看能卖多少钱。然后柜子里的土豆红薯也该分出一些拿去种了。”李小言想到。

接下来的一个月,李小言开始在卖青菜和种地中来回。

留下了一部分青菜作为自己平常的口粮,剩下的青菜都卖光了,一共卖了二十三个铜板。现在的李小言,就剩下三十一个铜板加五文钱。

“可是不能再生病了,已经够穷了”李小言心想。“我一定一定要挣钱把这个破草屋换掉!也不要土房子,要砖瓦房那种。”

去找李婶打听了一下,一间二进的砖瓦房,修建的话,至少需要十三两银子。如果买的话。集市周围那些砖瓦房,二十两银子一间,可以做生意那种。

“二十两,一两是一百个铜板,一千文钱,相当于两万文钱,两千个铜板。”李小言看着自己的三十多个铜板,发起愁来。“还差一千九

(本章未完,请翻页)

百六十多个铜板呀!该怎么挣钱呢?”

“哎哟!我想到了!哈哈。”半晌过后,李小言兴奋得拍了拍自己的大腿。

“我可以做蜜饯,罐头,果酱这些小零食来买啊!哈哈,我果真是天才。”

首先,得去买一些小罐子,然后买点水果,再买点糖回来。

第二天一大早,李小言就出发去了集市,先去店里买了十个小陶罐,花了五个铜板。然后买了一些包点心的油纸准备包蜜饯。最后,又去买了一堆橙子,还有杏子,桃子,李子等其他水果。

大包小包的提回家,就开始熬制了。首先要做的就是陈皮蜜饯,橙子的皮做成蜜饯,然后果肉用来做水果罐头。

李小言用盐开始搓洗橙子表面,又用水冲洗干净后,取皮。

用刀除去橙皮白色部分,放入锅中,加冷水煮开,转小火又煮了5-10分钟。

将水倒掉,冷水冲洗后,再放入锅中加冷水煮开再转小火煮几分钟,倒水再冷水冲洗,如此反复四、五次,去掉橙皮的苦涩味。

之后李小言又将煮好的橙皮切成条,再在锅中加水、加白糖,煮开后搅拌至糖化开,倒入橙皮。

最后中火又煮了约30分钟,捞出橙皮摆在架子上沥干,晾干后撒入适量细砂糖裹匀,一道美味的橙皮蜜饯就做好了。

李小言用油纸把橙皮蜜饯分成小份包好,就开始把剩下的橙子果肉熬成水果罐头,水果罐头比做蜜饯简单多了,没多久就熬好了。

李小言取来两个洗干净的陶罐,把熬好的果肉装了进去。

接下来,又开始做杏子蜜饯,李子蜜饯,熬桃子罐头……

忙活了一整天,看着满满的十个罐子和三十包蜜饯,李小言满意的笑了。

“两个罐子的成品都是一个铜板,一个水果罐头就卖两个铜板吧!一包蜜饯卖一个铜板。”

像这种小零食,可是比菜贵多了,只有农村稍微有点小钱的人家才贪嘴爱吃。

而且集市上也没有人卖,要到再大点的地方才有这些零嘴卖,而村里有点小钱的人家也不少,所以李小言并不担心卖不出去。

这天一大早,李小言就背着做好的零嘴,去了集市。因为卖得东西新鲜,又没人卖。所以没多久李小言做的吃食就卖光了。一共卖了六十个铜板,扣掉罐头水果这些成本十五个铜板,足足挣了四十五个铜板。

“哈哈,这门生意有搞头!”

接下来的日子,李小言决定就做这个了,毕竟利润实在是比种菜强多了。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